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库防汛抢险技术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2
/ 2

关于水库防汛抢险技术的分析

杨红珍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水务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水库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这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防汛抢险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库防汛抢险效果,保障水库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威胁,就要强化对水库防汛抢险技术的研究,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水库防汛抢险工作效率。本文主要讲述水库防汛抢险技术的主要应用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水库安全管理。

关键词:水库安全 防汛抢险 技术 分析


随着我国中小型水库数量的逐渐增多,水库防汛抢险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势条件复杂,在部分地区非常容易出现山洪、滑坡等现象,对水库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进一步强化对水库防汛抢险技术的研究,提升技术水平,从而保障水库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分析

水库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外水库还可以起到重要的防洪效能,因此,强化水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国中小型水库数量较多,但是建设时间较长,技术落后,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缺乏维护和管理,导致经常发生洪水、溃坝等问题,对人们的生产财产安全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积极开展防汛抢险技术研究,提升水库安全管理效率非常重要。

二、汛前维修

(一)土坝渗透变形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需要在第一时间通过上游水库对下游水位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方便水库管理人员对变形土坝实施维修。其中主要的维修方式是:利用水泥对变形或者是漏水的区域实施维修;利用土工布实施修复,然后用涂料实施填充;利用渗透场地,利用压渗模式针对堤坝实施有序的修复。

(二)土坝非滑动性裂缝

如果土坝内出现了深度裂缝,需要利用黏土实施浇灌修补;如果堤坝表面发生裂缝现象,需要利用“先把堤坝挖开再填充”的方式实施修补,在这一操作之前要先向下倒入石灰水,以方便挖掘操作。其具体操作是:结合堤坝的裂缝,挖掘一个梯形槽,其长度要分别长于裂缝两端一米,深度不低于裂缝半米,之后利用具有一定湿度的黏土实施填补。1】

(三)堤坝滑坡

造成堤坝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水库修建质量不过关,碾压力度不足,一旦出现洪水水位上升,就很容易引起堤坝滑坡问题。因此在汛期之前,要进行放水操作,降低水库水位,从而方便实施抢修。具体操作方法是:利用黏土以及防水布解决上游渗透的问题,下游主要是利用排水或者是修筑反滤支撑体阻止滑坡。其高度要高于滑坡体的二分之一,边坡为1:3,填土厚度在0.7米左右,保持底部和原排水体的连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在开挖和回填过程中,不能在堤坝上有很大的重量时开挖,防止坍塌;分段开挖和回填,边挖边填;要把混泥土和稀泥进行全面清理;保障回填土的土质和湿度。

三、汛期调控

(一)水位控制

明确水库防洪限制水位,计算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之间的共同库存容量,然后计算库存容量曲线,为水库水位的控制提供依据。2】

(二)最高洪水水位

在汛期洪水水位迅速提升及洪水稳定通过时,水库管理人员要对水库允许的最高安全水位进行明确。通常来说,这是由设计水库时设计洪水的水位来进行估算的。如果出现超大洪水,可以允许洪水水位在一定程度上高出设计水位。此外,要结合水库的建设时间,分析水库是否存在老化或者病险情况,如果处于病险状态,需要对安全水位重新界定,从而确保水库安全。

三、防汛抢险

(一)土坝浸溢抢修

(1)抢筑土料子堤,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坝顶较大,容易就近取土,风浪较小的水库。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对地基进行全面清理,然后在堤坝中间挖掘结合槽,确保其深度在十五厘米,宽度在二十厘米左右。之后采取分层铺土,碾压夯实操作。(2)抢筑土袋子堤。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坝顶较窄,不能就近取土,风浪较大的水库。具体实施时需要对堤坝进行清理,土袋不能太满,袋口封严,使其背水面的方向进行放置,互相搭接,上下错开。3】(3)利用防浪墙抢筑子堤,在防浪墙背后填土或者铺砌土袋,形成子堤,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汛效果,而且用时短,速度快。

(二)抢堵坝身渗漏

其主要方法是上堵下排。(1)堵塞漏洞进口。如果进口很小,可以利用铁锅等材料对洞口进行封堵,并利用土袋进行压实,向里倒水做成临时帮坡。(2)抢筑反滤围井。在水库的背面出口处,利用麻袋装砂后堆砌,使其形成一个围井,对漏洞进行围堵。4】之后在围井内依次铺设粗砂、砾石以及碎石层。确保每一次的厚度为二十五厘米左右。在水压较大的情况下,还可以再在上面铺设一层石块。

(三)抢堵坝身渗水

(1)反滤层法。如果堤坝出现部分区域的渗水现象,可以先把堤坝表面比较湿软的草皮以及稀泥进行全面清除,再对堤坝面进行挖掘,挖掘深度为二十五厘米左右,之后在表层铺设一层二十厘米左右的粗砂和十五厘米左右的卵石,最后再在卵石上铺设二十五厘米左右的块石等。

5】(2)芦柴导滤法。出现坝身渗水情况时,还可以利用芦柴或者是柳柴进行导滤。把渗漏的坡面进行全面清理,然后在上面铺设一层稻草、麦秸、干草等,保持厚度在二十厘米左右,最后在上面压上土袋。(3)开沟导渗法。如果在堤坝表面出现较大范围的散浸,可以利用开沟导渗法进行抢修。主要方式是,在堤坝的背水面,渗水部位上部一米左右的位置挖掘纵沟,每条纵沟保持十米左右的间距。在散浸上端挖掘人字沟,并按照一定的顺序铺设粗砂、砾石、碎石等。其深度分别为二十五厘米左右、九十厘米左右,宽度为七十厘米左右。

(四)防风浪抢护护坡

(1)砂袋、石袋、土袋防浪。利用草袋装上砂、石,然后进行叠加铺排。(2)挂柳防浪。利用柳枝扎成二十厘米左右的柳把,把多个柳把纵向排列,保持其一米左右的间距。之后在横向排列,形成柳把排。利用绳缆将柳把排系在木桩上,利用石头坠入水中。此方法比较适用于没有护坡的情况中。此外还有草排防浪等形式。

(五)加大水库泄流方式

(1)提升泄水建筑物的泄洪能力。修建溢洪道,并清除阻碍物,确保其具有充足的泄洪能力。在进行加大泄洪时,需要把闸门全部打开,避免出现负压破坏情况;修建或扩大泄洪洞,主要用于防止水库水位超过门井顶部位置。(2)增设非常溢洪道。需要在天然的垭口进行设置,确保其底部不要低于主溢洪道。一旦两者高度一样时,需要修筑临时子堤。(3)增加溢洪道泄洪能力。加宽溢洪道断面,提升泄洪能力。(4)破副坝溢洪。尽量在远离主坝的山坳,防治对主坝安全造成威胁。其高度要在十米以下。利用木笼、柳石做好裹头。6】


结语

综上所述,水库防汛抢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保障水库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库防汛抢险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和推行,注重汛前维修、汛期调控、抢险防控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有效提升防汛抢险技术水平,提高水库安全管理效率,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苗莉莉.中小型水库防汛抢险技术研究[J].商业故事,2016(30):96.

  2. [2]刘志立.中小型水库防汛抢险技术综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08):195-196.

[3]李文山.关于认真做好水库安全防汛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9):159-160.

[4]路成宽,徐凤琴.中小型水库防汛抢险技术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8(03):25-27.

[5]孙牧.水库防汛抢险技术措施[J].水利天地,1991(03):20-22.

[6].北方地区中小型水库防汛会议关于中小型水库工程检修及防汛抢险技术措施的几点意见[J].中国水利,1959(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