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翟德洪, 成城, 黎丽, 余章菊

毕节市凯帝医院, 贵州毕节 551700

【摘要】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实施四肢骨折治疗的7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在任意编好后划入实验组和参照组(n=35)。参照组实施外固定支架术治疗,实验组使用交锁髓内定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及自主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症状改善率为97.14%,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2.86%,数据间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进食、如厕、床椅移动及平地行走分数均相对较高,数据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反应,增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缩短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临床治疗;四肢骨折


四肢骨折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在患者骨折发生后,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且疼痛反应比较强烈。四肢骨折患者多具有行走障碍、血肿等症状,在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诱发其他并发症[1]。手术为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常见方法,文章将在本院实施四肢骨折治疗的7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在分组比较的方式下,评估交锁髓内定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且将内容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实施四肢骨折治疗的7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在任意编好后划入实验组和参照组(n=35)。实验组男女数量比值为20:15,年龄范围20-67岁,均龄为(40.47±6.41)岁。参照组男女数量比值为19:16,年龄范围20-68岁,均龄为(40.41±6.46)岁。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距,可以实施分组对照研究(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硬膜外麻醉,骨折位置切口,分离组织及骨膜,骨折位置清洗,清除周围淤血,手动予以复位。骨折近端和远端分别钻孔,选择长度适宜的T型外固定架进行处理。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实验组使用交锁髓内定内固定术,硬膜外麻醉,结合骨折位置适当切口,生理盐水冲洗,手动复位骨折。结合骨折情况置入适宜的髓内钉,远端连接固定,瞄准器将2枚锁定固定在骨折远端和近端,检查其固定性。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显效即为骨折对线对位良好,无疼痛反应,功能基本恢复;好转表示患者基本对位对线,偶有疼痛,关节功能恢复在80%以上;无效则表示未满足上述条件(症状改善率=显效率+好转率)[2]。采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数在0-10分之间,分数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强烈[3]。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BI指数(barthel index,巴塞尔指数)比较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分数高表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强。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展开数据的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应用t值予以检测,x2为计数资料检测工具,在p值<0.05的情况下,则认定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改善率对比

实验组症状改善率为97.14%,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2.86%,数据间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对比(n,%)

组别

显效

好转

无效

症状改善率

实验组(n=35)

24

10

1

97.14%

参照组(n=35)

12

17

6

82.86%

x2




7.05

p




0.000

2.2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组别

VAS评分(分)

骨折愈合时间(w)

实验组(n=35)

2.03±1.13

12.03±2.63

参照组(n=35)

4.04±1.47

19.06±4.23

t

5.53

9.02

p

0.012

0.000


2.3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与参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进食、如厕、床椅移动及平地行走分数均相对较高,数据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对比

组别

进食

如厕

床椅转移

平地行走

实验组(n=35)

8.62±2.21

8.12±1.13

12.35±2.51

12.33±1.52

参照组(n=35)

5.44±1.13

5.03±0.23

7.32±1.09

7.31±0.23

t

7.45

7.09

8.73

8.65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四肢骨折主要因为创伤、疾病所诱发,患者骨结构受到破坏,多具有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4]。在骨折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致使患者畸形或者截瘫。

当前临床治疗四肢骨折多采用复位、固定以及功能恢复等治疗方法。外固定支架术的操作方式简单,但不是在骨膜及周围组织分离期间,对其他组织的损伤较大,其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患者愈合的效果不够理想。交锁髓内定作为内固定技术,以髓内钉为中心实施固定处理,不会转变骨折肢体的长度,且能够实现肢体的灵活旋转,提升复位的准确度,促进骨折位置的愈合[5]

本次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症状改善率为97.14%,参照组为82.86%。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在交锁髓内定内固定术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症状改善率较高,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能够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与参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进食、如厕、床椅移动及平地行走分数均相对较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后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较强,能够早期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反应,增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缩短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建议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期间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潘鹏.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5):58-60.

[2]齐东楠.闭合复位及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双足与保健,2019,28(03):93-94.

[3]陈洪友,李友文,陈渝.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探究[J].智慧健康,2019,5(01):159-160+169.

[4]钟金东,林智勤,林义文.切开复位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中的价值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3):11-13.

[5]方胜.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26.

作者简介:翟德洪(1981-),男,汉族,贵州毕节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