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到智慧的通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1

知识到智慧的通达

陈瑶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博杰小学,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实现“全人发展”的教育。“人”字的撇代表“知识能力”,捺代表“德行素养”,两者构成了全面发展的人。 可见,教育永远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智慧的开发,是人性的唤醒。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权威的教师,一般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更加侧重“满堂灌”的传授知识,这里更强调一个“教”,从小“学”到大,一直“学”到老。尽管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这个字,我们的孩子每天也都面对这个字,但是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个字里所蕴含着的大智慧呢?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孩子出生的时候不只是白纸一样,他携带了大量的天赋信息,需要外界的刺激来唤醒内在的天赋系统,可见,智慧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而一个人的智慧不只是靠“教”就能迸发,孩子真正的智慧是需要教师启发他本有的智慧,让智慧重重见光明。 课堂面对的是人,人有其独特性的个性和复杂性,因而教育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首位的,不是熟背、死记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自己进行思考”。高效的课堂三段式“课前参与、课中讨论、课后延伸”这一极具实效的教学模式。智慧的教师,把学生真正作为课堂的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语言,课堂中积极开展“主动参与性教学”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探讨”,教师授课巧妙的适时的进适时的退,引导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 龙应台老师说过一句话:“教育并非只是知识教学,他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这在分数的小方格窗里是看不到的。所以如果你对低分感到失望,不要忘记,真正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里,在方格以外的纵深和广度里。” 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达成教学目标,攻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技能的培养不出与时代匹配的人才,更主要的是积月累的教学能够帮助孩子打开智慧的大门,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探索的能力形成。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过去,我们的老师更多是“权威型”的老师,甚至课下孩子见到老师都会蹑手蹑脚的走过,课堂中呢?课堂常规这把戒尺让孩子更多的是害怕,教师机械的传授,孩子犹如木头一样度过 40分钟的课堂,这样冷漠的教育我们还能延续吗?我们反复强调:你给予孩子的是什么?那就是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你可以考 80分没有关系,但是你对学习要有无限的热情,学而不厌的精神。因此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让孩子感受到是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学习带给的重重压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的课堂一定是有趣的课堂。如果我们的课堂中流淌着老师的讲课的诙谐和亲切,轻松而愉快的课堂才能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接受教育,更加愿意学习,这就是浓浓的兴趣能够变成驱动力,促使孩子自然而然的向学。 三、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评价 在我们小时候流传一句顺口溜“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过去我们以考试的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标准无疑是错误的导向。老师以分数把学生分开三六九等,实际上是逼迫学生一心向学,单一而机械化的学习,如今“高分低能”的“人才”根本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新时代的教育在发展,教师和学生都要顺应时代的步伐,形成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能力为核心价值的追求,开启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孩子们在不同的领域获得更多的鼓励。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差异。有一则“幸运的小鱼”的故事,这条不起眼的小鱼总是在鱼群中抢不到食物,瘦小孤单,它的谦让精神让很多小鱼误以为它很笨拙,似乎谁都在欺负他。终于有一天主人发现这条可怜的小鱼,每次投放食物都慢慢在它身边投放,因此聪明的鱼儿都围绕在它身边,过了一段时间,这条不起眼的小鱼竟然成为鱼群中的“领头鱼”,主人细心的举动改变了它的命运。 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中教师单一的评价让孩子自卑、而胆怯,这时候我们老师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多一些爱和鼓励,都会给学生力量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强大。 没有完美的个人,也就不会有完美的学生和完美的老师。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案例,一个孩子把写书法用的毛毡子扣起一个个似火山的洞,以往老师都会找来学生横眉冷对指责孩子的错误,这个教育的意义只在于不要让他破坏公物,这个时候,智慧的教师会把自己当学生,不仅关注在“不以恶小而为之”,还会关注在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得这些“小火山”形象而生动。可见,仅作为教师,多角度、立体思维的思考才能形成多角度的评价。 四、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与时俱进的核心战斗力 在刚刚开完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被称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人工智能不再是一门遥远的技术,而是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甚至和孩子未来的教育息息相关。 21世纪的新型人才必备的几种综合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换句话说,未来单纯拥有知识不但无法改变命运,甚至可能被命运捉弄。所以我们的孩子只有具备一些无可替代的软实力,比如: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复杂系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才可能在时代巨浪中处变不惊。 在人工智能化崛起的时代,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每到寒假、暑假依然被重重的作业包围,孩子的假期成了写作业的假期,这不仅起不到知识的巩固,反而使孩子厌烦。假期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实践很好的时机,老师可以给孩子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假期你可以做一次厨师,那么这需要孩子到菜市场买蔬菜,称重、付款的这个过程更多的是数学问题的解决,以及自己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孩子烹饪的过程中,要自己学习菜谱,如何切菜、配料,这实际上是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孩子的厨艺如何,这使得孩子情感上的培养,获得自信、获得肯定。我们假期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创新的课题,如《空气净化器》孩子们搜集空气净化器的相关原理,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喜欢,没有固定的答案,他们的想法和创意才是最重要的。 俞敏洪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说:“在十年内,老师 70%的教学内容会被机器人取代。涉及情感的教学内容则无法取代。”孩子更需要“软实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情感处理的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自省能力等,这更多的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品质。 新的时代,我们传授学生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孩子各种能力的形成,把童年的还给孩子。欣赏不同的花,有的花不开需要阳光和雨露,有的花不开,静待花期。做教育要慢下脚步,用真诚的心做真实的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做高峰奠基。 此页面预览技术由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