运用肌内效贴提升跳跃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1

运用肌内效贴提升跳跃能力

牛海亮 尹炳南 王良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150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利用肌内效贴提高跳跃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校运动员,按照性别分为两组。两组采用相同贴扎方式,分别测试贴扎前后立定跳远距离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贴扎后均有较明显的跳跃距离增加,但两组之间增加距离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肌内效贴可以提升男女运动员的跳跃能力。

1.研究目的

运动能力关乎专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跳跃能力是运动员综合运动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世界各国为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均投入巨资进行研究,除了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外,其它诸如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冰上雪上项目及对抗性的重竞技项目均需要运动员有优秀的跳跃能力。如果通过肌内贴进行贴扎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跳跃能力,这对运动员提高成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肌内效贴又称肌内贴,现在主要用于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范围,是一种有弹力的绷带。近年的诸如奥运会、NBA、美网公开赛等有影响力的大型运动赛事,诸多有影响力的运动员身上常常贴有肌内贴出镜,这对于肌内贴的推广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体育局也对各运动队随队医生进行了运动贴扎的相关培训,并将肌内贴引入到运动员平日的训练及比赛防护中。肌内贴对于运动损伤的防护和治疗以及对于运动能力的提升,业界一直存有争议,为了探讨其真实的作用,故设计本实验。

2.研究方法

2.1实验对象

选取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球类、田径和重竞技三大运动项目中的篮球队、短跑队、柔道队和摔跤队共83名在校生进行实验,其中男性51人,女性32人,年龄为16-18周岁。按照性别将其分为两组,所选队员近期均无严重伤病、实验前半小时无剧烈运动。

2.2实验方法

83名队员在篮球馆赤足测试立定跳远,实验前做10分钟的慢跑热身活动,待充分热身完毕后,进行测试。测试前先试跳1-2次,对不会发力的队员进行简单指导,让每个队员都尽量有最好的表现。每人连续测试三次,三次成绩取平均值。然后用肌内贴进行贴扎,方法为:I字形从内踝尖跨过足底向外踝尖方向至小腿腓侧中段,Y字形从足跟沿跟腱方向分别至腓肠肌两头。所有肌内贴均用30%左右拉力,贴扎时注意两侧肌贴力量相同,让运动员觉得贴扎后两足力量相等,贴好后稍适应一分钟,然后继续测试三次立定跳远,取平均值。对比两次跳跃距离。

2.3评价标准与统计学分析

经观察发现队员每次立定跳远测试时,数据均有0-5cm的差距,所以我们将贴扎后跳跃距离增加5cm以上定为有效,贴扎后跳跃距离增加0-5cm和贴扎后跳跃距离减少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总例数×100%。本文所得总有效率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与分析

贴扎后队员普遍跳跃距离增加,男队员中有41人跳跃距离增加>5cm,10人距离增加≦5cm,男队员贴扎有效率为80.39%;女队员中有25人跳跃距离增加>5cm,有5人距离增加≦5cm,还有2人跳跃距离减少,但减少距离≦5cm,可以视为允许误差范围,其有效率为78.13%,男女队员贴扎后跳跃距离均有较明显的增加,但是男女队员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如表1。

5f69638361992_html_66dde170bd2482d2.png

4.讨论

肌内效贴起源于日本,随着商业推广被广大医学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所熟知。其能够改善肌肉收缩能力、支撑肌肉活动;改善循环、消除肿胀;提高痛阈,缓解疼痛;调节关节,矫正姿态[1]。近年来,随着肌内贴使用频率的增加,研究其对于肌肉力量的影响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有研究表明使用肌内效贴进行贴扎可以提高人体纵跳高度、最大蹬伸力和最大缓冲力[2]。也有些研究得出了矛盾性的结论,测试纵跳及水平跳肌内贴组与安慰贴扎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为肌内贴不能提高人体跳跃能力[3]。由此可见,肌内效贴对跳跃能力是否有提升还存在争议。针对目前的状况设计了本次实验,得出结论肌内效贴可以提升跳跃能力,而且对男女均有提升。当然,本次实验设计简陋,样本量也不足,实验结果还需要其它大样本实验支持。

5.参考文献

[1]张国海,王仁卫.肌内效贴对人体运动能力影响与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01):73-80.

[2]任园园,路阿明.肌内效贴对纵跳动力学特征及小腿肌肉活动的影响[J].体育科研,2018.39(04):83-88.

[3]NUNES S G.Effect of kinesio taping on jumping and balance in athletes-a cross-ov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Strength Cond Res,2013,11(2):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