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阅读支架,培育思维品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巧搭阅读支架,培育思维品质

刘卫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 陕西安康 725000

——浅论支架式教学在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中的应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核心素养 思维品质 理论与实践

内容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搭建一个个的脚手架,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层次递进地使学生沿着“支架”逐步攀升。通过实验,笔者发现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教育部.2016)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英语课堂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亦是教师授课的难点,为此,与很多同行一样,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思考,找出了实施思维品质培养的一些方法与途径。在这其中,“支架式”教学方式就是一种可行的途径。通过反复实验,笔者发现“支架式”教学在对学生实施“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颇有益处,“支架式”教学值得广大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加以借鉴。下面简述如下。

一、“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教师最理想的教学现场是学生能够以旺盛的兴趣投入课堂学习,然而,这样的课堂往往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所以,要想实现学生的“满堂学”,教师必须像建筑工人一样搭建一个个的脚手架,让学生踩着这些支架,一步步向上攀登,才能实现课堂的预设。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不但能够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能够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方针,帮助学生度过这个最近发展区。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脚手架作用,给学生充分的引导,将学生的阅读状态从舒适区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乃至挑战区。

  1. 、课之始:支架的搭建

要搭建支架,就像建筑设计师提前勘察地形一样。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和学情。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出问题情境,以促进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困惑。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马上要学习的新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比如,课堂开始之前的问题呈现,分组抢任务等活动。

(二)、课之中:支架的利用

支架搭建之后,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教师呈现问题,并分组布置任务之后,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然而,这一过程教师不能缺位,学生在探究的时候,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适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如给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沿着概念的框架逐渐攀升。在一开始的时候,指导要多一些,并不断纠正学生探究时遇到的问题,随着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和问题探究的加深,可以逐渐减少帮助,乃至以后争取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需老师的帮助。学生之间都有个性差异,在交流互动中可以有效进行互补,携手共同跨过“最近发展区”。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探究过程,体现的是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在讨论中还可以实现共同进步,携手共同跨过“最近发展区”,这正是老师所期望的结果。

(三)、课之末:支架的拆除

支架是手段,不是目的,搭建支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建立一种学习的范式,抛开支架自由发挥。比若说高中英语阅读课,在开始的时候,监事提供各种范式,为的是扶着学生前行,让他们在阅读文本,获取信息,提升思维的时候有范可依。但等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已经渐入佳境,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抛开框架,自由发挥。比若说阅读文章中某一段落,体味作者的思想内涵,这是一个发散的过程,不需要支架的限制。再到课堂最后的讨论,更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发挥,甚至用汉语代替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都是可行的。就如一个剑客,其最高境界便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课堂就是要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这就是支架的作用。总之,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开始要搭建支架,在后期还要巧妙地拆除支架,这才是完美的支架式理论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观看过很多老师上英语阅读课,也包括自己上课的情景,可以说中规中矩,乏善可陈。然而通过这样进行了一番搭建支架,学生找到了竞争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导致这节课上的有声有色,在润物无声中实现了思维品质和“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完美结合。

三、在实施支架式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依据学情,设置支架。教师要根据学生真实能力合理设置教学支架,支架的作用就是较好地帮助学生渡过困难、加深知识理解。支架教学要体现课堂的思维含量,要让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打开思维的闸门,享受思维的舞蹈。支架式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水平、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使之成为创新品质和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义人才是教师设置支架的最终目的。

(二)、动态支架,渐搭渐撤。教师设置的支架必须是渐撤的也必须是动态的,教师设置教学支架的范围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每天都在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再加上外界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教师所设置的英语能力发展的支架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必须是依据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渐学渐撤、渐学渐支,使设置的支架处于一个动态撤支的过程。

结语: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我们必须适应它,并且在自己的教学中去实践、创新,寻找自己独特的思维品质培养之路。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将问题视为课题,所有的问题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垫脚石。支架式教学从来不是什么新鲜理论,只要我们根据学情,大胆实践,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尤其是思维品质一定会在我们为其搭建的支架上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必修四)[T].北京:人民教育出

200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