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5
/ 1

如何预防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宋华

邛崃医疗中心医院 四川成都 611530

“脑卒中”老百姓俗称“中风”。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和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脑出血。

“中风”后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约200万人,死于脑卒中的病人约150万人,存活的脑卒中病人约600—700万人,存活的脑卒中病人中,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的约30%。

“脑卒中”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预防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将提高患者生存和生命质量。

如何预防卒中事件的发生呢?

“脑卒中”这种脑血管危险因素有哪些呢?它分为可干预因素和不可干预因素。

  1. 不可干预因素:年龄、种族、遗传等。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年龄增加10岁,发病率约增加1倍。男性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父母双方有脑卒中史的子女卒中风险增加。

  2. 可干预因素:“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酗酒、高盐饮食、体力活动减少、超重等。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各类型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都与脑卒中的发生是密切相关。控制血压于正常范围,将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糖尿病、吸烟、酗酒均为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致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高血脂与与缺血性中风发生有关。吸烟可加速血管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烟草中的尼古丁还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酗酒引起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现代社会中,年轻人压力大,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加上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缺乏煅炼,长期熬夜,这些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预防卒中事件的发生或再发生。

首先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指发病前的预防,对有卒中倾向,尚未发生卒中史的个体,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达到预防卒中的目的。

  1. 防治高血压:预防措施:坚持长期口服降压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同时坚持定期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正常每天钠盐的摄入量 ≤6g。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加强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乐观情绪,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 防治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为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中心房纤颤尤为重要,它可引起脑栓塞。预防措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防血小板聚集。

  3. 防治血脂异常: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可导致动脉硬化,加剧“中风”的危险。首先饮食调节,少食油腻、油煎、油榨食物。洋葱、蒸麦、大豆、各种菌类、茄子、海带等均有降脂效果。少食动物内脏等 胆固醇高的食物。加强体育煅炼,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老年人心累、呼吸急促就要停止锻炼。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4. 防治糖尿病。高血糖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的轻重与糖尿病人血糖水平及控制情况有关。空腹血糖宜控制在<7.0mmol/L,糖尿病病人正确服用降糖药,或正确注射降糖药,将血糖指标控制在理想水平。防治糖尿病饮食尤为关键:它的原则: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的膳食。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

  5. 戒烟限酒:吸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戒烟,适度饮酒。

  6. 其它控制体重。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

其次二级预防。二级预防:针对发生过一次或两次脑卒中的人,通过寻找发生卒中事件的原因,对所有可干预因素进行干预,以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

  1. 可干预因素包括一级预防中的所有因素。

  2. 抗血小板聚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3. 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反复发生短暂性缺血发作,寻找病因,积极治疗。

通过积极干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事件发生。当有口角歪斜、肢体活动障碍、语言吐词不清、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时,应积极就医,将中风危害降低到时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