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陈苗苗 谢雯映 李剑 李军福 潘燕媚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广州 510510

【摘要】目的 分析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8.6-2019.6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A组(常规定时排尿刺激治疗)与治疗B组(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治疗),每组各5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A照组(P<0.05);治疗前,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失禁频次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1月后与随访1月后,治疗B组的尿失禁频次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而言,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尿失禁;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临床效果

脑卒中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而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原因是因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或膀胱括约肌受到损伤而造成的排尿自控能力丧失,从而导致患者不自主的流出尿液,此症状是脑卒中患者发生中枢神经损伤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国外研究显示,脑卒中后尿失禁发生率高达32%-79%[2];尿失禁会给患者的自信心带来严重打击,使其依赖性提高,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与病残率[3]。因此,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自控排尿能力,是促进其重返社会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此分析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A组(常规定时排尿刺激治疗)与治疗B组(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治疗),每组各51例。治疗A组:男女比例为27:24,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58.79±3.23)岁。治疗B组:男女比例为28:23,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9.23±3.21)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治疗A组采取常规定时排尿刺激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下腹部按摩数分钟后指导其进行排尿,4-6次/d,同时给予制造滴水声进行加强刺激,以使患者的排尿反射机制重新建立。

治疗B组采取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选用广州凡科医疗生产的生物电治疗仪进行治疗,将4×4电极片贴于骶神经孔S2、S3、S4骶神经出口,脉宽选择0.3ms,频率20hz,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渐渐增加电量,以自觉肌肉规律收缩为最佳电量,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一天一次。

所有研究对象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接受三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项目

(1)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评定标准[4]:根据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LF)进行评定,治愈: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在负压增加状态下与日常活动中均未出现漏尿情况;显效:患者在负压增加状态下与日常活动中的漏尿次数低于治疗前50%;有效:患者在负压增加状态下与日常活动中的漏尿次数有所减少,但相较于治疗前,仍超出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失禁频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5fab4782f0b85_html_2cc8a989e03b6bc5.gif±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

治疗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A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比较(n=51,%)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A组

0

8

15

28

23(45.10)

治疗B组

9

16

21

5

46(90.20)

X2

-

-

-

-

46.471

P

-

-

-

-

0.001

2.2 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失禁频次

治疗前,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失禁频次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1月后与随访1月后,治疗B组的尿失禁频次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见表2。

表2 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失禁频次比较(n=51,5fab4782f0b85_html_2cc8a989e03b6bc5.gif±s,次)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月后

随访1月后

治疗A组

3.98±0.52

2.53±0.91

2.13±0.81

治疗B组

4.01±0.47

2.01±0.75

1.81±0.69

t

0.306

3.149

2.148

P

0.761

0.002

0.034

3 讨论

目前,存在众多因素均可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尿失禁症状,而逼尿肌舒张与尿道括约肌收缩的合理协调是机体完成储尿的基础,也是机体顺利排尿的先决条件[5]。脑卒中患者出现尿失禁可将其分为意识性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及急迫性尿失禁三种类型。此三种类型尿失禁均属于脑组织受卒中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标志[6]。如何有效解决脑卒中患者的尿失禁问题,对于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康复速度及预后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

骶神经电刺激主要是通过脉冲电流作用于骶神经,能对神经通路的活动造成影响,从而调节膀胱的功能,改善储尿和排尿功能。S2-S4是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低位控制中枢,以S3为主,所以我们将使用电刺激来改善膀胱和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和舒张状态。

本文研究发现:治疗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A照组(P<0.05),提示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胡西、侯方高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是由于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可有效促进机体抑制性递质递的释放,并可激活盆底肌的抑制性神经,从而可明显增大患者的膀胱最大容量及排尿初始感容量,并可显著增强患者会阴部的运动神经兴奋性,从而提高盆底肌肌力,同时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还可发挥出反射性抑制机体逼尿肌收缩的作用,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恢复患者排尿功能。本文研究亦发现:治疗前,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失禁频次无显著差异,而在治疗1月后与随访1月后,治疗B组的尿失禁频次均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进一步说明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可更有效的改善尿失禁症状,其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而言,体表性骶神经电刺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万里红,邬菁菁,任莉琼等.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9,18(5):60-62.

[2]Patel M,Coshall C,Rudd AG,et al.Natural history and effects on 2-year outcome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stroke[J].J Am Heart Assoc,2001,32(1):122-127.

[3]李娟,赵雪姣,田芳等.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8):1386-1390.

[4]梁咏娴,黄小琼,吴笑君等.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联合排尿日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拔除导尿管时机选择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9):28-30.

[5]尹晶,蔡少康,杨军等.温针灸联合尿路综合管超早期康复模式对急性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10):2572-2575,2579.

[6]张义,卢中杰.金芪饮配合西医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及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0):2208-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