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方 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1

东 方 红

冯博文

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


在中国,有这么一首歌,它诞生于陕北的一位农民手中,却在半个多世纪里被人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交响乐、歌舞剧等,创造了演唱人数和演唱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1970年,这首歌还搭乘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向太空,成为人类送上太空的第一支曲目。它就是《东方红》。

我们陕北是著名的民歌之乡,人们总是习惯用歌声来抒发心中的感情。每当东方露出晨曦,黄土地上便会响起劳动者那此起彼伏的歌声。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故事的主人公‘李有源’也逐渐成为一个唱民歌的能手。他不仅唱民歌,而且还不时地写一些民歌。

1903年李有源生于佳县城北张家庄,祖祖辈辈都是贫苦农民。家境贫寒的他特别羡慕有钱人家的孩子能念书识字。他不想当一辈子“睁眼瞎”,哭着闹着要念书。母亲东挪西借送他上了一个冬天的私塾,但因为家境困难无力继续交学费,他只念了三个月就回家当了放牛娃。

从16岁起,李有源就成为全家主要的劳动力。他从早忙到晩、从春忙到冬,然而一家人却始终吃不上一顿饱饭。虽然光景如此困难,但并没有打消李有源读书识字的念头。在劳动时,他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就读读写写。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穷苦人翻身做了主人,日子终于过好了,李有源特别高兴

1942年5月,为了克服延安文艺界的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和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风。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楼内召开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文艺工作者90多人,座谈会共召开了三次。分别是5月2日、16日和23日,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的《讲话》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集中解决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及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走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根本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进一步推动了延安文艺界和全党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

通过文艺整风,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机关、部队,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好作品,如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等等。边区群众的文艺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典范和榜样,延安文艺工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毛泽东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李有源明确了创作方向。他想写一首反映自己和广大劳动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热爱和崇敬的颂歌。他一连写了好几首歌,但总感到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为此苦恼不已。

就在初冬的一天,他起了个大早,挑着担子进城卖菜。当他爬上一道山峁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灿烂的阳光照亮了陕北高原,照遍了祖国大地,也把李有源的心照得暖洋洋。眼前壮丽的景色,不由得使他心潮澎湃。他想,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正是驱散黑暗、给人民带来了光明的红太阳吗?要打起比方来,说毛主席是咱穷人的太阳,那是再对头不过了。中国的老百姓世世代代受苦,眼下出了毛主席这样伟大的领袖,不就是眼前旭日东升的光景吗?他怀着对毛主席无比崇敬和热爱的心情,情不自禁地唱道: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就这样《东方红》诞生了。这首源自陕北的民歌,不但曲调优美,易学易唱,更重要的是,它诞生于黄土高原、根植于人民心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穿越时空的影响力。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个时刻背景响起的就是军乐队奏响的《东方红》。

在新中国诞生的庄严时刻,《东方红》和《国歌》一起,成为最响亮的中国旋律。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今天,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繁荣富强;随着人民群众对领袖和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传遍华夏大地,这一颂歌见证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传奇,这一颂歌像一个个强有力的鼓点,不断激励着每个华夏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