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班主任班级管理之我见

朱益明

广东省 惠州市博罗县石坝镇红星小学 516153

摘要:在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加强对学生当前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特点的了解以及认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且也是支撑学生更加积极进行学习的重要动力,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结合班主任的职责,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以及质量,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方法以及技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从而使得班级管理效果能够得到效提高,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以往的班级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便后续指导工作的有序实施,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凸显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果和作用。

一、树立亲和力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教育者,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需要更加关爱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1]。首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语言进行优美的处理,语言是向学生传输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影响亲和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更加亲和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以及交流。通过机智幽默的话语,能够化解学生内心中对于班主任的恐惧感,通过优美的语言可以让一种感觉到非常的舒适和亲切。爱和责任是伟大的力量,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信任,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关注,通过关注性的引导,即使是一些幼小的心灵,也可以感受到亲切。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眼神,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投入一个鼓励和赞赏的眼神,并且保持一个真诚的微笑,大方而自然的进行班级管理,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形成正确的班级管理氛围,让学生能够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比如在班级中在发现一个同学身体素质并不是那么强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我看你在平常体育训练中身体素质并不是那么的强,我也很为你担心,这是我给你的一些建议……”,通过这样的话语,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还有助于让学生收获满满的感动,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亲和力。最后教师还需要进行人格美的班级管理,可谓:“每一个老师都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他忠实的粉丝。”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不可替代的,并且班主任的人格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让学生能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因此在当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约束自身的工作行为以及生活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给学生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比如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不迟到和不早退,更加认真地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有条理的完成自己的学习,并且受到教师的鼓舞,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亲和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形象以及榜样,让学生能够产生对班主任的敬仰,帮助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二、制定班规

陶行知曾说过:“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那么你的心一定会波澜壮阔。”在当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为了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之外,还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制定非常严格的班规,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和学生共同的制定符合班级管理的班规,并且还需要进行评比工作,让学生及时的发现自身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中的成员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一些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从这些内容入手制定有效的班规[2]。在小组中需要让学生说出对这个习惯的看法以及认识,并且写出改正不良习惯的做法,以这一信息为主搭建良好的班规,教师在学生制定班规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要检查以及监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中的学生在制定完班规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性的监督以及检查,让学生能够形成自我监督的局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自纠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改善班级管理的效果,在后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自觉的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并且还要自觉的维护班级的氛围,比如每个星期安排一名小组来对班级中的教学工具摆放位置进行检查,并且还要加强对卫生保洁方面的有效监督,让学生通过评比和比赛的方式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自觉地维护班级学习的氛围,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以及质量。因此在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共同的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制定中,从而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三、协调好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为了使每个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和热情地进行知识性的学习,教师需要协调好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首先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更多的留心课堂的纪律,在自己的班里上课时,要密切留意班级中的一些调皮学生,如果发现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的话,那么要进行及时的说服教育[3]。对于任课老师所反映出来的违反班级纪律情况,教师一定要仔细的过问,通过说服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确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要让学生对任课教师产生一定的误会,比如认为任课教师总是告他的状,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指派一个纪律班长负责登记学生不认真学习情况,从而使班主任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留心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值得注意的是要特别检查周末的作业,教师可以在每周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结束语: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严中有爱,以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为主来开展日常的工作,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共同的制定班级管理的制度,更加关爱每一位学生,并且协调好学生和各个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以及氛围,帮助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钟杰钧.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名师在线,2019(11):92-93.

[2]顾荣华.初中班主任管理与教育艺术的提升对策[J].科学咨询,2019(3):151-152.

[3]明锐.试分析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7(5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