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质监测中质量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探讨水质监测中质量控制措施

邓秀如

南宁海关技术中心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这几年以来,因为我国的水资源污染问题逐渐变得严峻起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显著提升的环保意识和越来越高的水质需求。要想确保水资源的质量能够符合有关标准并且满足人们的需要,应该定期检测所需要的水资源。而在开展水资源质量监控测评工作的过程之中应该着重开展质量控制有关的工作,然而就当前水质监控评测的过程而言,存在着该过程遭受其他外界因素干扰的现象。本文深入剖析了水质监控评测过程之中质量管控工作的重要性,详细地介绍了水质监控评测工作的具体内容,给出了用于实践操作的有关方法与措施,以期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水体质量

前言

在迈入了21世纪以后,我国GDP飞速增长,整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这样适宜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水污染有关的问题却逐年变得严重了起来,由于水体污染从而造成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纷繁复杂。而要想确保水体质量符合标准并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就应该定期开展水质检查评测工作,而在此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就是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一旦无法精准且第一时间把握水体污染的具体情况,居民的用水问题将存在极大的风险性。

1水质检测中质量控制的目的以及意义

对于任何人而言,水都是生命之本。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空气之于人类的重要性是相当的,倘若没有了水,任何生命都将难以存活。由此,水对于人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生存基础。早些年,我国一味地发展经济,大兴工业,没有很好地去珍惜和保护水资源。许多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居民饮用水受到了污染,并且受到污染的程度各有不同,部分偏远地区的居民甚至只能喝到富含重金属元素的饮用水,造成了该处村落居民癌症频发、死亡率高的现象。开展水体质量检测工作能够确保居民所饮用的水具备较高的饮用安全性,而对于该项工作而言,质量控制工作则是重中之重。后者主要能够确保前者所得数据的精准确切程度,进而一方面保障饮用水的质量,另一方面满足人们日常用水的基本需要。

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运作而言,用水的安全是每时每刻都需要被关注的一个问题。不管在什么时代之下,不管在什么国家之中,人们的用水安全都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时代最密切关注的事情。开展水质检测的过程之中,质量管控可谓是其中最为关键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不仅能够改善水下污染的情况,还能够对居民饮用水的安全进行一定的保护。因此,要想保障用水居民的身体健康,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而这之中质量控制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2水质监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2.1水资源样品采样控制

对于水质监控评测工作而言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搜集样本,该步骤的操作是否合适恰当将会影响后续水质监控评测工作所给出的水质结果。故而,在看展水资源样本搜集工作的过程之中,应该着重关注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开展水资源样品采集工作的过程之中应该依照“采样布点”的原则。为了得到精准且正确的监测报告结果,在进行取样的过程之中应该保证所选取的样品特征鲜明,与有关要求相符,此外还应该能够精准正确地显示该地区的水资源质量情况。严格遵照布点原则既可以确保样品采样工作能够顺利且精准地开展,又能够保证检测的最终结果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2.即使针对样品也应该严格开展质量控制。环境因素极其容易干扰水资源的质量,待搜集完样品以后,倘若无法确保样品具备较为稳定的质量,最终的检测结果势必有较大的偏差。故而,应该及时清洁在开展采样工作之中涉及到的专业器具,保证搜集获取的水资源样品能够免除外界污染因素的干扰,避免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加大检测结果的不精确性。

2.2样品储存中质量控制

对于样品储存的过程而言,质量控制一般可以被划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样品运输期间的质量管控,另一方面指的是对样品在实验室储存期间的质量管控。只有在这两个期间都严格把控水资源样品的质量,全方位保证样品不会受到人为因素与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样品检测结果才能够具备较小的误差。对于样品运输期间而言,应该确保水资源样品能够自始自终处于密封的状态,减少样品泼洒、流失、损坏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样品所处的运输环境应该适宜,具体而言,运输工具内部的温度应该大致和样品采集地的环境温度相当,尽可能减小温度变化为样品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而有损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对于样品的实验室储存期而言,应该及时分类管理样品,严格把控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尽量减少由于实验室储存环境不当从而造成的样品质量受损情况,极大程度上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2.3样品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对于最终的水资源检测结果而言,样品检测期间也应该实时开展质量管控。在水质监测整个过程之中,样品检测十分的关键,如果样品检测的步骤在实施过程之中存在不规范不严谨的现象,最终的水质检测结果也会出现较大的误差,精准程度会大大降低。故而,应该针对样品检测的所有步骤都实施严格的管理与调控。首先每次抽查的样品数量应该大于两个,抽样原则应采取“随机手插原则”,整个样品检测的过程之中应该坚持采用相同的对比液,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小样品质量误差出现的可能。其次,应该使用精准度高符合行业标准与有关规范的检测仪器,仪器不精确,检测出来的结果也会不精准。与此同时,有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样品检测的实际操作时,应该按照要求与标准去正确地使用检测仪,避免人为操作的问题所造成的干扰与影响。最后,样品检测过程之中所采用的具体检测方法也应该受到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方法的优劣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检测工作开展的效率,自然而然也会作用在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上。

3提高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对于水质检测工作而言最为根本的就是优质高效的检测技术与精准易用的仪器设备。一般而言,检测所使用的技术和有关设备的好坏与结果精准度的高低成正向关系。技术越好,设备越精准,结果越准确。所以,在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的过程之中应该不断革新优化检测技术,积极引进外来的优质检测设备。在挑选检测技术的时候,应该以国家以及行业的标准与要求为首要遵循的条件,尽可能保证其采用的检测技术是符合国家以及行业最新标准的优质检测技术。除此之外,检测部门应该以国家行业现行的标准为基础,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结合以往的检测经验来确定检测的流程,规范检测人员的行为与职责。

3.2 不断提高水质检测管理人员的素质

对于水质监测的整个过程而言,人为的手动操作占绝大部分,优质设备与有效的技术往往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用。故而,应该进一步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以人为本,确保检测结果万无一失。要想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则应该贯彻落实下述两步的内容。第一,在检测人员招聘的过程之中严格筛选,确保聘任上岗的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真正做到优中选优。第二,定期对在岗的检测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对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严格的考核,从而让单位的检测人员能够不断进步,推陈出新。

3.3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对于水质检测的工作而言,加强单位处理数据的能力也是同样关键的,可以说,倘若数据处理出错,检测的结果必定是不严谨的。数据处理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记录数据,二是对数据进行计算,三则是审查核对数据。当实验样本所属的组别不同时,应该分开整理之后再开展有关的计算工作,尽可能减少数据出现混淆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最后审查核对数据的过程之中,确保数据先计算后审核,不仅应该就数值进行审核,还应该审核数据计算的具体步骤,减少数据计算出错的可能,最大程度上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确保国民饮用水的安全,就应该从管理调控水质量当面抓起,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工作,确保水质检测的全过程都严谨且合乎标准。水质是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的一个变量,在对其进行检测的过程之中应该对外界因素进行控制,尤其是样本所处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压强等等,都会对水质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对检测之中的每一步都做好质量控制是十分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实验检测严谨性的基础之上,有助于水质的监控与环保部门的决策。

参考文献

[1]郑凌之.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8):170-171.

[2]梁淼.水质监测中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1(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