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中“学工学农”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3

天津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中“学工学农”现状研究

郑可举;张玉旺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300230

摘要:“学工学农”是在实践中开展的涉及工、农业项目实践操作的劳动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为深入了解天津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中“学工学农”开展现状,随机选取天津市12个区的32所中学486名初三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初中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天津市社会实践中“学工学农”活动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天津市;初中;学农学农

“学工学农”是在实践中开展的涉及工、农业项目实践操作的劳动教育活动。《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中提出,学生在初中生活中,每学年必须参与5天劳动、训练、参观等实践类活动,学校应该在学年教学计划中予以安排与组织,旨在通过劳动培养同学们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也包含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所参与涉及农业、工业类操作的活动,培养锻炼同学们基本劳动能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

一、新时代“学工学农”劳动教育价值和定位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下、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机制。

“学工学农”无疑是一堂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知识1]。学工不仅仅是参与产品制作,了解生产过程,还要体会学习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拼搏精神。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生产劳动一直是教化的主要载体。农业生产劳动,既作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也是向年轻一代展示和传递劳动经验的渠道[2]。学农不仅能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了解农业科技发展与趋势,体验农业魅力,还能学习农业生中吃苦耐劳、节俭朴实、热爱集体、勤劳肯干、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见》指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学工学农”是实现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时代的“学工学农”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劳动过程,更多的是其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通过“学工学农”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减少对手机、网络的依赖,在劳动中提升交流能力,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做一个既能脚踏实地认真做事,又能仰望星空具有创新精神和远大理想的人。

二、天津市初中社会实践中“学工学农”的开展

2.1 天津市初中社会实践中“学工学农”的时间安排

《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指导意见》中指出,初中学校要充分利用每学年两周机动时间,每学年保证学生5天的社会实践实践,有计划的到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或其它适宜的场所进行劳动、参观、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显示,28所学校中,86.11%的学校选择将社会实践实践安排在8~10月,5.56%的学校在11月~1月实施,5.56%的学校在6~7月实施,社会实践时间较为集中在第一学期开始阶段。这种安排更多的应该是从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考虑,确保学生学习专注、高效。在社会实践活动天数方面,88.89%的学校能够保证每学年5天的社会实践时间,11.11%的学校还不能达到规定天数。但是这个数据与学生参与调查数据有较大出入,学生数据显示,社会实践时间为1~3天的比例为58.73%,3~5天的比例为41.63%,说明在实际操作中“学工学农”实施并不充分,今后的工作开展中,应加着力保障充分、完整的社会实践实时间。本研究认为“学工学农”活动时间的安排,应尽量切合农作物生长规律,兼顾学生学习阶段的设置,确保取得实现其教育价值。

2.2. 天津市初中社会实践中 “学工学农”的学习内容

合理的内容安排,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工农业的发展趋势,了解民生国情,当今天津市中学生参与的“学工学农”活动主要有种植类、维修、手工制作、食品制作等,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容易操作,同学们能够迅速掌握。在“学工学农”中,天津市中学学生参与的活动主要有缝补、摘花摘菜、拔草、烘培、制作豆腐、盆栽,简单编制、浇水施肥、做布贴画、打磨木料、做月饼、雕刻印章、摘棉花植树,安装简单零件、种胡萝卜,做拉花、无人机、收割麦子、交通职业学院参观学习、烧制陶瓷、轮船模型制作、剪纸等,不同基地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了不同的学习实践项目,活动丰富、组织有序,各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些实践基地进行“学工学农”活动,提高同学们活动的积极性。

三、天津市初中学生对“学工学农”活动的认知与参与

3.1 天津市初中学生对“学农学农”活动的认知

“学工学农”活动若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首先学生应该有劳动观念,针对“学工学农”的重要性的调查显示,79.08%的中学生,认为中学生有必要参加“学工学农”活动,17.99%的学生认为可参与可不参与,2.93%的同学认为没有不要参加“学工学农”活动。说明天津市初中学生认可“学工学农”教育作用,在“学工学农”中,学生能够在参加劳动的同时,感受劳动的快乐、光荣,形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的主要启发有培养动手能力、感受自然魅力、珍惜劳动成果、培养顽强毅力、珍惜美好生活等等,学生在“学工学农”活动中,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思想上能有所触动和收获,这就是“学工学农”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在劳动技术课上,应加强对学生工农业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和清晰的认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工农业活动中实践、感悟劳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2 天津市初中学生参与“学工学农”状况分析

在认知“学工学农”重要性的基础上,学生的实践参与,获得真实感受,接受教育的直接途径。调查对象中在通过社会实践中参加“学会学农”活动,接受劳动教育的学生比例为70.29%,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虽然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但并没有参与“学工学农”的劳动教育,此活动开展并不充分,需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确保学生的充分参与。在参与“学工学农”同学中59.52%的同学认为活动丰富,36.9的%同学认为能够满足学习要求,但是项目不多,3.57%的同学没有参与实际操作中,说明在社会实践中,各基地内容设置较为丰富,基本能够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在内容设置方面也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的空间。

对教师讲解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65.18%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感到非常满意,24.4%的同学满意教师的讲解,仅有0.6%同学不能满意教师的讲解,由此可以看出,实践基地对劳动教育师资配备了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完全能够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是对 “学工学农”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

在学校方面,每所学校都有“学工学农”教育规划,“学工学农”得以持续开展,但从学生参与学工学农的调查数据看,学校在执行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力度,保障规划的实施和劳动实践教育的实现,确保社会实践中劳动教育的全覆盖。

3.3 天津市初中学生对“学工学农”建议与期望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主要建议与期望有每次去只有一两个或者没有有点枯燥、学习时间应该久一点、可以增加一些项目、大多数同学还未养成这种习惯需要普及一下、多添加学工学农活动供学生体验、学工学农应学习现代化工农业与时俱进、可以举办一些“学工学农”为主题的比赛或体验会,更好拓宽学生的兴趣!加强每个人的实践等。同学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也反映出在同学们心中,当今的“学工学农”实践活动并不能完全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实践项目的设置相对匮乏一些,教室关注的更多的是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安全,作为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实践基地将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关注度高出了的教育活动本身,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教育活动不充分。

四、天津市初中“学工学农”特点分析

天津市初中“学工学农”时间较为集中,多集中在7~8月份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学校多依托社会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穿插进行学工学农活动,专门以“学工学农”为主题进行劳动教育的学校数量较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工学农”的时间没有统一要去,各学校对“学工学农”的要求各不相同,同学们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时间有较大差异。在学习内容方面,多为简单的操作类,学习内容较为传统。虽然简单容易操作,但缺乏鲜明的时代特色。

五、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当前各校非常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但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能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工学农”教育。

5.1.2 受制于学习内容和场地资源的限制,“学工学农”教育多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并没有进行专项的“学工学农”教育,开展效率不高。

5.1.3 “学工学农”活动持续时间较短,学生实践机会较少。

5.1.4 多数基地教学条件有限,单独依靠基地的力量,学工学农活动并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学工学农内容与实践方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5.2 建议

5.2.1 在学校中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5.2.2 建议基地引入社会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提高学习实践内容的新颖性、科学性与吸引力,促进学生参与。

5.2.3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与社会实践实践,尽可能延长社会实践时间,开展专项“学工学农”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5.2.4引进民间力量,促进实践基地的现代化发展与建设,使基地建设更加完善满足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 1] 隔山.学农的教育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J].甘肃教育,2017(8).

[2 ] 朱启臻.不要忽视农业劳动的育人价值. [J].重农评(腾讯网),2020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