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依托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车振林

大连海事大学附校 辽宁 大连 116026


摘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尊重文章产生的客观过程,运用较为详尽的系统分析方法,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写法、评改等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创新精神 途径 方法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近十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尊重并高度重视文章产生的客观过程,在施教的动程中时时处处为学生的作文出新指津服务。

(一)命题要利于创新

作文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师观念上的转变,要克服求全观、守旧观。面对学生创造思维窒息的现状,出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命题应起到利于或逼使学生去创造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怪诞”的想法,并通过细密的构思,在文章中使之合理化。好的作文题目,会像鲜花吸引蜜蜂一样吸引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1. 作文命题要利于学生在写作中体现鲜明的时代个性

文章合为时而作。举凡一篇令主考官满意的作文,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体现着时代前进的崭新精神。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给学生出题训练时,都应该注意从符合时代气息的角度选择材料命题,让学生能够提炼出创新的观点来。

如《船王和儿子》(摘自《作文与考试》)这则材料就不错,可以让学生结合材料作文。

2.作文命题要利于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辨力的训练培养

写人记事都要写真人真事,这是必要的,也是写作的基础,但这并不等于说,写文章就是生活的翻版,完全记流水账。有时为了拓宽思路,或为了写文章更形象生动感人,还要用到想象。想象就是人们根据生活的见闻体验去构思出没有见过或没有出现的情况,它是在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只有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把要写的人或物再现得越具体,才能把形象写得越鲜明。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能力。”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幻想式、联想式和设想式。想象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1. 作文命题的形式要利于学生创新

像扩缩练习、看图说话、改头续尾等题目的设计,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形式。近年来,从命题形式来看,由以命题作文为主转向多样化趋势发展。为了不给考生增加审题及写作难度,很多省市作文采用了宽泛的命题方式,如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等。

半命题作文题给了学生鸟飞鱼跃的广阔空间,在填充半命题作文题时,很多学生填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来,写出了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材料。话题作文命题的核心是一个话题,写文一般不限制文体。既然是一个话题,就有比较大的自由发挥余地;不限制文体,就更容易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容易发挥各自的所长。

(二)引导立意求新

  1. 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他们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其作文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就做到了“文道结合”,既培养了他们的作文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做人。对中学生应努力使他们陶冶情操,树立科学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使其思想修养达到一定境地。然后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中体验生活,培养自己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阅历丰富、体验深刻,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作文时,文思便如江水出闸,一泻千里。

  1. 教师教会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

美国科学家布朗尼科夫斯基说过:“把判断挂起来,要抑制判断本能,不要急于回答‘是’、‘否’或‘对’、‘错’。”这就是要鼓励学生在作文立意前先做多方面的深入思考;教师自己更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爱因斯坦就曾经竭力反对某些“好心”的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时马上给予详细的解答。他说:“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1. 求异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在作文时立意求新

求异思维是从多种假设和多个侧面、多种渠道中寻找多个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目前,尽管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包含形象——抽象思维,直觉——判断思维,求异——求同思维的多种成分的综合能力,但是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三)允许题材拓展

  1. 鼓励学生大胆写内心深处的隐情

许多同学的记忆深处难免有几件在自己看来不怎么光彩的事,诸如偷东西、好吃、淘气、逃学、挨打、早恋……于是,总是小心翼翼的护卫着这些“隐私”,不让它曝光。殊不知,大胆地扯下“怕丢人现眼”这块遮羞布,坦率地写出真情实感,你会走进另一片明媚的天地,不仅能充分体会到放下包袱的轻松和愉悦,而且还能品尝到作文获得创新成功的满足和自豪。

  1. 要引入科研文

科研为出新,科研过程本身也充溢着许多新鲜的东西。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考察、种植、参观、观察、实验等科学研究活动的有趣的过程、别致的情节和获得的新知写下来。

  1. 体验生命,移情自然与历史

两点一线的生活环境,大量作业的沉重压迫,使得学生创作的表现空间极为狭窄逼仄。而一旦有了新鲜合适的题材,学生的创作才华就会如泉喷涌,令人惊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异域风光、天人对话、奇人奇事等一些写作角度。

(四)鼓励写法多变

  1. 布局谋篇新颖独到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无奇。如记写某个人物时,可先贬低后赞扬,为扬而先抑,抑的目的在于扬,抑制是为了更高地扬起。有个学生写《妈妈不求“爷”了》一文,开始写妈妈信神,磕头祷告,求财神赐福,执意信“老天”。这就是“抑”。然后,敬“财神爷”总不发财,后来,妈妈信了哥哥的话,不信神,去养鸡,结果成了养鸡专业户,发了,终于明白:“想发财还得靠自己。”这就是“扬”。

  1. 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意识的绵延、黑色的幽默、写作体式多种多样,对比、象征、烘托(衬托)、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表现手法都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体现自己的创新精神。

(五)善待“怪胎异端”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具有超前超高的创新意识,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对待中学生作文中不时闪现的创新精神,理所当然地应当充满热情地加以肯定、加以引导、加以培养。教师应像一名报刊编辑辑稿一样去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独到之处,并用热情的鼓励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之越发光亮,成为文章中的亮点。评价作文的方式也不能只单纯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何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编辑的眼力,还应有慈母的爱心,在关照内容和表达的同时,善于发现作文中的“新”的东西。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作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因此,作文说到底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创新思维素养的主渠道,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凭借。广大教师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要以新时代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扎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养,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时忠著:《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立项的一般课题“初中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素养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ND201719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