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的妙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的妙招

熊明强

宝兴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7 00

我们发现自己或身边的朋友在进食火锅、冷饮等刺激性食物时会出现胃痛症状,其实据统计近5年来,我国19-35岁人群胃癌发生率较30年前增长1倍,而胃炎作为胃癌的首发症状,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

据统计,我国胃肠病患者有1.2亿,且每年新增40万胃癌患者,占全球胃癌发病率42%,如何采取科学方案预防胃癌,降低胃炎对我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问题。

1.胃炎到胃癌的四步演变过程

演变过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首先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组织学上有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症状,只要你入院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个诊断结果,因此该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事实上,慢性浅表性胃炎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并不是胃黏膜组织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也就是说慢性浅表性胃炎距离胃癌很远,无需惊慌。

我们的胃黏膜每天受食物刺激或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浅表性胃炎很难彻底恢复,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但该病的出现与年龄、机体衰老、器官萎缩等平行。

胃炎反复发作、胃黏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面长出了本该在肠道里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该症状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一旦发展下去便会进展至胃癌早期。

经过前面的逐渐发展、累积,胃癌就来了,但该病早期缺乏特异性,因此大部分患者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我们该采取方法预防癌症呢?笔者认为需从根本入手需做好胃炎的预防与治疗,尽可能将其控制在慢性浅表性状态下。

  1. 生活中那些原因会导致慢性胃炎呢?

慢性胃炎多由细菌感染、机械损伤、化学损伤、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所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也为慢性胃炎高危诱因,Hp长期感染可通过毒素、免疫损伤等机制加重患者胃部的损伤,甚至促进胃黏膜异化,但Hp感染并不是唯一的诱因,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对胃黏膜的损伤也较严重,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胃黏膜持续受损且无法及时修复,逐渐被肠上皮细胞代替,从而进展为胃癌,可见胃炎是否转化为胃癌主要受久治不愈、长期无法修复两方面因素影响。

3.胃炎的治疗

目前WHO推荐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达到改善、逆转或消除胃黏膜炎症、萎缩病变,降低癌症发生率的目的。以抗生素为主的西药根除方案虽有极高效果,但对缓解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病变疗效有限,而中医药可在提高Hp根除率的同时,缓解其消化不良症状,亦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中医用药遵循辩证原则,

食滞胃肮证:以胃胱部胀痛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为主症,以吐后痛减、大便不爽为次症,以舌质淡红、苔白、脉滑为舌脉,治疗需遵循消食和胃,降逆止吐原则,建议选择保和丸加减方剂。

寒邪犯胃证:以卒发胃痛、疼痛剧烈为主症,以呕吐清水、喜食热饮为次症,以舌淡苔薄白、脉沉迟为舌脉,治疗需遵循温中散寒、止痛的原则,建议选择良附丸合吴茱萸汤加减方剂。

胃火炽盛证:以胃胱灼热疼痛、胀满不适为主症,以口干而苦、大便干结为次症,以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为舌脉,治疗需遵循清热和胃、通便原则,建议选择大黄黄连泻心汤合二陈汤加减方剂。

暑湿犯胃证:以胃肮痞胀、纳少、口干腻为主症,以大便粘滞不爽、小便黄热为次症,以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舌脉,治疗需遵循解暑化湿、和胃原则,建议选择藿香正气散加减方剂。

肝郁气滞证:以胃胱攻撑作痛、嗳气频作为主症,以呕吐吞酸、饮食减少为次症,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为舌脉,治疗需遵循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原则,建议选择柴胡舒肝散合小半夏汤加减方剂治疗。

中药有降低Hp粘附力,改变Hp生存环境的作用,为提高Hp根除率在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铋剂四联疗法与中药联合,例如消化道症状显著者,可首先结合其症状选择中草药治疗1-2周,在3-4周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无显著消化道症状者可首先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1-2周,而后结合其实际病情给予中草药治疗3-4周。

4.日常防护

戒烟戒酒:据统计男性胃炎发生率高于女性,且病情严重程度与吸烟、饮酒成正相关,因此在生活中需做好戒烟、戒酒工作。

饮食结构:进食需遵循细嚼慢咽、少食粗糙、腌制食品的原则,多进食富含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遵医嘱规范用药:若出现胃部不适到医院检查确诊,需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提高疾病治愈率。

定期胃镜检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胃镜检查技术不断被优化,且无痛胃镜技术被应用于临床,患者可在无痛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

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我们发现生活、工作中受创出现情绪不佳时,心里面堵得慌,不想吃饭、不想说话,究其原因是不良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胃肠分泌过多的胃酸、胃蛋白酶,致使胃黏膜受损,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需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结束语

胃炎的出现不是单一因素所致,因此在疾病治疗或预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还需注意饮食结构、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再者需定期入院进行检查,以便明确疾病治疗或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