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3


红色文化融入 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

宋新建

成都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

摘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实践。红色文化以其独有的价值优势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助力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等层面据有天然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共产党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忠职担当的大局意识,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红色文化;共产党人;忠诚担当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2日下午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指出,“我们一定要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1]。这启发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挥好红色文化的价值传递作用。具有胸怀大局的爱国精神、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担当精神和革故鼎新的创业精神的红色文化其丰富的精神性内涵、实践性品质支撑着中国共产党由弱而强、由简而巨,迎来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2]。会上提出“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作为根本任务之一,足以看出忠诚担当意义非凡。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安全和发展形势由于不稳定性因素增多而复杂。我国如何利用历史机遇去完成党的十九大目标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迫切思考。我们必须发挥好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其契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之一,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1. 红色文化融入共产党人忠诚担当的现实意义

使命呼唤担当,担当成就未来。进入新时代更要将革命前辈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情怀融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红色文化融入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对我国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复杂的执政环境、严峻的执政考验、潜在的作风不纯等问题都一一摆在共产党面前,党的建设艰巨而迫切。党的十九大要求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3]。推进党的建设,就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色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忠诚担当。一个拥有近9000万党员、在全国执政70年的大党,只有贯彻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才会永葆青春底色。广大党员只有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党内政治生态才会明显好转,党的建设质量才会提高,党才能真正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有助于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文化的凝练与升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品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倡的原则相得益彰。忠诚担当有利于弘扬革命道德文化,有助于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广大共产党员讲忠诚讲担当,就是一种党性修养的表现。革命道德文化是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价值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都间接地要求广大党员对党忠诚,敢于作为,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浪潮中去。

(三)保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人民是党的根基。我们党之所以能有今日之规模、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法宝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工作路线。党要想继续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与人民在一起[4]。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终生必修课,切实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厚植执政基础。

(四)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迫切要求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在带来利好的同时,依然要看到新冠疫情、网络安全、重气候变化等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际形势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面对强国富民的时代要求,需要我们党敢于爬坡涉水,意味着共产党人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决战决胜信心,彰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忠诚担当的勇气。

三、红色文化融入共产党人忠诚担当的有效路径

培养共产党人勇担使命、敢于作为,要把红色基因扎进共产党员的思想信念中,要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突出纪律约束;要锤炼党性修养 ,筑牢党性根基;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

(一)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锤炼广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实现其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的具体目标,就必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主抓党员思想,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加强党性教育学习,将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员的必修课;锤炼广大党员忠诚担当要突出纪律严格。增强广大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筑牢红色基因,不忘入党初心。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切实引导党员时刻做到慎独、慎微,在纪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确保党的队伍纯洁、党的肌体健康[5]

(二)加强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葆初心担使命。共产党人应将其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在。

党性修养永无止境,处于动态发展中,贵在自觉、贵在经常、贵在坚持。党性修养重在修心,共产党人要秉持“共产党人的初心、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6]。加强党性修养,首先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之所以越来越富强、人民之所以越来越幸福就在于共产党人以身作则、履职尽责,带领人民群众奋斗拼搏。其次要有不懈斗争精神。面对大是大非、面对困难和危险都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把责任担当落细落实落地,为人民谋幸福,与人民同在。

(三)创新忠诚担当的教育方式

由于智能化网络化的应用传统党员教育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创新教育形式。

首先,挖掘教育新资源。利用红色主题文化教育还原历史场景,在不知不觉间将红色文化内化为共产党员自身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同时研发红色文创,通过价值传递,发挥文化弘扬精神、凝聚精神的功能。红色家书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符号,是价值传递的工具。通过广大党员的参与式、体验式加深心理感受,让红色教育入心,筑牢共产党员信仰之基。其次树好正面典型,用好模范资源。

其次,创新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谈心谈话相结合,发挥好党支部主体作用。关注党员思想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点菜式”的答疑解惑、专题讨论,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创新传播手段。信息化时代利用“互联网+”载体拓展红色教育的“广度”,创新工作手段以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微信、微博、电邮、党建网站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党员精准教育,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让每一名党员的智能手机都成为教育培训的终端,增强党员参与教育培训的灵活性、方便性、覆盖面[7]。灵活运用“学习强国”“网上党校”“网上支部”等创新党员学习模式,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坚定红色文化自信,增强红色文化自信的底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共产党人责任重于泰山,必须要将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共产党人讲忠诚、讲担当,不断提高本领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样才能以“赶考”的姿态践履责任,才能勾勒绘画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习近平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EB/OL].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7/23/c_1126274426.htm,2020-07-23.

  2. 新华社网.习近平出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5/31/content_5396490.htm,2019-05-31.

  3. 沈传亮.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J].党建研究,2020(5):35-37.

[4]张晓燕.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J].党建,2020(4):43-44+52.

[5]王琨,董太华.红色基因融入共产党员政治忠诚教育路径研究[J].时代报告,2020(2):20-21.

[6]王立彤.党性修养重在修心[N].学习时报,2019-5-22(第4版).

[7]闫广敏.借力互联网做好党建工作[J].共产党员,2020(14):43.



作者基本信息:


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NC2019C002)

作者简介:宋新建(1988-),男,河南信阳人,硕士,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