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的稳定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的稳定性分析

化爱香 化爱刚 张守红

莒南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6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饮水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饮水工程建设还缺乏健全性和完善性。基于此,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引言

文章着重阐述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面临的困境,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更好地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困境

1.1水厂出厂水价较高

某县共埋设各类供水管道8000余km,运行管理工作难度大,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地形复杂,供水管道压力大,事故频发,管网维修工作量大,水损严重,现行水价无法满足工程正常维修养护及人员工资支付。

1.2供水系统不完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起步较早、数量多,以单屯供水工程居多,当时设计投资标准低、建设标准不统一,部分工程已超过规范设计年限却还在运行,很多设施设备老化、管网失漏严重,供水质量不稳定,工程运行故障多、维修费用高,因此急需对2009年以前已建的150处老旧工程进行翻新、维修等加固处理。

1.3工程管理不善

部分农村地区虽然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但还没有建立相对健全和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不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工作,或不按照规章制度对工程实施管理,导致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缺乏高效性和科学性。另外,工作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未能按时对水源加强检测,无法切实保障水质符合标准和规范,而居民安全用水管理工作也往往流于形式。

2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2.1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水资源管理保护力度,特别是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要以“合理分水,管住用水”为工作目标,合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厂址在农村及水源地周边的造纸厂、印染厂及农业化肥生产厂等生产企业,制定废物排放标准,废水、废物等排放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国家标准之后方可排放。另外,要避免生活及农业污水未经任何处理随处排放,养成良好习惯,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2.2加强材料及设备管理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要加强和完善材料和设备管理工作,尤其要实施集中化采购管理,对于材料的质量要加强质量把关和质量监测,切实保障所有材料质量符合要求,禁止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在材料选购过程中,采购人员要始终做到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缩减工程项目实施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另外,要提前联系好厂家,加强售后,及时更换有问题的材料或零部件。饮用水工程项目对于设备及材料一般有年限要求,但由于工程地处偏远,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得到更换和维修,即便维修或更换也通常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这对于保障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3优化供水调度

供水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供水管理,不断优化供水调度,完善建立水厂运行调度管理方案,明确年检时间及期间供水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用水安全。要不断提升供水管理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示停水或维修相关信息,明确停水时间、停水区域及停水原因,提高群众供水知晓率。同时,为进一步靠实管护责任,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制定出台农村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水质检测管理工作,根据汛情和天气变化,做好净水的储存和有计划地供应工作,提高供水管网、设备等引起的停水事故处理和应急抢险能力。

2.4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制度

进一步完善县级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强化县、乡、村三级运行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形成责权利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县政府的工作经费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的保障下,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充分调动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参与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管护工作,以达到进一步落实“三个责任”,完善“三项制度”的效果。

2.5对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政府对于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饮水安全性也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要采取立法的方式切实保障水源的安全性,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同时,要建立奖惩制度,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破坏水资源环境的单位或个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和打击,促使不法行为大幅度减少。对于导致水环境污染的单位,应勒令其整改,如果造成的问题特别严重,则要勒令其停产。另外,对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容易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破坏生态甚至造成地面沉降。因此,需要对地下水实施严格划分,划定可以开采地下水的区域,并利用法律手段加强管理工作,严禁任何个人或单位乱用水。对于饮水工程的水质,还需要加强监控和检测,全方位了解和掌握饮用水安全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2.6完善饮用水工程配套设施确保设备得到及时管护

农村饮水工程配套设施是确保农村安全饮水的必要前提,是保障农村群众饮用水的水质达标、水量充足、用水方便及保障供水的基础条件,所以,要高度重视饮用水工程配套设施维护保养工作。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督促、监督相关单位及个人,落实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对机井淤积、机井干涸、机电设备老化、管网覆盖率低、管网漏损率高等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做好工程运行管理维护工作,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效益。

2.7加大管理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维修养护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巡查、维护、技术指导工作,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供水效能。二是发挥基层水利站、村级水管员在日常管护工作中的作用,做到经常巡查、巡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水源、供水设施等安全。三是加大水质监测工作力度,增加检测频次,确保水质安全。

2.8科学制定水价

在当前,经济管控属于一种比较良好的管理方式,通过以水养水模式以及遵循责任共担原则,促使全体居民可以节约用水。另外,要对供水水价进行合理确定,我国目前是根据供水成本对于水费进行计费。其中,对于经济相对较为困难区域无法采取成本水价,但至少应当保障能够弥补工程维护费用。另外,还应当通过采取集体经济补贴以及政府财政补贴模式保障饮水工程长期发挥作用。

结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农村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村居民生命健康的最基础生活保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又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要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方案,让社会各界力量都能共同的参与进来,确保农村饮水的安全,实现农村居民能长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明白水。

参考文献

[1]陆立军.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4):104-105.

[2]徐华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后期管理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2):120-121.

[3]张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6):207.

[4]夏小伟.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的稳定性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