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之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1

规范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之浅析

江帆

尤溪县总医院 365100

摘要:伴随高速发展医药行业,医院重点开始转向各项管理,与此同时也是管理人员需面临的重点问题,尤其是维修和控制医疗设备,这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本文主要围绕规范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维修管理;医疗设备;规范

在社会发展期间,人们开始高度关注自身健康,医院日益增加患者数量,医疗设备作为医院诊疗工作的辅助工具,其有效运行和正常运转对诊断患者病情可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不断增加医疗设备数量及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含量。新形势下医学工程部门面临的难题为如何突破技术封锁,确保于满负荷状态下运行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医疗设备是医学工程人员的基本工作,面对被承包取代的风险,需建立全面完整的维修维护管理模式。

1规范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1.2.1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提出的要求

医疗设备在医院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医疗设备的状态会对诊疗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因而维修人员应着重关注医疗设备是否维持良好运行,工程人员若能做到及时保养,完全彻底的维修,需具备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注意阅读国内外杂志书刊等,其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还应加强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及外出学习等形式拓展维修人员专业水平,保证能够同步时代发展,注重积累维修技能和相关经验,以便于在出现设备故障时可以准确、快速的排除,满足临床的诊断、治疗需求。

1.2.2创建高素质维修团队

首先,应创建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维修工程师,依据现有人员配置对工程师的实际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衡量,并行小组划分,包括普通设备组、计算机网络组、医电组、生化组及大型设备组,在工作期间将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分工,并做到合作与分工同步,分工不分家,树立维修集体理念,从而保证医疗质量,高效有序的完成临床工作。其次,创建维修档案。每台设备从拆箱开始即完整保存所有资料,尤其是配件及线路图等,与此同时,创建维修手册,对设备安装调试情况、重要工作点的输出波形与信号电平等及时记录,每次还应详细记录维修保养情况,以便于对每台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掌握,为领导设备更新提供有力依据,与此同时,也便于维修人员总结工作经验,清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第三,创建备件库。能否及时维修的关键点在于备件,备件库应确立专人保管,管理人员应对常用备件的状态及时反馈,以便于做好填补工作,需由专职工程师负责购买大型设备的特殊备件,比如MR冷头、CT和X线机球管、闸流管、加速管及LA束调管等,这类备件均属于真空器件,其特征为使用寿命长、且价格高昂,在购买时应对相关设备严格把关,不能随意提前购买时间,做好相关工作,可为医院节省一大笔费用,不仅可以缩短设备停修时间,还能够缩短放置备件的时间。

2确立与灵活应用医疗设备维修模式

2.1维修模式的分类

预防性维修指的是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下的检测及保养,属于超前维修。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处于复杂结构、涉及多学科及具备较高技术要求的大型设备,而此类设备的维修资料齐全,很容易损伤设备文件,可明确指示设备的易损件。事后维修指的是设备出现故障后所实行的维修,在开展事后维修时,应注意不可盲目地进行。防止扩大事故,首先要咨询使用者了解出现故障时的实施情况[1]。主动维修主要针对某些设备因自身原因反复出现相同的故障,再出现现有情况时,需主动了解设备发生故障的实际原因,若故障问题为元器件不良反应,应及时更换。

2.2定期保养设备

在外部保养方面,每天清洁设备外表,于下班前认真冲洗生化设备的吸管,润滑机械齿轮、滑轨及钢丝绳,紧固螺丝。除此之外,还应检查保养空调除湿机、外供电源、气路及水路等辅助设备。在内部保养方面,每季度进行1次一般性保养,主要除尘机器内部,采用无水酒精擦拭高压部分等特殊器件。因高压部件而产生静电粉尘吸附,若未做好清洁工作,所处较高湿度会产生高压放电。除此之外,还应清除干净电机碳刷等磨脱的碳粉和自耦变压器的调节碳轮,与此同时认真观察各限位开关是否失灵移位,是否有异常响声出现在各运动件中,紧固电路板接口、插接件及电缆连接插头。每半年到一年对常规设备进行一次特殊保养,此次保养主要针对校验计时器、仪表的精确度,防止指示不准导致诊疗工作出现误差,每周校对1次加速器等特殊设备的剂量,由专职物理师开展该项工作,还需校验机器内部提示的主要工作点电源电压、电流、线圈的静动态电阻变化等特殊部件的工作参数。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相对困难,要求维修工程师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维修管理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参考文献: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浅谈[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