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正心修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 "正心修身 "

黄小锋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中学,广东 东莞 523000

时常听到有学生年纪轻轻就离开了我们,家长老师们都觉得心痛惋惜。为什么学生会流露厌世轻生的想法?是生活很不开心、痛苦?还是偏激一时想不开?为什么会想不开?我们要深思这个问题。目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上的焦虑、生活上的困惑和情感上的迷惑。心理的不健康导致有些人在学习生活中迷失了自我而轻生。什么是自我?自我本性是怎样的?如何恢复自我本性?这是问题的关键。明心见性才能认识自我本性,认识自我本性才能不会迷失自我。那么,如何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正心”才能见性,如何“正心”?

  1. 正心修身是人终其一生的必修课

明心见性的性是指人的心性,要正心必在修身。如何修身正心?

《大学》里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大概意思是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不在焉,虽然在看,但却像什么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什么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种现象表面像我们平常说的走心,注意力不集中。但其深意指心术不正,心术不正是不能获得正见和大智慧的,很容易让人上走上邪路。

修身修什么?从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做起。做到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就能走向自觉,自觉才能明心,逐步明见自己的本性。只要修正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的心态,修正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等情绪带来的影响,也就会知道不能说闲话、怨话、气话、诳话。不能冲动、乱动做出不合乎道德的行为举止。每天设定一个时间反省自己言行情志的过或不及,一言一行是否符合絜矩之道。

  1. 端正幸福观,体验“福流”

“福流”是什么呢?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i Csikszentmihalyi)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提出了FLOW这个概念。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把它翻译成“福流”,也有人译作心流。相当于庄子《坐忘论》里提到坐忘的境界,也就是忘我的境界,也类似佛学里无我境界。福流是一种感觉、状态和体验,是指一个人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达到忘我的状态,通常这种事情要这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才能进入这种完全沉浸其中的状态。它会让你产生无比愉快和极大的满足感,会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知什么是幸福,端正幸福观,不能简单地把幸福等同于开心,等同于欲望的满足。引导他们认清自己是否在焦虑的状态或者恐惧的状态,正确认知压力是什么,如何正确定看待压力并转化为动力,才不会失去自我。如果一个人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了,那离抑郁症就很近了。引导他们设定适合自己的可以实现的学习生活目标,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福流,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他们会发现原来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心、正三观的前提和保证,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可以使人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正确的价值观使人产生正确的语言和行动。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人只是知道内容,但不理解,也不去践行。这是部分青少年学生三观不正的原因,进行导致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总书记还对青少年学生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十六字总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要从国家、社会、公民理解对这种大德的要求,逐步学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青少年学生的梦想,引领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以至中国梦,这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和义务。

总而言之,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合乎正道和大道,首先要时刻摆正自己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保持头脑清醒和平常心。其次慢慢自我认知,了解自己,恢复赤子之心,则近道矣。做人处事要有法不昧于法,要有道不昧于道。生活中花钱比挣钱容易,作恶比为善容易,生活的烦恼比开心多,这是正常的生活现象。虽然追求完美是困难的,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要计较小事,小心小事;不拘小节,关心细节。对所学知识有偏见或者误解造成不重视,是忘记的重要原因。对老师有偏见,也会造成同样的情况的忘记和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要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于你的底气,底气来自你的身心能量、身体素质和智慧。身体健康来自锻炼,智慧来自修炼。

如向日葵一样,向着阳光默默地努力,一切都会变得美好。人生中只要你向阳光正能量方向靠近并去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结果。这就是老子说的与大自然感而遂通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全情投入才能获得其中的乐趣。修身养性就是修正和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引发的错误想法和行为。修身的途径可以选择一项热爱的运动和一种喜欢的艺术生活,正心修身,练就强健体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具身德育:源泉、体系、模式--二论新时代具身德育[J].中国特殊教育,2018,(1).65-69.doi:10.3969/j.issn.1007-3728.2018.01.012.

  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新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5(5):11-13.

[3]. 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地福流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