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浅谈

赵效武

山东省鄄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 鄄城 274600


摘要:在人们用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针对当前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仍存有一定问题的事实,广大药品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认识,并依托于国家逐年递增的药品扶持资金构建更加健全的药品监督管理模式,才能促进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的有效改善,才能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药品;监督管理;措施

为了充分保证药品的质量,应当做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引入全社会参与机制,充分落实国家关于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对人民合法权益的保障,从而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提高对用药的需求,保证患者的权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药品监督管理的作用

药品是患者身体健康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商品,药品种类的繁杂,对其质量安全问题。在对药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从全局角度出发,使其可以满足当下广大患者的需求,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宣传药品安全管理知识,普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为主体,大力开展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活动。同时,还要遵循监帮促相结合、自然科学等管理原则,这样才能极大满足我国临床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标准,且采用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途径,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全面保证药品质量,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规范的就医环境,为医药健康安全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药品监督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药品监督管理网络的缺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的药品监督管理机构,需要将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主体,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好相关工作。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假冒伪劣的药品,这大大侵害了农村居民的自身利益,不利于农村药品管理秩序的维持。受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其缺乏专业性的农村药品监督管理者,这既不利于控制各类违法违禁药品的流通渠道,也利于捍卫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暴露出很多农村区域尚未建立明确的药品监督管理网络,无法利用专业性管理平台执行相关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城乡间的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联系较少,无法实现各个区域间药品监督的统一性管理。

2.2药品流通规则的缺乏

由于各个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国不同区域间药品流通机制尚不完善,很多的药品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方针。有些地级区域存在药品的虚假宣传推广问题,不利于维护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种发展环境下,有些企业在外地私自建立药品储存仓库,并未经过专业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难以实现药品市场秩序的有效性维护。这也与我国并不完善的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环境密切相关,在药品监督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导致执法依据的缺乏,无法确保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提高我国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3.1加强药品市场管理,明确药品源头安全

基于近年来屡禁不止的假药、劣等药问题,应从源头上抓起,深入药品生产厂规范药品生产流程,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同时,除了应尽快推行药品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外,政府还应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度支撑,借助强制性管理手段干涉药品市场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其中,应进一步明确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借助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更加专业的管理队伍就药品市场进行管理,借此从市场中找寻违法制药厂家,并从根源上杜绝一切破坏药品市场行为的发生。

3.2完善药品采购制度,规范药品审查流程

从实际来看,想要短期内查处各类假药厂家并非一件易事,因此,于目前阶段,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在于完善各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制度,在此基础上,不仅医疗机构药品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也能进一步限制假药生存空间,最终促使假药制造厂自动浮出水面,并受到法律制裁。此外,各地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自身药品的审查流程,其中,可依托于国内外药品管理工作的先进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药品审查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借此有效确保药品审查的准确度,并促进药品审查工作的稳定进步。

3.3构建专业管理队伍,完善管理责任制度

基于以往时有发生的药品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内部宣传和外部选拔,逐步构建一支更加专业的药品监督管理队伍,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保驾护航。同时,为保障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有规可循,除了应在国家管理规定基础上构建符合医疗机构特点的药品管理制度外,还应为日常管理工作配以专门的责任划分机制,通过明确的责任到人调动全体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从根本上规避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3.4完善药品监督管理网络,提高农村药品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将县级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作为网络核心区域,建立县级、乡级以及村级药品监督网络,此网络由县级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导。地方级的药品监督管理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工作,不可以出现违法工作规定的问题。其次,要聘用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承担管理职责,乡级以及村级要配备卫生助理人员,并且确立药品监督管理负责人,例如:要求县级卫生局科室科长、药品监督管理办主任、医院的院长等作为药品监督管理负责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担任负责人,进而提高药品监督管理效率。再次,要根据药品监督管理实际情况设置薪资待遇,在明确药品监督管理权力、责任与义务之后,才能全面设置薪资待遇水平级别,同时,还要制定激励制度,奖励积极举办假冒伪劣药品的人员。最后,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收集农村药品信息,并且根据农村药品质量的实际情况,定期召开药品监督管理会议,在汇报农村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增强农村药品日常监督管理力度,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5严防药品质量

第一,采购药品,在医院引进药品之前需要临床医师以及药剂人员通过药品实验情况来综合筛选以及考量,确定医院是否需要引进该药品,引进中需要药剂部门以及临床科室提出相应申请,并且上报给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第二,药品进院审批,采购药品的部门需要对进药量进行严格控制,药品积压量不可过大。每月药库管理人员都需要认真填写药品进货单,并且在药剂主任以及药采部主任联合签字之后上报给主管院长批准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药品的采购。第三,进院后验收药品,药库部门以及药采部门需要认真审查药品的质量,保证做到“四对”、“六查”,对于药品规格、品名、价格、数量、产地、批准文号、质量、有效期商标等进行严格审核,拒绝接受近效期药品。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来引入进口药品,对进口中文药品说明书以及检验报告单进行严格审核。第四,出库复核药品,药局提出药品申领请求的时候,药库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以及领单来对药品有效期、数量以及是否出现破损进行认真核查,并且当面交与请领人。第五,储存药品,依据药品使用说明存储条件、剂型、药性来分门别类的存储与保管药品,切实做好防尘、防鼠、防虫、防变质、防霉的“六防”工作,分开保管即将到期的药品,并且进行登记记录。第六,药局投出药品,在投出药品的过程中不管是临床用药,还是门诊患者,需要两人来调配与核对处方,主要包括药品数量、剂型等。

4结语

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是系统的工程,可以保障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是具体体现全方位管理的有效方式。作为医院需要监督药品质量中需要应用科学手段,并且结合实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药品,经大量研究表明只有不断提升监管力度,才能保障临床用药总体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许旭.浅谈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督和管理[J].社会科学家,2016(10):14-15.

[2]詹群生.建立虚拟药柜是加强病房药品管理的有效途径[J].铁道医学,2016(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