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教育在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教育在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盛进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

【摘 要】本文探索以微信为主要媒介,建立一套延续性护理教育方案,并实施于出院后的肠造口患者。结果显示以微信为媒介的移动护理教育,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微信远程教育;肠造口;居家护理

Applica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in Home Care of Intestine Stoma Patients

Sheng Jinwen

Tumor Center of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22, China

Abstract: WeChat platform was used as the main medium to establish a continuous nursing education program for patients with intestine stoma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stance nursing education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patients with intestine stoma.

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Intestine Stoma; Home Care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手段,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或肿瘤晚期无法手术切除者需要接受肠造口手术将排便出口移至腹部[1]。排便途径的改变,不能随意控制以及相关的术后并发症都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大多数患者表示:对造口护理困难、担心复发、经济压力使他们对未来产生担忧。造口并发症处理方法因出院而专业学习机会减少,因此肠造口患者在出院后,需要专业的造口护理帮助,以顺利渡过从医院至家庭这段困难时期,迎接术后新生活。

微信因互动性好、时效性强已成为大众交流与信息共享的重要方式之一[2,3,4,5]。为了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充分发挥患者躯体及精神方面的潜能,降低对他人依赖程度,本文探索以微信为主要媒介,建立一套延续性护理教育方案,并实施于出院后的肠造口患者。

2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教育

2.1目的

基于微信平台,为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提供身心一体的延续护理。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教育对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能力的影响。

2.2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在我科室行肠造口手术的患者,并根据其手术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分入对照组,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等常规护理。偶数分入干预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教育,此方案实施于患者出院第一天至出院第20周。

2.2.1干预组:推送微信课

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患者或其家属扫描码加入 “协和春天造口”微信群,指导其熟练使用微信查看信息和发送视频、语音等消息。

微信课:将前期搜集的肠造口患者出现的问题、患者健康需求等资料整理归纳,与造口治疗师和患者主治医师讨论协商后,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教育方案的框架下最终拟定微课具体内容。

推进频率:分五个阶段(出院第1-2周、出院第3-6周、出院第7~12周、出院13~17周和出院18~20周),共推送微信课20周。

内容及呈现形式:

每期主题明确,时长15分钟,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依据微课目标、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生活及就医条件等,对内容进行合理选取、删减和改编。呈现形式为动画、图示、操作示范、课件、真人演讲。内容包括:通过与患者微信视频聊天或观看患者上传的造口视频,纠正不正确的造口护理方法;针对患者及家属需求介绍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现阶段存在的造口自我护理具体情形调整推送微课内容,使他们尽早参与造口护理,更好地适应造口生活,提高自理能力进而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2.2.2对照组:电话随访

电话随访评估患者情况,根据门诊复诊情况、患者居家造口护理出现的问题和严重程度,提供干预措施。时间为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1个月后2周随访1次,直至20周,特殊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增加次数,做到随时掌握造口患者的病情。

2.3结果

(1)一般资料:纳入研究对象共10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22至79岁,平均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学历者58%,现居住地在城市者36%,患者住院时间最短12天,最长26天,平均为16天。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肠造口自护知识得分


干预组

对照组

说明

出院前l

38.35+13.43

41.17+11.7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出院后第12

64.95+6.29

43.90+14.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院后第18

73.68+3.46

50.21+12.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

对照组

说明

出院前l

6%

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出院后第5

22%

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院后第20

26%

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患者自护水平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干预组出院后第18周得分明显高于出院前l天且高于出院后第12周。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教育对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有良好效果。

3结论

以微信为媒介的移动护理教育,对肠造口患者自护知识和自护技能的掌握有积极意义,可提高出院后肠造口患者的自护效果及造口适应水平,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巩固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 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2,付伟,李萍,钟银燕.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27-30.

3,屈清荣,徐一格,杨程舒等,微课在回肠膀胱造口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9):645-649.

4,徐秀莲,栾晓嵘,苏静等.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造口护理系统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84-1187.

5,谢玲女,蔡一波,洪小芳等. 出院后延续护理在永久造口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