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邹双

十堰市太和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学习的两个班62名急救护理生为研究对象,一班3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一班32人,为研究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考核两班教学情况和评估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考核技能成绩、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3.33%),存在比较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提升急救护理生学习成绩,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急救护理;护理学教学;应用效果

随着急救措施的不断完善,急救护理出现相应改变,急救护理方面的教学也需相应改变,才能符合现阶段的急救护理操作,为急救事业提供专业急救护理人员,如何选择教学方案成为关键所在[1]。为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学习的两个班62名急救护理生为研究对象,一班30人,为对照组,一班32人,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1例男,29例女,年龄处在(17-21)岁,均值(19.32±0.25)岁;研究组2例男,30例女,年龄处在(17-20)岁,均值(19.28±0.21)岁;组间基本资料无比较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依据教学大纲教学;

研究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内容:①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子任务和母任务,将心脑肺复苏作为教学案例,徒手心肺复苏作为母任务,人工呼吸、保持气道畅通及胸外心脏按压等为子任务。②依据真实事件创设教学情景,对护理生形成刺激,唤起护理生认知结构中经验、知识及表象,激发起其学习兴趣。③在教学过程中,告知护理生母任务和子任务。④在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后,不要将相关线索告知护理生,让护理生进行探讨、思考及分析任务,知晓完成这些任务需做哪些事情,存在哪些困难,重视护理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⑤对急救护理操作要求较高,一些难度较高或新知识,教师可演示详尽、清洗操作步骤,然后让护理生自主学习;简单任务,让护理生自主演示。⑥护理生自主进行巩固学习和总结,学会融会贯通。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考核技能成绩、理论成绩情况、满意度情况。在完成教学课程后,对两组急救护理生进行考核,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个方面,每一个方面满分为100分,考核分数越高,表示教学质量越好,考核分数越低,表示教学质量越差。急救护理生是否满意教学效果,选取自制问卷答题量表进行评估,在急救护理生考核前进行评估,问卷回收率100%,总分100分,当评估所取得的分数低于60分,表示急救护理生对教学效果不满意,当分数不低于80分,表示急救护理生对教学效果基本满意,当分数在60-80之间时,表示急救护理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当分数不低于60分,表示处在满意范围[2]

1.4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SPSS20.0中,计量资料用(605a99fb0ae76_html_69ce06286e3a2c9.gif ±s)表示,用t、χ2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P值小于0.05,组间数据存在意义。

  1. 结果

2.1.两组考核技能成绩、理论成绩情况

研究组考核技能成绩、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比较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考核技能成绩、理论成绩情况(605a99fb0ae76_html_69ce06286e3a2c9.gif ±s,分)

组别

技能成绩

理论成绩

研究组(n=32)

95.32±0.54

95.64±0.47

对照组(n=30)

80.34±0.63

80.72±0.57

t值

9.647

9.847

P值

<0.05

<0.05

2.2两组急救护理生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3.33%),存在比较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急救护理生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32

23(71.88)

8(25.00)

1(3.12)

31(96.88)

对照组

30

16(53.33)

6(20.00)

8(26.67)

22(73.33)

χ2





9.345

P值





<0.05

3.讨论

急救护理学传统教学方法中,主要为教师讲授,护理生被动的对讲授知识进行接受,护理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结构改变,让护理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让护理生在教学中进行合作、自主及探究学习,创设出真实的情景,将护理生的好奇心唤起,具体任务导入,激发护理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护理生主动进行学习,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急救护理学为操作技能高、综合性强和实践性强的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让护理生完成相关任务,进而达到教学目的,这也符合急救护理过程中的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能提升护理生合作共事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3]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强化护理生之间协作能力,进而达到提升护理生团队合作能力,在为护理生营造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加强交际能力,有利于护理生进入工作岗位;任务驱动教学法还能提升护理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教学中,为护理生安排好具体任务,只提供相关线索,让护理生自主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护理生需对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思考,对新知识进行探讨,收集、查找所需知识,在护理生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护理能力[4]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提升急救护理生学习成绩,提高满意度,值得选用。

参考文献

[1]胡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000(014):133.

[2]张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8,024(024):352-353.

[3]张国华,刘爱梅,武晓红,等.TBL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8):53-54.

[4]柴哲.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429(08):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