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最佳治疗方法

/ 2

肾囊肿最佳治疗方法

王周模

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肾囊肿是多见于成年男性的一种肾脏结构异常,可能是单侧囊肿,也可能是双侧囊肿,直径约为2cm,部分患者的囊肿直径会超过10cm。临床上多数肾囊肿患者为单纯肾囊肿,在早期的症状并不典型,仅当血管或尿路在囊肿压迫下出现闭塞或梗阻时,才会影响肾功能。本文从肾囊肿诱发因素、特征及治疗方法等3个方面进行介绍。

▲诱发因素

①负面情绪。现阶段人们的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明显增加,极易引起紧张、焦虑及烦躁等负面情绪,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受负面情绪作用可能出现分泌失调,内分泌紊乱会影响神经体液作用,导致机体内环境改变,最终影响囊肿的形成。此外,负面情绪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机体被病毒及病菌侵袭的风险,对囊肿形成造成影响。

②基因突变。染色体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异变,常见于常染色体的显性及隐性遗传。此外,极少部分患者并非父母遗传所致,其基因突变发生于胚胎形成时期。

③感染。机体内分泌系统在感染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紊乱,形成了促进肾囊肿生长的环境,增加了肾囊肿内部活性因素,有利于肾囊肿不断长大。此外,机体其他部位感染可以经血液到达肾脏,对肾囊肿造成不良影响,加快其发育速度、损伤肾功能。

④过度劳累。机体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会影响免疫调节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间接影响肾囊肿的发生。

⑤饮食问题。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现代人更易出现饮食偏嗜、饮食不节等不当饮食问题。偏嗜辛温燥热类食物会导致胃肠积热;偏嗜生冷寒凉类食物会伤脾胃阳气;偏嗜五味会损伤内脏。过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及吸收;过饥会导致营养不良;过食肥甘厚味会出现内热。不当饮食问题会间接或直接对肾囊肿的发生及进展造成影响。

⑥毒素。存在于机体的毒素会损伤机体器官,污染、化学试剂及农药等常见毒素可能含有肾毒性,极易导致基因突变,损伤肾功能。

▲肾囊肿特征

①腰腹部疼痛。肾囊肿患者腰腹部疼痛主要表现为钝痛和隐痛,由腰腹部向腰背部及下部放射性疼痛。肾囊肿会增加肾脏的含水量,使肾脏逐渐沉重,出现牵拉下坠,导致腰部不适。肾囊肿还会扩张肾脏,使其肿大,进而增加肾包膜张力,肾蒂受到压力作用出现牵拉,引发疼痛。此外,肾脏邻近器官也会承受不断增加的压力,出现腹部不适。若患者疼痛感突然增强,则可能是肾囊肿引起继发感染或出血。因此,腰腹部不适使肾囊肿的常见症状,一旦出现腰腹部不适,需要考虑是否为肾囊肿侵害。

②高血压。多数肾囊肿患者在早期肾功能正常时就已出现高血压症状,肾脏在肾囊肿的压迫作用下会出现肾缺血,使机体肾素分泌水平明显升高,提升血管紧张素Ⅱ活性,进而收缩全身小动脉管壁,引发高血压。此外,醛固酮含量在血管紧张素Ⅱ和肾素的作用下不断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最终加重高血压。

③腹部肿块。肾脏肿大后,多数患者会出现腹部肿块。肾脏肿大程度越高,内部压力越大,机体内脏压力可能使肾囊肿破裂,导致肾功能严重损伤。

④肾功能衰退。在肾囊肿的站位及压迫作用下,肾脏正常组织含量不断降低,肾功能随之不断衰退。

⑤血尿。肾囊肿囊壁下方的血管丰富,存在较多动脉,这些动脉血管在继发感染或肾脏压力作用下被过度牵拉,最终破裂出血。血尿通常为周期性出现,多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肾囊肿患者出现血尿症状时,腰部疼痛感会明显增强。当出现血尿症状并伴随腰部疼痛时,需要考虑是否为肾囊肿。

治疗方法

①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加重肾囊肿病情进展,因此要注意控制血压。合并高血压的肾囊肿患者需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肾小球内压,调节肾小球滤过率,控制病情恶化。除了服用降压药外,患者还需要调整心态保持平和的心境、进行适量运动、维持清淡饮食,尽可能避免血压波动。

②控制血糖。血糖异常患者一般服用磺脲类及双胍类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大多数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需要经过肾脏代谢,而肾囊肿患者的肾功能不断衰退,导致降糖药物大量积存于机体,引发低血糖。因此,合并血糖异常的肾囊肿患者可选用经胆道及肝脏排泄的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控制血糖。

③改善饮食。肾囊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长期的高蛋白饮食会使肾小球处于高过滤状态,因此需要控制蛋白质摄入,建议每日摄入蛋白质0.8g/kg。此外,肾脏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较低,摄入过多植物蛋白会建中肾脏负担,因此增加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为宜。对钠的摄入量不能超过6g/天。

④手术切除。接受保守治疗后发现效果不佳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切除囊肿壁的肾外部分。手术治疗具有治疗彻底、效果良好等优势,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过程漫长,手术花费多。

⑤穿刺疗法。肾囊肿直径在4cm左右的患者可进行穿刺疗法,穿刺针由皮肤刺入肾囊肿,抽取囊液,缓解疼痛。穿刺疗法具有花费低、疼痛感弱等优点,除肾盂旁囊肿外均可采用此方法,但术后囊肿易复发,且腰部存在手术疤痕,影响美观度。

⑥中医治疗。中医主要通过理气活血、扶正固本、标本兼顾进行治疗,其效果良好、不宜复发、副作用较少,但治疗时间较长,且见效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