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语境下高中文言文自学能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3

核心素养语境下高中文言文自学能力研究

王蕾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外语学校

摘要: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言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经典语句简洁而全面,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分析事物。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承前启后,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女。如今,虽然文言文已经失去了语言交流的价值,但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仍将使我们受益匪浅。在习主席的演讲中,他引用了许多来自传统文化的经典语录,这些语录非常有意义。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简单的文言文,培养初步的文言文意识。”能够借助笔记和参考书理解单词、句子的意思和文章的内容。理解和整理常见的古汉语虚词、实词、句型的意义或用法,在阅读实践中注意引申。在高考中,文言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传承价值还是从高考价值来看,文言文都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现语文课程教育价值的有效措施,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然后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文言文;自学能力;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文言文教学意义

1.1.文化传承和理解: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最初的形式,高中教材选用文言文都是精华,意义的概述,语法的使用和文字的表达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感情,都有承古励今之功。例如,数千年前的韩愈《师说》传道授业解惑也。

1.2.审美鉴赏和创造:

高中教材中选拔的语句,都是经典,具有语言美,意境美,行文美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例如《归去来兮辞》,很多学生喜欢学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搜索资料,讨论交流学生表示从时间可知当时初冬,其他植物凋零,松依然挺立生机勃勃,菊花盛开,同时松菊的高贵的品质是陶渊明的人格品质密切契合,学生通过赏析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1.3.思维发展和提升: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探究教学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我提问学生“劝”字何意,他们快速答“劝告”之意,我在黑板上写下“劝学”二字,再次问“劝”字何意?他们顿悟,“劝”还有“劝勉”之意。在类似的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和探究,学生可以发展语文思维,提高自主探究的思维能力。

1.4.语言构建和运用:

文言文的语言具有精辟性、简洁性和严密性,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诵读,要求字音精准,注重情感抒发,培养文言文语感。比如《赤壁赋》通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面长终。”教师引导学生要读出苏轼所要抒发的豁达、乐观、自信。

二、核心素养下文言文教学实施有效策略

文言文教学不仅是一个大难题,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困难,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死记硬背没什么效果,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中教材编译的文言文将近三分之二的需要背诵,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经典杰作的背诵在教学中,加强阅读和背诵的指导,激发学生中国古典阅读和背诵量积累,知道意思理解其意,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直觉,数量的积累和理解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简单文言文的能力。在我的教学中,我一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由于高中的文言文生僻字多,读不准字音,看不懂文意,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范读,字正腔圆,口齿清楚,节奏准确,学生边听边划分节奏,注音。然后教师再领读,学生自主阅读,易于学生理解文意。我在教学中关于诵读一般有如下做法:

2.1.读准字音:字音读准确,需要把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以及古音字等解决好,师生共同处理字音。

2.2.读清句读:在诵读中,只有读清了句读,才能弄懂文意,由于涉及到字音、句读等,所以需要反复诵读,才能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弄清楚,才能更好的知词义,懂句意。

2.3.梳理思路:文言文学习中,思路清晰,掌握文章的整体层次,才能更好的弄清楚内容和文意,梳理文章层次是重要的阅读能力,教师告诉学生反复阅读,从语气和单用中寻找理解,有必要了解文章的脉络。

2.4.读出感情:语言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在诵读过程中,要把词语的色彩、行文节奏、情感跌宕起伏,用不同的情感和语气读出来,要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的声韵通过声音读出来,把写在纸上的文字变成声情并茂的诵读,通过诵读和释意,理解文本,便于记忆。

2.5.读出特色:文言文也是语言的规律,如音韵的节奏有力,语调的抑扬顿挫、语言的简练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基本都是文言文的特色,与白话文不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而“意会”就意味着精心分析,认真理解,反复诵读,在诵读中通过琢磨、感知、体察,去心领神会。

在中国古典教学,学习阅读只是一开始,翻译是困难,阅读后,学生应该结合中国古典的笔记和知识积累,对文章进行翻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独立的翻译,翻译只要是符合经文的意思,语言不要过于死板。学习文言文,在经过“读、析、译”之后,弄懂了文意,再进行背诵就容易多了,背诵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采用科学的方法,比如可以采取抓题眼、找名句、分段背、分句背等,找到节奏,注意语调,速度、记忆和理解文言文措辞的美,记忆和理解。总之,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打造高效优质课堂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提升,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断尝试和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文言文课堂的正中央,为提升他们的终身素养奠基助力。

三、核心素养语境下高中文言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学习高中文言文,经过语言建构到语言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等知识的积累与记忆,也正是学生建构语言的过程。只有经过大量积累,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采用慕课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慕课”,意为“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堂”。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慕课作为在线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辅助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可谓事半功倍。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慕课、微视频,完成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基础知识等方面梳理,从而在教师指导下更好地完成文本学习。例如教学《归去来兮辞》一文,教师提前把录制的视频上传至学校网络平台,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了解“以”、“之”“而”等词用法,自主解决重点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初步梳理文意,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加强朗诵教学,提升学生朗诵水平

众所周知,学习文言文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知识储备。学生只有通过听和背,才能获得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因此,教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朗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背诵技能,积累语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例如《赤壁赋》第三段,阅读技巧是消沉的:第一层从“苏子愀然”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回忆历史人物,描写赤壁地理山川,读时声音高亢;第二层,从“方其破荆州”到“而今安在哉?”书写其丰功伟业,读时激情高昂;而“今安在哉?”一句,与前文形成对比,慨叹丰功伟业已成云烟,诵读时声音低沉;第三层,感叹人生苦短,读时低沉缓慢。通过案例分析,将汉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促进语言体验的建构。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经过初中学习,高中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能力和敏捷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得到提升。但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以及深刻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还处于萌芽状态。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3]学习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就在于凭借这些例子,使学生理解文本,举一反三,发展思维。

1.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思维提升

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和基础知识的薄弱,学生在自主学习文言文时,往往会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得到适当的指导和点拨。此时,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就恰到好处了。例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意思自己写一篇剧本,重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场景。通过执行以舞台剧的形式,通过理解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利益冲突,学生可以看到项羽的任性和优柔寡断的性格,最后明白,楚和汉战争的最终结果已经注定在这场战争中,以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2.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群文阅读

2018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习任务群”,指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由若干个学习任务群组成。在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传统单篇教学过分强调知识教学,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群文阅读则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单篇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例如打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单元组合,重新把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和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四篇课文进行爱国主义单元组合。比较不同时期夜缒救国、荆轲刺秦、将相和解、苏武牧羊所表现爱国方式的差异。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文中历史人物也会有所评议,这时教师再对人物性格进行提问。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提升学生深刻性、批判性的思维品质。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和创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意识和审美趣味的发展,掌握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接触课本,发现美,发现创造的美。高中教材选择的语言文字精炼、立意高远,不仅承担着知识教育的重要功能,而且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真善美。

1.尝试文言写作,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文言文写作由来已久。先秦诗、汉赋、唐诗等文学样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文言文创作的产物。到了近代,文言文创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文言文作为长期存在的语言形式,在新时期也具有持久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言创作。这不仅打破了白话文写作一枝独秀的局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即使在白话文写作成为主流时代,文言文创作也并没有显得苍白无力。历年来,一些采用文言文创作的高考满分作文不乏其人,例如蒋昕捷《赤兔之死》、王若飞《绿色生活》。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结合学生的古文功底,进行适当引导和鼓励。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内外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又改善了课内文言文教学效果。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众所周知,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语文学科应该承担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学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弘扬中华文明辉煌的主力军。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1.开展诵读活动,培养古人人格修养

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中华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诵水平。首先,教师示范经典诵读,传授知识技巧;其次,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根据朗诵薄弱环节进行指导;最后,让学生进行课前朗诵。例如在教授《陈情表》一文时,教师在课前给各个小组布置朗诵的任务,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疏通文意,讨论朗诵技巧,不仅能够体会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敬之心,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孝道的理解。

2.成立文化沙龙,探讨课文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与文学群体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建安文人集团、竹林七贤等文学群体的出现。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因其文质优异,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教师可以创办文化沙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例如教授《离骚》一课之前,教师利用学生对屈原的文学兴趣,让沙龙内的学习成员提前搜集关于屈原创作《离骚》的时代背景,在课前予以展示,然后再进行必要补充和总结。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文化沙龙的活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师讲解香草、美人的意象之前,让下一组文化沙龙提前搜集屈原《楚辞》中常用意象。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学能力,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参考文献

[1]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构建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蔡霁萍.科技资讯.2019(1)

[2]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作文教学探微[J].高海芳,刘宏英.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3]教育信息化让语文课堂最优化[J].李玉霞.学周刊.2020(5)

[4]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散文教学研究[J].高榕蔚.黑河学刊.2020(2)

[5]浅谈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群文阅读策略[J].李北燕.才智.2020(4)

[6]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思考[J].徐林祥.学语文.2020(3)

[7]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议论文教学策略[J].朱梓铭.科教文汇.2020(7)

[8]基于语用的语文核心素养再认识[J].平嘉琳,刘延金.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