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策略

段平娉

重庆市九龙坡区玉清寺小学 400052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逐渐加强,在小学教育当中,为了全面帮助小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我国提出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策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虽然我国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教学认知,但是在实际的推广过程当中仍有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培养的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歧义性。本文将就小学生科学思想发展策略展开相关讨论,阐述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学生教育;科学素养;发展策略;实践讨论


在教育当中,小学教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因年龄偏小等原因,其自身的思维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具有绝佳的塑造性。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科学教学,可以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进行综合培养。教师在课堂中构建相应的平台,营造出与学生共同探索的环境,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的科学素养。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保证整体的有效性。同时,根据设定出的教学方案,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保证每位小学生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 营造有效环境,进行科学探索

小学科学教学与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科学教学具有极高的广泛性以及涉猎性,其自身可以跟任何学科进行完美搭配。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发现能力以及综合解决能力为主;在教材内容上,科学学科包含了自然现象、事物等科学领域,充分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学习重新塑造其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同时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全新的社会关系[1]。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用观察发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教学,构建相应的教学平台,投入情境创设。例如,在教学当中推出“问题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在学生进行学习时,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给学生讲述相应的知识点,同时在知识点的提出中增加学生整体的知识积累能力。在情景模式的构建当中,教师应保证整体的构建方式“贴合”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避免出现“架空性”。同时,针对于构建的学习模式,教师应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其进行翻转,让小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其完成由“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的转变。

  1. 进行小组合作,实现合作探究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是形成的最佳时期,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应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促进小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学习,帮助小学生实现全面成长[2]。例如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将小学生以同桌为基本单位,前、后两排组建合作讨论小组,生成相应的合作学习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讨论小组具备的优势非常明显,其最重要的便是拥有极高的“延伸性”。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运用,也可以在课后合力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题,通过合作讨论小组,小学生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与我国新课标核心素养教学当中的教学观点高度吻合。在合作探究当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建小组时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合作小组运用的有效性,在组建小组的过程当中推荐“就近原则”,尽可能在最近范围之内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其可以通过“就近分配”的模式随时开展小组学习,避免小学生自行组建合作小组,导致无法在课堂中进行讨论的效果出现。

  1. 注重教学评价,激励探究精神

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一定的教学评价督促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完善。同时,通过教学评价研究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总和[3]。因此,其设立的项目一般包含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等,作为一种对学生有效的激励手段,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当中,针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选择,在学术范围上不应针对“错”与“对”之间;而是应该就“确定”和“待确定”之间的分别。保留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尊心,同时,在小学科学的学科当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小学生进入科学探究,不断就小学生探究的过程提出一定的推测,并且鼓励小学生进行自我查询,积累相关经验。

  1. 开发科学活动,提升科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当中,受课堂时间影响,因此在课堂中兼顾教学知识点的渗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素养培养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帮助学生全方位提升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4]。例如在小学生学习过后,教师为了提升小学生整体的吸收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应开展互联网课后自学活动,教师在学习群中上传相应的学习资料,并以PDF格式进进行发布,以供学生在学习当中随时下载。同时,为了便于整个教学知识点的有效渗透,教师应在学习群中开展“错题练习本”的功能,每位小学生每天将自己在课堂当中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留言的方式在学习群提出。教师在梳理学生的留言后,在第二天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简短的回答,保证整体的学习效果。此外,为了防止小学生出现恶意抄袭的问题,单次问题的提问几率超过50%,此问题将不失去提问性,教师可根据小学生整体的提问效果调整教学方案

[5]

  1. 开展亲子活动,巩固教学效果

在进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策略中,除教师自身的多样性教学外,家长的综合参与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实质性效果。小学生因年龄偏小,因此在生活中高度依赖家长,家长自身的一言一行将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效果[6]。因此,教师可开展必要的“亲子活动”,全面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亲子活动中,教师可让家长与小学生一同观察花朵的绽放过程,并根据花朵在绽放中的不同形态进行描绘,制作“观察日记”。在描绘过程中,家长结合自身实际经验,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情感以及审美的综合提升。在“观察日记”制作完毕后,统一上交老师,由老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教师与家长最好采用“双重鼓励”的机制,即教师鼓励一次,家长额外再次鼓励一次,通过“双重鼓励”机制,提升小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结束语:

在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策略当中,教师通过这些教学设计,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实际学习以及生活进行有效关联,保证学生对科学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同时,提升整体的科学素养。因此,对于我国现在的整体发展趋势而言,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学习方式。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环境以及探究环境,让小学生在科学探究当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学习过程当中,提升整体的科学素养,实现我国“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多面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陆千惠.促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四"点"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56-58.

[2]薛成波.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10):92.

[3]何黄.基于学科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中学语文,2018,0(12): 86-87.

[4]熊梅,李洪修.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习的价值、特征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8:90-96.

[5]储君;和学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资源建设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8(03):49-52+58.

[6]姜福春.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000(0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