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及效果

邓国琴

铜仁市人民医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48例小儿肺炎案例为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4例患儿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24例患儿采取的是优质护理方式,护理之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1.7%和75%。观察组的并发症例数2例,对照组是4例,观察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50)。结论:针对小儿肺炎的案例实施优质护理方式,本身有重要的作用,能改善患儿的临床不良特征,值得实施和借鉴。

【关键词】小儿肺炎;优质护理;病原体感染

小儿肺炎是当前常见一种病原体感染的现象,主要是过敏反应引起的,以婴幼儿比较常见,容易引起各种肺部炎症。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以及呼吸急促等现象,病情积累,直接对患儿的消化系统和呼吸道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强化护理指导,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帮助,促进患儿的的恢复。为了分析小儿肺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选择我院接受的48例小儿肺炎案例为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优质护理方式,护理之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48例小儿肺炎案例为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是24例。对照组的男女分别是14例和10例,年龄区间在2-5岁,平均年龄(3.28±0.17)岁。观察组的男女分别是13例和11例,年龄区间是2-6岁,平均年龄(3.58±0.28)岁。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基本资料可知,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数据分析和对比。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案例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入院之后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为家属讲解对应的治疗方案,告知具体的作用,介绍住院事项和基本用药方式等。观察组实施的是优质护理方式,如下:

  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儿家属进行交流和互动,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采用拉手和拥抱的方式和患儿进行交流和互动,告知家长不需要过度的担心,积极安抚患儿的不良情绪。

  1. 认知干预

在治疗期间,需要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使其明确不良反应等方面情况,鼓励患儿积极服药,如果出现哭闹的现象,可给予患儿安抚和帮助,提升患儿的配合度,提高依从性。

  1. 环境护理

在实际护理中提供整洁和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开窗通风,做好消毒和灭菌等处理,适当调节室内的温度,控制家庭成员的探视频率,清除口鼻和咽喉分泌物等,维持一个良好的呼吸状态。

  1. 出院指导

在整个护理中对家属进行指导和帮助,指导家属掌握对应的护理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叮嘱在季节变化的时候适当增减衣物,叮嘱患儿用餐前洗手,禁止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高蛋白的植物。患儿出院之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出院后的恢复情况,指导患儿锻炼和护理。

1.3指标分析

(1)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

(2)分析和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几率;

(3)分析和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24.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年龄、病程、疼痛评分)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占比、有效率)以(%)表示,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2.1对比两组案例的治疗指标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少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案例的各项治疗指标分析

组别

例数(n)

退热时间(n)

咳嗽消失时间(n)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24

5.25±0.14

4.58±0.23

10.25±0.14

观察组

24

2.36±0.18

3.02±0.11

6.36±0.89

P值


0.00

0.00

0.00

t值


7.56

6.58

7.58

2.2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几率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1.7%和75%,观察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明显(p<0.05),详细的数据资料分析如表2:

表2: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几率对比

组别

例数(n)

非常满意(n)

比较满意(n)

不满意(n)

满意几率(%)

对照组

24

16

2

6

75

观察组

24

19

3

2

91.7

P值





0.00

X2





7.58

2.3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例数2例,对照组是4例,发生几率对比,观察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50),详细数据分析如表3:

表3:两组案例的并发症几率对比

组别

例数(n)

肺气肿(n)

呼吸衰竭(n)

心力衰竭(n)

发生几率(%)

对照组

24

1

1

2

16.7

观察组

24

1

1

0

8.3

P值





0.00

x2





6.58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当前儿科常见的疾病,冬春季节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整个护理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提升自身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只有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才能促进患儿的的恢复[1].

在临床上推广优质护理方式,该护理理念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2]。由于小儿案例具备依从性低和担忧等情绪,在后续护理中需要进行各项体征的尽快处理,提供必要的优质护理之后,能减少不良反应[3]。在护理阶段,给予相关药物的有效处理,改善患儿的肺部病症,对心肺功能进行改善,避免进一步恶化。优质护理方式通过环境护理的形式为患儿提供安全的环境,避免交叉感染的现象。家属在护理中需要及时陪伴在患儿的身边,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有效的陪伴,可使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患儿再次发病的几率,确保其能够健康成长[4]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少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1.7%和75%,观察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例数2例,对照组是4例,发生几率对比,观察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小儿肺炎的案例实施优质护理方式,能减少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方式可行性高,可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值得实施和推广[6]

参考文献

[1]窦玉昆.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7):149.

[2]邓秀芳,廖燕芳.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08):112.

[3]刘婷.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0,6(08):165-166.

[4]高红.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质量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05):93.

[5]赵华丽,刘华之,刘洪福,等.互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6):251-253.

[6]曹静,毛丹,薛佳艳.探讨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2):181-182.

作者简介;邓国琴(1980.12-),女,苗族,贵州思南人,大专学历,主要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