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肖阳 白爱燕

伊犁州奎屯医院 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 讨论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 从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创伤骨科患者中筛选出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进行分组,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实施的方法分别为,对照组选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则选用疼痛管理措施,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比对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疼痛缓解率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创伤骨科护理的管理措施,经研究发现,选用疼痛管理措施效果更好,患者普遍护理满意度更高,疼痛程度得到了较好的缓解,在临床护理上更适宜被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疼痛管理;创伤骨科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疼痛属于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尤其是在骨科创伤中较为常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创伤骨科患者的人数也随之不断增加[1],当患者发生一定的创伤,将会对其骨骼解剖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这将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并且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感,剧烈的疼痛不仅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情绪与感受,还会对手术的疗效以及术后的正常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讨论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创伤骨科患者中筛选出20例作为研究对象,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10例,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28岁与57岁,平均年龄为(38.64±2.71)岁,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

研究组的患者为10例,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29岁与56岁,平均年龄为(38.59±2.64)岁,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5例。

将两组患者以上的组间数据,进行详细的比对,可得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用常规管理措施,做好常规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注意患者病房的舒适度,确保环境的整洁卫生,勤换患者床单,定期进行通风,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等变化[2]。注意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营养均衡,以清淡为主,指导患者多家饮水,做好常规的健康指导与心理指导等。

研究组选用疼痛管理措施,详细如下:①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之上,成立专门的疼痛小组,组长可由护士长担任,应对组内的护理人员进行职责划分,对患者急性全面的病情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组内人员实施专业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②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估[3]。在患者住院的两至三日,应对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程度、部位、时间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等方式,区分患者的疼痛程度,可用轻度、中度、重度级别进行划分,以便于日后的疼痛管理更好地对症进行。③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实施疼痛干预。若患者属于轻度疼痛,可以借助注意力转移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比如利用患者的爱好,听音乐或是下棋等方式;若患者属于中度疼痛,可以帮助患者选择更加舒适的体位,播放舒缓音乐,主动安抚患者,与患者沟通等,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若患者为重度疼痛,可以适当应用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遵医嘱指导其严格用药。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实验组的组间护理满意度、疼痛缓解情况对比其差异性。

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较为满意:患者对护理较为满意,疼痛程度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不满意:患者对护理不满意,疼痛程度并未得到缓解。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科学的检验比较。p<0.05说明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经过数据分析后与对照组比对发现,在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数(%)]

组别

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n=10)

1(10.00)

4(40.00)

5(50.00)

5(50.00)

研究组(n=10)

3(30.00)

5(50.00)

2(20.00)

8(8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疼痛缓解率

经过数据分析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40.00%,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70.00%,与对照组比对发现,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创伤骨科患者而言,由于自身的病情,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将会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同时影响着手术治疗的疗效,以及术后恢复的情况,因此需要有效的护理进行干预。常规的管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措施,该方式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并没有重视疼痛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因此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水平。而疼痛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注意到患者的疼痛程度,从细节处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并能够有效实施干预。可根据患者不同的疼痛程度,分别进行对症的疼痛干预。

由此可得,关于创伤骨科护理的管理措施,选用疼痛管理措施效果更好,患者普遍护理满意度更高,疼痛程度得到了较好的缓解,更适宜在临床上被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薇.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155.

  2. 陈晓梅.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44.

  3. 王璐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