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马多在全麻中持续输注镇痛对麻醉后恢复及清醒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曲马多在全麻中持续输注镇痛对麻醉后恢复及清醒的影响

丁一 1钟庆 2

1.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2.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曲马多在全麻中持续输注镇痛对麻醉后恢复及清醒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共78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全麻中持续输注芬太尼,观察组全麻中持续输注曲马多,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及清醒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4.76±1.02)min,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5.50±1.3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0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在全麻中持续输注镇痛对麻醉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且相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曲马多;全麻;持续输注镇痛;清醒;


麻醉是临床手术中的重要过程之一,麻醉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无意识、阻断伤害性刺激反应。镇痛效果是判断全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多数阿片类镇痛药物能起到在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持续给药停药后,药物浓度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无法清醒等情况[1]。因此,临床应合理选择全麻中的镇痛类药物,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影响,从而促进患者的苏醒。本次研究采用全麻中持续输注曲马多镇痛,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共78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史、不同意参与研究等患者。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男性[n(%)]

女性[n(%)]

年龄

平均年龄(岁,5fa1fc8ae0d71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体质量(kg)

平均体质量(kg,5fa1fc8ae0d71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观察组

39

21(53.85)

18(46.15)

20-64

44.58±8.62

47-76

61.45±6.58

对照组

39

22(56.41)

17(43.59)

22-65

45.16±9.11

48-76

62.10±7.31

X2/t

/

0.052

0.289

0.413

P

/

0.820

0.387

0.341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min均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麻醉诱导。诱导后min,给予丙泊酚2.5mg/kg泵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输注芬太尼5μg/kg,观察组输注曲马多20mg/kg。当患者意识消失后,再给予维库溴铵0.15mg/kg静脉注射。麻醉诱导完成后,维持泵注丙泊酚2min内气管插管,对照组初始泵速控制在丙泊酚8mg/(kg·h)、芬太尼10μg/(kg·h);观察组初始泵速控制在8mg/(kg·h)、曲马多0.5mg/(kg·h)。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清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清醒时间对比

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4.76±1.02)min,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5.50±1.3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04)。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寒战

发生率

观察组

39

1(2.56)

1(2.56)

1(2.56)

3(7.69)

对照组

39

6(15.38)

3(7.69)

2(5.13)

11(28.21)

X2

/

/

/

/

5.571

P

/

/

/

/

0.018


  1. 讨论

麻醉中持续输注麻醉性镇痛药和间断给药相比,更有利于维持麻醉、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同时还能够降低药物的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阿片类药物大多半衰期较长,长时间输注后,难以保证患者在术后的快速恢复[2]。因此,临床应根据全麻患者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镇痛方式,在不影响麻醉效果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4.76±1.02)min,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5.50±1.3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0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分析为[3,4]:曲马多属于中枢性镇痛药物,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差,合理控制剂量应用,不仅不会导致呼吸抑制,还能够降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曲马多进入机体后,能够有效抑制脊髓对去甲肾上腺素、5-HT的重摄取,并促进5-HT释放,提高神经元外5-HT的含量与浓度,从而达到调节体温、阻断寒战的效果;使用曲马多提高了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浓度,从而降低了中枢兴奋性,减少了手术时的中枢致敏,使伤害性刺激不能传递。同时还能防止术后一段时间的中枢致敏化的形成,使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而达到超前镇痛的效果。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曲马多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寒战,但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轻微,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曲马多在全麻中持续输注镇痛对麻醉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且相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端端,张华,林梓楠, 等.曲马多用于全麻苏醒期镇痛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2):122-127.

[2]刘怡菲,刘婷婷,舒爱华.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曲马多对妇科手术全麻苏醒期镇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8):776-778.

[3] 李志宏. 全身麻醉中持续输注曲马多镇痛对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4):512-513.

[4] 俞玉龙, 包倩倩. 曲马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间镇痛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