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检验中的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中药及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检验中的问题分析

唐瑜

重庆市涪陵食品药品检验所 重庆 408000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促使薄层色谱技术在中药、中成药等领域检验中取得优异前景,但精密度差、重现性不足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针对此,笔者以自身经验对薄层色谱技术予以思考,明确其在中药及中成药检验中的问题,以此制定更为科学的整改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中药及中成药;薄层色谱技术;鉴别检验;问题;整改措施

薄层色谱技术作为现代医疗中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呈现灵敏度高、可比性强、专属性强的优势,可依据色谱处是否有斑点对中药、中成药真伪予以鉴别,且斑点颜色深浅,更是对药品优劣的直观体现。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使薄层色谱技术极易面临重现性差、精密度差的问题,影响检验结果,而做好针对性整改措施是医疗界首要思考的对象。综述如下:

  1. 对薄层色谱技术的思考

薄层色谱技术(还可称为薄板层析技术,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称为TLC,是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技术,通过将样品置于塑料板片、玻璃板处等方式,再依据样品内各成分吸附力,使之在吸附剂流动状态下,完成各成分分离的技术,涉及荧光淬灭技术、荧光测定技术和吸收测定技术等,随后借助参照物比移值,对样品斑点施行对比,以此完成药品鉴别、杂质检验和化学成分测定等工作。另外,薄层色谱技术还呈现以下优势:经济高效、操作简便、直观灵敏等优势,是现代中药及中成药检验的首选方案[1]

  1. 中药及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检验中的问题

2.1 供试品溶剂

正常情况下,供试品溶剂存在洗脱力,于点样操作中样品会以圆形状态予以展开,即为“上样圆形色谱效应”。但在具体操作期间,如何选择供试品溶剂,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特别是在点样后呈空心圆,是因溶剂溶解度过大引起的。同时,若点样后原点处存在溶剂,也会对展开效果产生影响。为有效预防此类问题,日常检验过程中是以低黏度、溶解度适中的溶剂为主导。

2.2 点样量

若要保证薄层色谱检验结果准确度,应对点样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但这也是引起误差的根本问题。原因为:中药及中成药内既包含待测成分,还涉及诸多杂质成分,若检验后结果不相符,应施行再次检验,如点样量加倍法,以免应杂质成分的存在,对检验结果产生威胁。此外,若操作人员缺少对超负荷点样量的认识,极易限制有效容积量,导致分离率下降。若样品质地较为黏稠,点样量过大时会出现变性、斑点拖尾等状况[2]

2.3 展开剂

中药及中成药检验过程中,可以极性低的容积,对药物内有效成分予以溶解、分离,但这也在展开剂中占据绝大比例。在此过程中,若溶剂极性大,会因洗脱力强出现待测成分移动问题,增加比移值,但若掺入定量酸碱溶液,可起到斑点拖尾预防的效果。

2.4 样品处理

由于中药及中成药内成分较为复杂,各药品间极易存在干扰问题,这也导致分离效果不佳。特别是在样本处理过程中,若操作人员难以及时、合理对药品成分予以分离,会在检验过程中面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逐步进展为斑点受限。同时,药品处理期间,因操作人员未考虑颜色和背景要求等因素,使检验结果难以达到预期标准[3]

2.5 操作

薄层色谱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是影响检验结果最为核心的、直接的因素,但若存在操作不到位、不规范等行为,必将会影响检验质量,特别是在操作人员经验不足的前提下,难以依据既定标准完成各项操作,最终出现检验误差。

2.6 其他方面

由于厂家的不同,决定薄层板使用效果的差别。例如:目前尚未存在规范性、统一性薄层板生产标准,且在生产技术、材料等差异下,对薄层板粘合剂、硅胶粒度和硅胶性质等造成影响,继而制约检验结果[4]

  1. 中药及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检验的整改措施

针对中药及中成药检验过程中,薄层板质量、点样技术、展开温湿度及展开剂等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即在此过程中可依据药品自身特点、检验要求,选择最为科学的提取方式,科学调整展开剂,以此保证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具体为:

①若为液体剂型中成药,应使用有机溶剂提取成分,但含有水溶性成分,应预先施行脱蜡处理;含有乙醇,可借助水浴操作对乙醇予以清除,再完成后续处理。若为固体剂型中成药,可使用超声法、回流法予以提取,但若含有诸多淀粉质、多糖等成分,可借助酸性溶剂予以溶解,再提取,用以保证薄层斑点清晰度。②做好原点处溶剂干燥、去除等操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预防高温加热行为,否则会对硅胶表层固态化学反应产生抑制,还应预防拖尾。③展开操作后,部分药品需借助显色剂的使用方可显色,若使用喷雾应保证气雾均匀;若使用氨蒸气或碘水,应保证密闭状态下完成,还应精准把控熏蒸时间;若为加热显色,应科学调整加热温度、时间。④若要更好保证检验结果,应由经验充足的操作人员完成,还应指导其规范自身行为,依据规范标准、流程等因素,预防人为导致的结果误差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色谱板、点样技术和展开技术等为核心的薄层色谱技术,不仅可对中药及中成药真伪予以鉴别,还可测定其成分,明确药品优劣。若要更好达到此目标,应在逐步增强技术水平的同时,对各项操作和仪器施行规范化管控,再联合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杜绝各类问题引起的结果误差,以此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及准确。

参考文献:

[1]周邦华,龙杰凤,王小羽,汤承浩,谭荣,李本鹏,王翔.八角茴香渗漉法的工艺优化及莽草酸的薄层色谱鉴别[J].凯里学院学报,2020,38(03):45-52.

[2]张娟,纪永升,麻秋娟,谢彩侠.中药学专业黄连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实验说课设计[J].药学教育,2020,36(03):46-49.

[3]邓丽嫦,吴声振,邬素珍,洪美华,吴淋富.薄层色谱法鉴别健脾利湿和胃膏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39-40+45.

[4]刘爱香.中药及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检验中的问题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22):3437-3439.

[5]孙楠.中药及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检验相关问题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7):5290-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