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心学”,践“课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2

借 “心学”, 践“课改”

陈奕桦

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小学 浙江省宁波市 315600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界涌现出了许多新概念语文,如“新语文教育”、“真语文”、“深度语文”等等,其中共同点就是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从而是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叶圣陶也曾说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这正是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疑则有进”的传承与发展。所以,结合课改,可以从这三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学改革。

一、“致良知”——以立德树人

心学的“良知”是指“良心”,会对“善”与“恶”作区别认识。王阳明曾说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说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不用通过后天学习获得,每个学生都具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学生的善恶观念源于他们的起心动念,是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所处坏境、社会的影响,许多利益诱惑和生活上困顿,都可能对他们的善恶观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格除私欲,恢复良知之本体,择善而从之,这就是“致良知”。

《语文课程标准》 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提到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促进德、智、体 、美的和谐发展 。”在课程目标中则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进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窦桂梅老师也曾说过:“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统编教材安排了40篇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比如一年级下册就安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旨在学生领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风采,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这些传统的革命教育篇目对学生进行持久、浸润式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统编教材在二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中,共读《神笔马良》,在上阅读导读课时,除了指导学生看整本书以外,还得引导学生知是非,树立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在上这些语文课时,要发挥其母语立德树人的功能,语文课不仅仅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与建构,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要注重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学习,感悟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渗透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与心学的“致良知”一脉相承。

二、“知行合一”——以践行育知

心学的“知行合一”是古代哲学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命题,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后来泛指所有的认知;“行”是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合一”是指“认知”和“实践”是一体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要求学生在 “认知”的引导之下进行 “实践”,以“实践”来反哺“认知”,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目标追求和实施路径:“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就要设计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的环节。比如,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都设计了词句段的运用,其中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园地就安排了两个语言实践环节,第一个是读词语,想象画面,让学生学会根据文章的描写想象画面;第二个环节是片段描写,用上加点的词语描绘一个事物,旨在让学生把某种事物的动态变化描绘清楚。除了语文园地,统编教材还在课文中安排了小练笔,如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走月亮》中,就要求学生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再仿照着写一写月光下的某个情景,这也正是从“认知”到“实践”。薛法根认为,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认知”和“实践”的统一,这其实也是对心学“知行合一”的传承和发展。

三、“疑则有进”——以疑问促能

“读书贵在有疑”,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疑惑。“心学”的开山鼻祖陆九渊就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个意思是做学问怕的是没有疑问,有疑问学习就能有进步。“生本”课堂还应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教师一直反复强调学生已经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却一比带过,这就剥夺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提出:能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就是按照“提问”的阅读策略编排的。这一单元从单元导语、课文、课后练习到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都在运用“自我提问”的阅读策略。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提问,教师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展开阅读教学,改变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让每个学生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而不是观众。

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就按照单元导语中的学习目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设置了“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留给他们充足的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再把课后的表格拿出来,引导他们观察这些问题,借助旁边的泡泡,让他们明白,提问的方式既可以针对全文,也可以是部分内容提问。

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完成小组问题清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是自主的、积极的,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问,就这样在他们认为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思考。

运用提问策略的教学,学生提了自己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把问题分类。再以问题为导向切入文本,很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先进理念,转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小组合作精神,回归“生本”课堂。通过课堂上的自我提问,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运用这种策略,不仅可以促进阅读理解,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这也正与心学的“疑则有进”的学习理念相一致的。

“心学”思想,有很多精妙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给当代语文教育理念带来极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极富价值的现实意义。在大课改时期,汲取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能为我们语文之路的探索提供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