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3
/ 2

发电企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李兵

神华神东电力新疆准东五彩湾发电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市 831100


【摘要】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给企业管理敲响了警钟,必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发电行业作为国民生产生活的支柱性产业,更需要加强应急管理研究。基于此,本文以突发疫情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应急管理措施来提高发电企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发电企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0引言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经济活动主体的应急管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逐渐成为热点话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被完全预测,也不容易彻底消灭。在此情况下,只有通过有效的应急管理手段与方法,来降低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危害程度,达到减少事后损失的目的。同理,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应急事件未发生时,应该把提高企业应急管理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发电企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1发电企业的基本特征

  1. 发电企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电力生产技术和资金密集性决定技术、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被调配,科学高效的资源调配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包含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维修管理,人员管理、资金调配等内容。“安全第一”的目标是企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发电企业需要协调安排运行操作及设备检修、维护项目以及有效控制维修费用。在竞价上网的竞争机制下,巨额投入要求相应收益是投资方资金运用的目的。为此,要求企业管理安全、平稳、高效,最终实现盈利,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2)设备的维护需要依托大量社会资源。为保证电能的生产、供应质量,在发电企业中设备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如:日常维护、及备品备件的采购。发电设备稳定运行需要大量社会资源配合支持。重大检修期间需要相关设备厂家人员到厂支持。运营中涉及疑难问题需要联系电力研究院、各类厂家专业人员到厂指导,因此对维护、运行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发电企业能够正常稳定运行,需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加强设备采购、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需求的刚性决定生产特点的连续性。电力电能的瞬时平衡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被电力产、供、销的连续性、整体性决定,其包含了电网向用户供电的稳定,电厂向电网供电的稳定。二者紧密相联,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且具有连续性。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发电企业的影响

(1)影响人员流动和安全生产。在电力生产中,运行人员对生产各类系统的监控、管理决定了整体系统的安全稳定。维护人员对设备的状态及缺陷管理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状态下,区域封闭管理,客运流通限制,导致休假技术人员无法及时返岗工作。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电科院高级专家无法在需要时,到场及时解决问题。使得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等矛盾尤为突出,甚至集中爆发。

(2)影响燃料供应和物流畅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下,实体企业受到较大的冲突。发电企业作为基础产业,虽然在疫情突发时影响较小。但是区域封闭、交通管制影响发电企业燃料供应。根据燃料供应特点,煤电一体化电厂影响最小,铁路运煤电厂次之,燃料汽运电厂影响最大,燃料供应风险、安全稳定风险最高。由此带来电厂备品备件物流运输受限,增大了安全生产风险。

(3)影响后勤保障和心理健康。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发电企业的后勤保障、文化保障、职工心理健康会受到持续冲击。尤其是坑口电厂多布局在东北、内蒙古、陕北、新疆等艰苦偏远地区,会面临许多物资保供问题。疫情扩散影响职工心理健康,不同地区复工返岗员工威胁在厂职工防疫安全,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稳定运行。疫情传播风险也会造成员工返岗积极性减弱,不利于企业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发电企业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各类企业开展了应急管理实践。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防控应对方案。在发电企业中,各部门职责分工不同,当疫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全面协调应对难度较高,临时性的组织机构综合协调能力和处理事件经验有限,并不利于发电企业应对疫情时的统一指挥,在应急管理中暴露许多问题。一是对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认知不足;二是没有完整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三是应急预案缺乏科学性、专业性、实操性;四是应急管理存在非盈利性的特征,专业应急管理人员、物资储备数量明显不足。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应对检查上。应急管理体系和应对能力并未真正形成。

3应急管理以及应对措施

1)夯实应急管理责任主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根本,是建立完备的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发电企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管理方针。结合企业实际,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分管领导职责,夯实应急管理部门专责,强化其他部门管理责任主体。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预防、处置、后评价与企业日常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及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安全稳定。

2)编制针对性应急管理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电企业要制定科学完备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预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特点,结合发电企业自身实际,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综合考虑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把人员休假管理、燃料应急储备、备品备件采购、后勤物资保障、员工心理干预纳入日常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应该科学、完整、严谨、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聘请专业人士对应急预案体系进行审查指导,及时修订更新预案。

3)落实网格化精准应急管理

在企业管理层面上,疫情防控管理类标准较少,特别是缺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针对上述问题,发电企业要积极探索防控关键点,及时制定发布企业管理标准。如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补充要求》(T/SASQ0001-2020)把班组、外委项目部、各管理部门、企业防控责任纳入应急管理,形成四级防控责任体系,构建网格化精准管理标准。制定人员流动、环境消杀、环境监测预警、防控物资采购使用管理制度,把防控、预警、监测、处置环节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4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及管理

防疫物资采购、配置、储存、使用、处置是疫情期间发电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有力保障和支撑。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管理标准化角度分析,不同类别、等级的防护物资储备,防疫物资的分类使用、处置管理是企业复工复产、常态化防控的基础性保障。发电企业要精准衡量潜在风险,适度超前储备防控物资。探索和医院、生产企业、供货商开展物资联储联备。在疫情发生时,科学有序获得防控物资,进而保证企业安全有序防控疫情。

5)定期开展应急管理演练

在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定期的教育活动,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预警意识、防控意识、处置能力,提高事件发生时应对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电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招聘培养应急人才,组建综合类应急管理队伍。定期组织应急管理人员学习应急防控知识,根据预案进行应急培训与演练,提高企业疫情防控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结语

本文基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发电企业的基本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发电企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系统化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我国电力企业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清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影响与对策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0(11):61-63.

  2. 朱亚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河北企业,2020(05):28-29.

  3. 毛渊,胡文森.甘肃电力市场特点与发电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能源科技,2020,18(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