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欧洲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对比研究

郭芯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欧洲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书院是古代高等教育两种颇具特色的教育制度,通过比较二者的产生背景、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方式,找出二者的异同,从而得出对现代化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古代书院;教育制度

一、产生背景

早期欧洲教育被教会垄断,主要是为了培养僧职人员。11世纪起,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随着城市兴起产生的行会制度为教师、学生社团的兴起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此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备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教会学校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原有的教育基础、十字军东征带来的文化交流及欧洲翻译运动的兴起都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此外,由于皇权与教权斗争的逐渐加剧,双方都迫切需求能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

在中国古代,书院最早见于唐朝,繁荣于宋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文化上,私人讲学的传统及当时的文教政策促进了书院的发展;政治上,科举制度推行、统治者由尚武转向崇文。均为古代书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比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书院的产生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风气的转变:即由尚武转向崇文,同时也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及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文教政策的推行。最大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二者产生的政治背景以及宗教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宋朝处于封建王权高度集中的朝代,而中世纪的政教斗争则很激烈。

二、培养目标

中世纪大学,其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迎合城市公民社会的需求,满足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同时也为皇权和教权的斗争提供所需的人才。其大多采用自治的管理模式,教学比较自由。而书院则是为了培养国家治理人才和社会道德教化人才,在培养上经常受到官方的直接干预,尤其是科举制度使得教育完全为政治服务,使书院失去了教育的独立性。中国古代将科举制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后,使得书院成了学习八股文的地方,学生不能全面学习各种知识,书院不能像中世纪大学那样拥有自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书院的进步和自由。

三、课程内容

中国古代书院的课程特点是强调传道济民、推崇伦理美德、院长全面负责。教学内容也多以儒学为主,三纲五常是求学者要学的科目之一,注重理论的研究,学习礼法、道德。在为学的同时,将知识、学术研究与品性修养、人格完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中世纪大学课程特点是重视求实致用、追求科学理性、崇尚讲授辩论、社团有效管理。它有培养神学、医学、法学等各种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课程。中世纪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逻辑和科学的科目为主,逻辑和科学作为所有文科学生高等教育的基础是空前绝后的。它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它孕育了用于追求真理、对自然界与人类奥秘的科学探求精神。

中国古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课程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课程目标的实用性、课程内容的人文性、课程实施的启发性、课程管理的自治性。通过两者课程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两者教学理念的差异与社会对学校需求的不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它主张的自然科学锻炼了人们思维的严密性,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是礼仪之邦,注重礼法的教学,但书院教学放在儒学和学生的伦理道德的培养上,对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的教育有所缺乏,这使学生不懂得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科学原理等的解释具有浓重的神话色彩。

四、教学方式

中世纪大学课程的实施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后来又注入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讲授主要由老师诵读教科书原文及其注解,学生逐字逐句做笔记;辩论则是由两名学生或两组学生对辨,由教师主持、裁定胜负。书院则采用升堂讲说、会讲与自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修研究和质疑问难是书院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师的讲学并不是按部就班地逐字逐句的加以讲解,而是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自行体会,或只就某点详细阐释。我国书院讲求学术创新,鼓励学术交流与争辩。

五、对现代化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对比,得到如下启示:首先,现代教育要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或专业性人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而不是使学生成为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做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符松涛.西欧中世纪城市对大学兴起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29(02):1-3.

  2. 徐磊.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2):146-148.

  3. 戴军.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借鉴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04):154-157.

  4. 李雯.试比较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J].学园,2014(21):30-31.

  5. 刘河燕.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之比较[J].社会科学家,2014(06):147-150.

  6. 赵文萍. 中国古代书院治学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