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作物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探讨农作物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牛作娟

东明县武胜桥镇人民政府,山东 菏泽 274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化建设的发展迅速,落实农作物对常见病虫害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不仅有利于促使农作物产量的提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农作物,必须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由此可见,针对农作物种植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农业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是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为了确保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提升技术含量,并注重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这是当前农业生产活动的重点课题。如果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并合理防治病虫害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吃好,还能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帮助农民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这对中国的稳步发展是最有效的助力。

1 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有效提高河北地区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得到当地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农业病虫害工作必须落实到位,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很容易引起病虫害的侵袭,这一问题引起了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力求在有效时间内加大对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投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确保农作物的质量,为群众提供健康的饮食。目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变化,对农产品的购买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赢得竞争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被高度重视起来,生产者通过选取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合理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河北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在产量方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而在质量方面还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依然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应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降低病虫危害,为群众提供健康的农产品。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种类

2.1 农业防治技术

应用农业防治技术,就是对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相关技术进行综合应用,以保障农作物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同时促使农作物自身抗病能力得以提升,以降低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率。通常情况下,落实农业防治技术的方式是以当地实际条件为基础,开展合理的轮作工作,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同时实施精细整地以及有效的田园清理。因为诸多害虫以及病原菌均在土壤中过冬,所以科学合理的冬耕有利于破坏害虫以及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大幅度减少病虫源。另外,还需要实施合理的灌溉和科学的施肥,该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同样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灌溉和施肥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求,对水量和肥量进行把控,而绝非灌溉和施肥数量越多越好。还应注重使用磷肥和钾肥,减少对氮肥的应用,避免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2.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充分发挥降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病虫害发生率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动物、真菌以及病毒。对于自然界来说,因为其中存在“天敌”的原理,所以采用“以虫治虫”的措施,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另外,充分发挥微生物作用,主要是应用真菌、细菌等病原菌微生物来实施病虫害防治,例如使用青虫菌一类的制剂。

2.3 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物理机械防治技术是应用某些器材或采用人工的方式起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主要包括灯光诱杀、温度灭虫以及人工捕杀。温度灭虫是指在对作物进行种植之前,对种子进行浸泡等相应处理,避免带菌种子产生为害;灯光诱杀则是在田野中安装黑光灯,由于多数害虫都存在一定的趋光性,可通过灯光的应用,实现对害虫的灭杀;人工捕杀运用在病虫害较为严重的时间段内,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害虫进行集中的捕杀。

3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措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当前社会人们的基本需要,相关负责人必须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做好农作物生产各个环节中的病虫害防治监管工作,有效地提高病虫害治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在病虫害防治上,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制定合理的防控综合技术方案、选用优质高效的无害化药剂、提高有效药剂效果。

3.1 选择优良品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者要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病虫害的出现不仅受生产方式的影响,而且在作物品种选择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一旦在品种选择方面出现失误,这也就意味着后期的生产管理工作很难顺利进行。为此,在开展农作物生产工作中,相关负责人员必须要做好品种的选择,确保农作物的抗病性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为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3.2 提高生物防治水平

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在选种方面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外,还必须要做好生物防治工作。在生物防治方面,创造适合病虫天敌生长的环境,是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有效减少病虫影响的主要手段。在农作物生长的初期阶段,为了有效减少化学农药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来减少病虫害。例如,可以创设适合害虫天敌或者是中性昆虫生存的环境条件,促进害虫天敌的生长,以此来达到抑制害虫的效果。

3.3 把握施药要点

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侵害,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在进行施药工作时,首先,必须要明确病虫害类型,通过农作物病情诊断分析,进而选择合适的药物完成除虫防病工作;而且除虫药物的选择必须来自正规渠道,对药物喷洒的时间必须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其次,药物的喷洒量要根据病虫害的实际影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根据药物说明书以及病情诊断结果进行药液的调配,确保施药工作的精准性。

4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更是确保人们正常生活的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农作物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只需要将这些技术普及到农民中,让他们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就能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农业生产科研工作不能就此止步,未来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科研的道路永无止境,还会有更广阔的区域等待人类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陈雪平.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山西农经,2020(5):86-87.

[2]龚金莲.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19(Z1):1-2.

[3]高山.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技,2020(5):89-90.

[4]曹忠华.农作物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业,2019(19):15-16.

[5]张华.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