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品管圈活动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侯雪雯 赵素平

陕西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二科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病人采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收集7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资料开展本次研究,病例就诊时间段2018年4月~2020年4月。对干预①组(39例)开展一般口头健康教育,对干预②组(39例)开展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分析《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值、生活质量改善优良率。结果干预后,干预②组《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值(89.14±5.16)分,生活质量改善优良率97.44%、与干预①组相同项目相比而言更高(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病人采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生活质量;品管圈活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的全身性骨病[1],是骨折疾病的重要诱因[2]。良好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纠正病人以往错误的健康观念,依从治疗,从而能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因此,收集7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资料开展本次研究,分析骨质疏松症病人接受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集7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资料开展本次研究,病例就诊时间段2018年4月~2020年4月。干预①组的病人共39例,男、女病人各20例和19例,59岁到71岁,平均(64.25±3.18)岁。干预②组的病人共39例,男、女病人各18例和21例,60岁到73岁,平均(64.05±3.24)岁。

1.2方法

对干预①组(39例)开展一般口头健康教育,对干预②组(39例)开展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1)成立骨质疏松症品管圈。选拔骨质疏松症护理经验丰富、具有良好护患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组成骨质疏松症品管圈,由护士长担任圈长。所有圈员均经过品管圈培训,掌握质量控制七大手法的使用技巧,并考核合格。通过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护理问题,并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的主题。(2)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开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病人讲解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知识,普及骨质疏松症检查、防治知识;邀请病人加入到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微信群中,每天安排干预人员在线为病人答疑解惑,同时定时推送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推文。(3)效果评估。运用提问法、随访法、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调查患者对于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患者对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出院后的执行情况。

1.3观察指标

(1)分析《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值。此问卷由我院骨质疏松症专家医疗团队自主制作,总分 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2)分析生活质量改善优良率。评价工作采用SF-36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SF-36量表评分改善80%以上;良:SF-36量表评分改善50%~79%;差:SF-36量表评分改善50%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 结果

2.1 探究2组《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值

对比干预后干预①组和干预②组病人《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值发现,干预②组(89.14±5.16)分,与干预①组的(72.23±3.29)分比较更高(p<0.05)。见表1。

表1探究2组《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值

分组

病人

(例)

《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值(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①组

39

59.29±2.18

72.23±3.29

干预②组

39

59.34±2.23

89.14±5.16

t值

0.1001

17.2564

P值

0.9205

0.0000

2.2 分析2组生活质量改善优良率

干预②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优良率97.44%、与干预①组76.92%分相比而言更高(P<0.05)。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分析2组生活质量改善优良率

分组

病人

(例)

(例)

(例)

(例)

生活质量改善优良率

(%)

干预①组

39

24

6

9

76.92

干预②组

39

30

8

1

97.44

X2

7.3412

P值

0.0067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3],针对骨质疏松症,临床可采用加强营养及选择合适的运动,并服用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最后辅之康复治疗[4],但常规的干预模式下,病人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水平有限,未意识到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病情改善效果欠佳,生活质量较差。

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干预模式[5],一方面,通过成立骨质疏松症品管圈,组建一批临床干预经验丰富、具备骨质疏松症知识体系的专业优质干预人员,以便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为病人获取骨质疏松症知识提供途径;其三,通过效果评估,了解患者对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出院后的执行情况,从而明确健康教育的重点,改进干预措施。本研究显示,采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的病人《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值、生活质量改善优良率均明显优于一般口头健康教育(P<0.05),证明骨质疏松症病人采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病人采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强化认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立彬,张林华,李百战,张立强,乔钦增.邢台山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02):58-60.

[2]徐伟娥,崔晓燕,陆静波.品管圈活动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7):128-130.

[3]崔丽华.微创手术应用于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0):68-69.

[4]马艺璇. 天津市部分老年人群肌肉特性、身体活动能力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7.

[5]魏晶,宋津玲,李俊霞.品管圈在骨密度异常人群健康宣教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07):89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