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6
/ 2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沈豪

杭州育才中学 邮编 310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良性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初中阶段的课堂设计为宏观视角,立足于科学教学这一板块,分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引言:

初中生作为初次接触科学这一门学科的核心主体,他们对学科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积极性都十分浓烈,并且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但他们在具体接触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困惑和不解,并不能准确设立目标和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辩证的态度,懂得用科学的理念去思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而核心素养在科学课堂中的体现,就主要是以科学基本素养为主。

一、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养

当下,有许多处于一线的初中科学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负担依然十分沉重,同时兼任着数个班级的科学教学,所以他们也很少挤出时间和精力去夯实自身的基础知识,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去设计教学内容,长此以往,教师也变成了教书匠。而在教书匠的带领下,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会受到许多限制和束缚,他们不懂得用创新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而且也缺乏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的发展10分不足。许多科学教师都认为,当给学生一滴水的时候,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但一桶水是尚不足够的,因为迟早会用完,而且也会慢慢变成死水。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的变化变得更加多样,并且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更加明显的进步和成效,无论是社会还是时代,都在呼唤优秀的科学素养的人才。所以,教师也应当注重调整自己的思维和理念,让自己的知识变成一汪湖水或者是一片海,确保自己的知识能够与时俱进,取之不尽。初中阶段的学生尽管已经拥有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探究精神,但他们的学习仍旧需要依靠教师的指导才能顺利进行,所以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起点和高度。对此,教师应当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学习与科学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并且要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基础,优化自身的科学素养,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引导学生的行为与实践。

二、结合生活实际

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生活中现象的总结和再创造,来源于生活,但又始终为生活的发展而服务,所以教师也应当意识到科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挖掘实践中的素材和元素,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之于生活的实际价值,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科学的素养。以鸡蛋为例,鸡蛋是群众日常生活必备的主食之一,并且鸡蛋在热的时候味道会更加鲜美,可是在鸡蛋刚从滚水里被取出来的时候,就不能急于把它的外壳拨下,这样就有可能连壳带肉的破坏鸡蛋的完整性。对此,就需要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儿,然后在玻璃外壳,这样就会节省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里所依靠的科学原理就是热胀冷缩。但不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物质在受热或者受冷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深速度和幅度都是存在区别的。鸡蛋是由蛋壳,蛋白和蛋黄组成的,而这三种物质的软硬程度都不一样,所以它们的伸缩情况也自然会有差异。把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蛋壳的温度会最先降低,所以收缩的速度也会更快,但蛋白仍旧保持原有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样就可以提高蛋白和蛋壳的脱离速度。而这一原理的学习和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其他领域的实践问题。如果学生面对两种不同的材料,那么在选择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这些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尽可能让两者变得更加接近。比如,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的时候,都会以钢筋混凝土作为核心原料,这是因为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程度是有很大相似性的,虽然会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但它们之间也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以钢筋混凝土作为核心材料的建筑,往往会更加坚固稳定。而且,许多电器元件在构造的过程中,选择的是两种热膨胀性质很大的金属,这些也能够帮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科学教学的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教育部在宏观上已经强调了科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关联,教师也应当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让知识能够成为解决难题的工具和辅助力量[1]

三、关注科学前沿

科学这一门学科具有十分明显的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也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所以教师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发展成果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领略更加多样化的理念,从传统的课本框架中脱离出来,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让学生拥有时代发展的紧迫感,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这一做法不仅顺应了素质化教学的需要,而且也与时代的召唤相符合。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自觉追踪前沿科学的发展情况,并且要积极了解相关成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教师还需要采用新的方法和模式,为学生传授最新的科学知识,把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组织和梳理,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寻求改革与创新,避免用太过绝对或者是太过确定的逻辑,去扼杀学生内心的疑惑与不解,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保证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进行多次创造,多次思考。另外,教师也不需要把全部的内容都安排到课堂教学上,可以适当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参观工厂或者是企业,让学生能够把握好生活中的科学细节,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构建起更加完整的体系,避免科学知识的碎片化学习,联想科学的未来

[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接触多个方面的科学知识,习得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充分把握不同科学领域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基本内容,以此来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理念的更新,生活素材的挖掘,科学前沿的跟进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初中科学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吴学海.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 012(023):87.

[2]戚小勇, 毛国永. 加·减·乘·除——论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 000(0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