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交通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公路交通 交通 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宋汶泽

河南乐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林州 456550

摘要:当前,公路交通工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公路交通隧道工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公路交通隧道工程施工难度比较大、工程复杂、隐蔽工程比较多,这就使得在公路交通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水平,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措施。因此,本文针对公路交通隧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公路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交通;隧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一、公路交通隧道施工的特点

公路交通施工过程中,隧道工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工程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公路交通隧道施工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 不可预见因素多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大量不可预见的因素,尤其是地质条件的不可预见性成为隧道施工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一般而言,在隧道施工前,对于地质情况掌握的全面性难度比较大,而且也无法预见地下水、泥石流、围岩变化、溶洞以及瓦斯地层等不良的地质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隧道施工的难度。

2、隧道施工风险性较大

由于无法针对整个隧道工程的地质变化情况实施准确的预测,所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塌方事故,这就给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

3、隐蔽工程多

隧道工程是地下工程的范畴,而且隧道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时效性,所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后一道工序与前一道工序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前一环节完成后才能实施下一个工序的施工,如此一来就会使得隧道工程中存在比较多的隐蔽工序,一旦这些隐蔽工序出现问题,检验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那么就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补救,最终使得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4、施工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化性比较大,而且水文地质条件也具有复杂性,因此,在开挖后,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实施处理,那么就使得隧道施工具有了一定的时效性特点。

5、施工环境恶劣,各工种交叉作业多。

通常情况下,隧道施工的作业空间比较狭小,而且施工工序繁多,如开挖、支护、防排水、预埋件等等,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交叉施工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施工难度大大增加,尤其是在隧道围岩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段,交叉施工的现象尤为突出。另外,隧道工程的施工环境属于半封闭空间,在进行开挖的过程中,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在施工阶段即使已经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恶劣的施工环境仍然无法改变。

二、公路交通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明洞与边仰坡开挖施工技术

在明洞与仰坡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测量放线,对于明洞边坡、边仰坡坡顶线的放线要准确,还要确定截水沟的位置,施作坡顶截水沟;其次,需要按照设计坡度,采取自上往下的方式,实施分层开挖,分层过程中也应该按照设计,进行施作边仰坡防护,确保边仰坡的裸露时间尽可能的短,按照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加强边坡防护,若有必要,可以适当增加防护面积,提高支护强度(具体方法是调整锚杆间距,加密钢筋网,并加厚喷砼厚度)。开挖过程中,使用土方用挖掘机实施开挖,再以人工配合进行刷坡,软石使用风钻进行打眼,小药量松动爆破开挖,在使用自卸车进行出碴。在边坡与仰坡的适当位置来设置位移与沉降量测点,使得边仰坡稳定性观测得以进一步的加强。

2、锚杆施工技术
  锚杆施工主要包括了测量布控、清孔、锚杆安装、注浆等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在进行钻孔时可以采用MQTB-80/2.0气动支腿式帮锚杆钻机,孔位的布设应该严格依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还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将锚杆位置标出,通过先用短钻杆后用长钻杆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孔位出现较大偏差。在钻孔过程中应该采用人工钻孔和锚杆钻机相互配合的方式,保障钻孔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钻孔质量。孔眼方向与岩面保持垂直,严格控制钻孔的直径,通常情况下应该比锚杆直径大10mm左右。保障脚手平台、材料、机具和场地等条件准备妥当后,开始锚杆的安装工作。严格控制注浆材料的规格与质量,一般选用强度等级为M20的水泥砂浆,并且控制砂子的直径在3mm以下。确保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并且进行清孔,避免杂质对注浆质量产生的影响。在注浆时,在孔口打入止漿塞,并且控制打入深度在30cm左右。对锚杆、注浆管和注浆泵进行紧固连接,孔口有浆液溢出时注浆完成,对锚杆接头和注浆管进行拆卸。为了有效确保中空注浆锚杆注浆工程量的准确性,应该应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Q=3.14r2×hηβ。其中,浆液在裂隙的有效填充系数用β表示,岩石裂隙率用η表示,压浆有效长度用h表示,浆液扩散半径用r表示。

3、爆破技术

在我们隧道爆破技术中采用最多的一项技术就是光面爆破,隧道应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周边眼炸药的爆破作用,从而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持围岩的稳定,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又能减少超、欠挖,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节约成本。光面爆破的规律是:隧道掌子面的中心为第一个爆破圈(隧道掌子面中心排列的一定间距炮眼),炸出一个大洞,使第2个爆破圈有个临空面,爆破在转移到第2个爆破圈,第3个爆破圈......一直接爆破到接近隧道开挖界限,再从隧道2个拱脚同时向拱顶爆破,隧道开挖临空面完成。爆破延时我们现场采用的是分段毫秒雷管,段数一般为1-20,一般2个爆破圈,最好相隔2段,才能达到最好的爆破效果。比如说隧道掌子面中心一个爆破圈,是1段雷管,那第2个爆破圈就采用3段雷管,一直按此排列,比如说接近隧道开挖界限分段雷管为12段,那隧道2个拱脚分段雷管为14段,均匀上向排列,最后拱顶20段雷管爆破。如果隧道中心(掏心)未爆破,将大大影响爆破效果。分段雷管的线长度为5米,由于隧道界限较大,一般没办法可以全部连接起来,这时可采用分段雷管连接,但必须注意的是,一定得采用同一种分段毫秒雷管连接。我们现场用电雷管起爆,在由几个同种段位的雷管传达到各分段雷管,根据各分段雷管毫秒数,均匀起爆,达到较好的起爆效果。

爆破的药量,一般根据孔的深度,一般炮眼塞药的深度不超过3分之2.在隧道洞内爆破,一般1方石料需要炸药1kg.可根据炮眼排列的间距算出石方数量而确定每孔装药量。

三、公路交通隧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施工工艺的改进

公路交通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且学习与借鉴新型施工工艺,从而提高企业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其中,先拱后墙的施工方法在公路交通隧道施工中运用较多,大多是运用于公路交通隧道施工中断层破碎带及地址复杂的区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隧道施工的要求,从而逐渐被台阶法施工所代替。台阶法施工不仅可以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并提高施工质量。诸如此类,需要公路交通施工企业特别关注与重视。

2、施工安全的控制

在公路交通隧道施工中,施工企业需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与原则,对施工安全加强控制。公路交通施工企业还需要对隧道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调研,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外界环境变化引发的安全事故,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避免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引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针对隧道施工布设安全监督系统,对隧道施工进行实时的安全监督,一旦发现安全问题需要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并协助处理。

四、结束语

公路交通隧道施工作为公路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技术人员,除了要掌握各个环节施工技术,还必须结合施工步骤以及标准,强化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玉峰,彭立敏,雷明锋.交叉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研究进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01).

[2]彭熙建,黄华龙.对当前公路交通隧道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探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