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3


农村中学如何提高学 生的阅读效率

傅利花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中学 364201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逻辑归纳、推理判断、创造想象等思维能力。本文以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2 Section C教学为例,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开展“读—思—言”教学策略可行性探究,阐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利用“读—思—言”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课堂阅读,提升阅读效率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兴趣;“读—思—言”教学策略;阅读效率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的英语教学普遍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学生经过小学四年的时间学习英语,有的学生已经达到初中八年级的水平,但有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长期的农村一线教学发现,学生在刚入中学时,对英语学习还抱着极大的期待,学习积极主动。到七年级下学期,就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掉队了,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到八年级下学期,又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想要放弃学习英语;导致在九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只有约二分之一的学生在听课,能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上课昏昏欲睡,还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只是课堂上的配角和看客,没法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面对英语教学的严酷现实,我们处在第一线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进行总结反思,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保持高涨的热情,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英语的魅力?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得想方设法在“悦读”上下功夫。

(一)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因人而异,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我们要为学生选择不同水平的阅读材料。总体来说,在七年级起始阶段我们应尽力选择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文章。待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之后,再推荐学生阅读稍高水平的作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喜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信心。

(二)培养阅读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成就终身”。从七年级第二个月开始(第一个月利用自然拼读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词汇教学),我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至少阅读一篇课外读物,七年级大概100词,八年级大概200词,九年级大概300词,让学生边阅读边划关键词,并且带着6个疑问词读文章(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保证阅读时间

我要求学生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可以读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也可以自由选择相应水平的读物,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的内容通过课前值日报告的形式(Duty report),向全班同学展示,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读—思—言”阅读策略指导

(一)读(Read)

很多的阅读材料都会配上相应的标题或插图,教师上课之前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文章进行合理的预测。如果文章的阅读有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PPT图片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对于特定的人物、特定的历史事件、特殊的地理环境等文章,教师要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背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在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文章,能大大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思(Think)

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钻研学习材料,在学生最难理解和最容易混淆的地方设疑问难,运用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提出几个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答案,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三)言(Express)

一堂课的精彩部分就是学生把所学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阅读材料内容,提出有见地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给足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复述课文、情景表演、读后续写等,把知识转换成能力。

三、“读—思—言”阅读案例探究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重点研究“读—思—言”教学模式如何渗透到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让我们以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2 Section C为例,分析“读—思—言”教学模式地具体实施过程。这篇文章主要以“Environmental Problems”为话题,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一)读(Read)

1. Pre-reading

Play the cartoon video about protecting the ozone layer.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每年的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关注臭氧层的现状,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Show some pictures on the PPT, lead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new words.

这一课词汇较多,而且有很多专用术语,教师利用ppt图片、构词法介绍有碍文章理解的生词,然后让学生运用新单词进行遣词造句,及时的扫除阅读障碍。

Guide the Ss to predic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by the given pictures.

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了课文前面的5幅图片,引导学生预测这篇课文的主题是“The problems on the earth”,让学生快速地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大意。

  1. While-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find the best title of each paragraph and ask “How many parts can the text be pided into?”

Read paragraph 1 and answer: ①How old is the earth? ②How long have we lived on the earth? ③Has our planet changed a lot? ④Are all the things we have done good for the earth?

Read paragraph 2-6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effects: ①Line down the problem. ②Line down the effects. ③Circle the key words.

由总到分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第1自然段由教师带领全班同学集体讨论完成阅读任务,第2-6自然段分别从5个不同方面阐述世界上的环境问题,所以教师先示范第2自然段的学习策略,然后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完成3-6自然段的阅读任务。每组派一个学生代表作为主讲,在讲解过程中,遵循学生主讲、教师补充的原则,最后老师将重点板书到黑板上。本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读者(Reader)、画家(Drawer)、演说家(Speaker)、作家(Writer)和分享者(Sharer)。

  1. Post-reading

Ask the whole class to read the passage by themselves and find out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通过寻找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思(Think)

1. What

Read the last paragraph and lead the students to think: If you are the writer, what you will write for the next paragraph?

2. Why

Before ending the class, ask the students: Why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e article?

Lead the students to sum up: The writer wants to call on peop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s.

3. How

How do people do in their daily lif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an you draw a mind map for the text?

组合 2





通过设疑问难,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三)言(Express)

1. Retell

After learning paragraph 2-6, the teacher lead the students to retell each paragraph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group by group.

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利用1c图表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 Rewrite

Add an ending to call on people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因为学生直接作文有难度,所以教师先出示一系列的图片,引导学生用We should/must/had better/can…和We shouldn’t/mustn’t/had better not/can’t…等句型进行看图说话,然后用合适的连接词把句子组织成一篇文章,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1. Sum-up

Review and check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在“言”这一环节,我们通过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为文章续写结尾段和总结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从输入转化为输出,正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能力。

结语:

在今后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地挖掘文本材料的内涵,利用“读—思—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和深层阅读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