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治疗及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3

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治疗及护理进展

付小翠

博白县中医院,广西博白 537600


摘要: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本质是人体组织从受到损伤开始到完成修复所经历的生理变化,其中包含着一系列复杂变化,也需要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积极面对并加以解决和克服。现阶段,疼痛作为人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和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观测指标变得同样重要,临床也愈发重视术后疼痛管理。本研究就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治疗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外科手术;术后疼痛;评估;治疗;护理

疼痛是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也是人体主观感受之一,反映了一种不愉快的心理和生理表现。疼痛意味着组织和器官受到直接或潜在伤害,是人体产生的一种强烈应激反应。疼痛对我们的身体带来有害刺激,但也会激发身体的保护防御机制[1]。现阶段外科手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是临床常用的创伤性治疗技术,因而患者术后易出现疼痛并发症,这也是外科术后护理的着重点之一[2]。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具体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以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术后疼痛的不良影响,总结了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治疗和护理方法如下。

1术后疼痛的负面影响

术后疼痛会导致人体内各系统的不良变化,其中尤以内脏反应最为明显。因为术后疼痛会影响人体自主神经活动,导致神经活动异常,刺激血中苯酚胺分泌,苯酚胺水平升高会引起恶心呕吐、呼吸加速、出汗以及血压异常升高等不良问题,严重者或导致患者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跳骤停[3]。如果致痛以及炎症介质在体内释放过多,同时受到原有病灶的影响,患者缺血缺氧以及水肿等症状可能进一步加重,影响机体内激素分泌,导致酶代谢处于紊乱状态,蛋白质合成速率随之降低、分解加速,导致伤口愈合缓慢甚至难以愈合。除此之外,腹部手术患者往往存在更为明显的切口疼痛,而咳嗽、翻身或者深呼吸都可能加重切口疼痛,因此患者难以像其他手术患者一样完成这些正常动作,易出现皮肤受压、血栓、肠梗阻、坠积性肺炎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4]。最后,术后疼痛对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影响术后康复。

2术后疼痛评估

疼痛虽然属于主观体验,但是采用相应的方法同样可作出客观定量的评价,医护人员根据评估结果才能提供合理有效的医护措施,巩固治疗效果。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包括疼痛程度的自我描述、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患者行为改变、Memcllan疼痛评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Eland颜色计分法等等[5]。总而言之,外科手术术后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疼痛评估,从专业角度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因为疼痛不仅是生理上的表现,还与心理、社会等因素存在密切关联[6]。而且不同的手术形式,术后疼痛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应对疼痛的部位、疼痛性质以及疼痛程度做出精确评估,以指导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

3疼痛评估的影响因素

3.1 患者个人因素

疼痛与个人因素有密切关联,主要是年龄、性别和性格等多种因素[7]。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人疼痛耐受程度较年龄较小的人更高;性格内向者较外向者更善于忍耐疼痛;男性的耐受程度则明显高于女性。所以即便疼痛刺激程度相同,但是不同的人性别、年龄、性格等因素存在差异,就会干扰评估结果,引起偏差[8]

3.2 医护人员因素

医护人员疼痛管理及评估水平将会直接影响疼痛评估精准度,一旦医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不够了解,或者对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程度不足,对手术患者缺乏围术期疼痛知识教育,或者未使用正确的疼痛评估工具、评估方法错误等,均会对疼痛评估结果产生影响[9]

4外科术后疼痛的治疗

4.1 药物止痛

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物较多,其中以布桂嗪、阿司匹林的应用较为广泛。外科手术后多以吗啡或者哌替啶等阿片类药物为主,,此类药物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和经肌肉注射两种,应用镇痛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半衰期,了解药品生物效应[10]

4.2自控镇痛泵(PCA)

自控镇痛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的一项医疗服务,其技术已逐渐成熟,应用极为广泛。由电子计数仪控制注药泵,患者按动自控镇痛按钮启动系统,注药泵经静脉套管将止痛药物注入患者体内。该技术止痛效果确切,应用简便,可保证血液循环中的止痛药物浓度,维持血浓度平稳性。文献报道称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自控镇痛护理,结果显示术后疼痛治疗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11]

4.3 硬膜外腔注射

硬膜外腔注射也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式,准备美沙酮或(和)芬太尼适量加入生理盐水充分稀释,根据术后疼痛评估标注注射区域,在对应神经节段实施硬膜外腔注入,该方案止痛效果持久稳定,有效期长达12h,同时有助于减少休克病例,还可应用于晚期癌症手术的术后镇痛[12]

4.4 微量泵输注药物法

采用电脑操控微量泵,24h内不间断输注镇痛药物,维持患者体内血中止痛药物水平,具有持久、确切的镇痛效果[13]

4.5神经区域性阻滞麻醉法

文献报道称开胸术后患者易出现重度疼痛,可实时肋间神经阻滞镇痛;而会阴部位以及直肠手术术后可采取骶管神经阻滞法进行镇痛[14]

5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

除了必要的术后疼痛评估和治疗方法,医护人员还应遵循以下原则对手术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①持续开展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随时调整医疗和护理方案;②确保用药合理性,改善术后疼痛;③同时开展心理支持以及术后健康指导[15]

5.1基础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应加强体位护理,例如以轻柔缓慢的动作协助患者翻身;如果是胸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配备胸带或者腹带,以免患者伤口被意外碰触或挤压而延迟愈合;其次应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和深呼吸,防止过大的动作牵动切口而加剧疼痛。做好术后引流管理,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切口情况,避免伤口感染刺激加重疼痛[16]。另外应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康复环境,减少强光或者噪音刺激。

5.2 加强镇痛管理

对于术后疼痛患者来说,药物止痛是最佳的控制方案。护理人员应了解镇痛药物的药理知识,结合患者身体状况,明确疼痛性质,针对疼痛原因给出预防性用药方案。用药期间还应监测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药物起效后应及时评估镇痛效果,记录相关不良反应。一些患者由于止血药浓度偏低,可能存在镇痛效果较差的问题;有的患者则可能由于血药浓度偏高而引发呼吸抑制不良反应[17]。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镇痛管理,充分结合患者个人情况,给予针对性用药指导,减少用药不良反应。

5.3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具有明显的创伤性特点,患者极易产生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恐惧、烦躁、抑郁等等,都会加重术后疼痛症状;疼痛程度严重则会进一步影响患者个人情绪,形成恶性循环[18]。护理人员应着眼于此,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安慰、鼓励患者,为其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安抚患者负面情绪,询问患者有无过度担心或者不明事项,耐心解释手术基本情况,例如一些手术指标、术后管道置入、术后护理的常见措施等等。告知术后切口疼痛的应对方法,普及镇痛相关知识。另外可指导患者通过舒缓音乐、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或者自我暗示等方式缓解疼痛。如实际情况需要可给予安慰剂疗法,开展催眠疗法,尽量舒缓患者心理压力。此外,手术完成后待患者复苏送回病房后,可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之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19]

5.4健康教育

首先应从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入手,为其介绍外科手术基本知识、术后疼痛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知识,帮助后者正确认识术后疼痛护理的意义,减少内心隐忧和疼痛应激反应,提高配合度,确保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注意消除患者因疼痛产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及时掌握患者疼痛程度并开展相应的镇痛护理。尽早帮助患者开展床旁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20]

5 结论

综上所述,外科术后疼痛是医护人员和患者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提高个人护理水平,掌握丰富的疼痛护理管理知识,制订针对性疼痛管理方案,基于疼痛护理评估实施行之有效的疼痛治疗与护理措施,才能达到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预后的护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淑芬.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8):44-45.

[2]田春燕,张玉叶.艾灸、穴位贴敷联合快速康复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疼痛、下肢肌力、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4):686-691.

[3]方广春.多样性护理方法对手外科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疼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1):74-76.

[4]金静,李雪莉.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对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80-82.

[5]雷宇,王莉,陶敏洁.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47-150.

[6]朱琳,曲宏懿.应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小儿 腹股沟斜疝手术术后疼痛[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7):509-511.

[7]华莺红,华剑红,沈小星.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6):3008-3011.

[8]曲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0):109-110.

[9]陈晚霞,王海燕,徐丹等.疼痛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显微外科术后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疼痛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1):184-185.

[10]姚静,赵瑞洁,孙天牧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心外科术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性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8,16(1):87-90.

[11]杨俏兰,李海量,林丽等.多学科协作下加速康复外科集束化措施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0):1394-1397.

[12]樊晓娥,焦健方,朱文娟等.快速康复外科在肺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15):2724-2726

[13]蒋彩霞,朱丽,周春花等.SBAR沟通模式对手足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9,43(8):984-985.

[14]冉敏,周素琴.循证护理干预在显微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患者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神经外科护理手册》[J].电子显微学报,2019,38(4):后插6-后插7.

[15]王瑞民,杨桂云,王艳丽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3):274-277.

[16]林雪芬,徐晓艳,冯美雯等.规范化疼痛管理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2):114-117.

[17] Langford, Dale J.,Schmidt, Brian,Levine, Jon D. et al.Preoperative Breast Pain Predicts Persistent Breast Pain and Disability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5,49(6):981-994.

[18]胡冬英,薛花.强化无痛护理程序对提高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控制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10):1673-1675.

[19]蒋彩霞,朱丽,周春花等.SBAR沟通模式对手足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1):1431-1432.

[20]艾淑智,余琼兰,卢奕等.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