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盲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浅谈盲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

王秀娟

沈阳市盲校

内容摘要

盲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其特点是周期性长细致繁琐、艰巨复杂。其中针对盲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对盲生实施情感教育,尤为突出重要。情感教育,即,教师采取有效的办法,让学生接纳教师的情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使学生形成一些固定的个性、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达到教师预定的管理培养目标。那么,如何让学生接纳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下面从以下四方面作浅陋一谈。

一、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二、具备"明星"效能和驾驭效能。

三、具备师爱和童心。

四、理顺四种关系。

关键词

盲生 情感教育

浅谈盲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

盲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其特点是周期性长、细致繁琐、艰巨复杂。其中针对盲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对盲生实施情感教育,尤为突出重要。情感教育,即,教师采取有效的办法,让学生接纳教师的情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使学生形成一些固定的个性、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达到教师预定的管理培养目标。下面就如何让盲生接纳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一题,作浅陋一谈。

人类表达、传递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其中90%以上,是靠视觉来实现表达传递的。盲生无法用眼睛观察世界,因此也不能准确的接纳别人的情感,再由于盲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及某些不当的外部教育和影响使盲生的个性心理与内心的情感世界形成了孤僻、狭小、封闭的怪圈,往往表现为主观自我意识较强,与教师抵触情绪较大。使盲生很难接受教师的情感,使之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障碍。

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那么盲校的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接纳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最密切、最热烈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这就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通过严肃活泼的课堂教学和教师渊博的知识,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师长的高大形象,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敬仰、亲近之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接纳教师的情感,接受教师的教育。

盲校由于教材、教具等无法让学生获得直观形象效果,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因此,盲校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语言表达的好,能帮助学生增强对教师的亲近、热爱之情,使学生更容易接纳教师的情感。

二、具备“明星”效能和驾驭效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也在不段的变化。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单靠教师的言传身教等做法能实现的。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想最易接受时代的变化气息。因此,教师要有超前意识,来驾驭、引导学生的思想,因时制宜地采取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学生。

同时,教师还要正确、巧妙的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演员”角色,增强自己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学生产生乐于接受教师教育的内驱力。即:具备“明星”效能,做学生崇拜、模仿的对象。

学生是教师研究的对象,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超前把握学生的思想,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施加自己的教育。同时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演员”角色。在课堂教学或其他活动中,要善于观察细节,将学生带入情感角色。教师具备“明星”效能,能使学生主动接纳教师的情感,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

三、具备师爱和童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教师的爱对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爱学生,学生才会愿意接近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

另外,教师还应具备一份童心。我们知道年龄心理相近的人,思想感情很容易被对方接纳。因此,教师具备师爱的同时,还应具备一份童心主动接近学生,向学生打开情感大门,这有利于学生进入情感角色,接纳教师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情感动向,了解他们的情感需要。

四、理顺四种关系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纳教师的情感,教师还应帮助学生理顺以下四种关系。

(一)、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是一种密切又排斥、相互适应的关系。他们相处时间最长。他们的个性心理与情感,有普遍的个性。因此,他们之间、较其他人最容易接近,但往往正因为他们的个性心理与情感存有普遍的共性,使他们又最易相互排斥,如,他们主观自我意识较强。这一共性,使他们很难相互容纳。

学生集体与个体之间,是一种适应与被适应的关系,但由于学生个性心理与情感的差异,也往往表现出一些不相容的排斥性。

学生个体之间及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这些矛盾,必将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情感接纳。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巧妙有效的办法理顺这些关系。如,采用个别谈话、集体活动、典型示范等方法、措施、纠正学生不良心理,统一学生思想,增进学生的情感交流。

(二)、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学生与学校某些管理及某些决定相抵触的现象,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顺这些关系。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加强常规管理,重视基本的生活能力和活动能力训练,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长。重视素质教育,提倡愉快式教学。教师作为学校决定的执行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决定,并做沟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理顺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

(三)、学生与家庭的关系

我国有很多家庭对盲教育认识不够,因此,对盲生的教育影响也很不一致,家庭教育与国家统一规划的学校教育在方法、目的、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使得学生与家庭或学校产生了一系列矛盾,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因此,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理顺这些关系,教师可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各种形式指导家庭教育,(如,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

(四)、学生与社会关系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作用的,社会教育将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因此,教师要理顺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用有益的社会教育理论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其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要随意贬低学生崇拜的对象,如影视明星、歌星、英雄人物等。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转移到崇拜到有效的对象身上,且化为实际行动,理顺这些关系,将有利于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

学生接纳教师的情感,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作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处理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接纳问题,将有益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强化学校教书育人的信度和效率,乃至对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塑造学生有益的社会角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肖琪坤 著《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2年8月

2、《人民教育》编辑部编《怎样当个好教师》 顺义县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1年12月

3、(美)萨丽 曼哥尔德 著 主编译 钟经华《盲教育教师指南》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2年5月

4、李牧子 编著《盲教育概论》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8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