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背景下的就业情况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新冠肺炎背景下的就业情况及对策

王可心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唐山 063000

摘要:始于2019年12月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影响十分严重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1]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呈现良好态势。但新型肺炎在全球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特别是复工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应对新冠肺炎,要做好长期准备,以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潜力为重点,实施相互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统筹兼顾,出台一揽子经济复苏和就业政策,避免出现大量失业风险。[2]

关键词:新冠疫情 肺炎 就业 高等院校 经济

  1. 疫情导致的经济现状

  1. 疫情对于就业的冲击

疫情带来了就业难的潮流:毕业生人数达到新高,竞争激烈,疫情导致许多行业业务量减少、规模缩小、工作需求减少。自2020年1月第三周起,高校毕业生

用人需求同比下降44%。世界性的新冠肺炎与以往的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战等情况重叠,使年轻人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最近,社交网络的“求职”搜索指数,包括微信指数、微博指数、百度指数等,一直稳步上升在经济学中的摩擦性失业指的是由于季节性原因(如工作变动)或技术和工业调整而造成的暂时性失业。

2020年,全国共有870万高校毕业生,340万人申请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疫情发生在应届毕业生招聘的关键时期,对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聘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意味着24岁及以下的青年团体的失业率相对较高,疫情将对以青年团体为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有很大的影响。

  1. 服务业和制造业受到冲击

疫情对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量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大农户面临着破产的风险;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面临订单损失和刚性成本支出的多重压力。劳动力成本是主要的经营成本,厂房、店铺租金和银行利息是固定费用,现金流薄弱的企业面临破产风险和失业风险增加。新冠肺炎的防控也对大农户产生了重大影响,饲料供应中断、运输受阻、疫情防控成本上升。[1]

  1. 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压力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但却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国内外相关机构预测,全年GDP损失了0.5 - 1.0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疫情经济使经济处于半休克状态,大多数行业都将受到冲击, 投资,消费,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真正影响将非常严重。根据奥肯定律,产出GDP每增加1%,就业率大约上升0.5%,我们可以得出:疫情将造成近5万亿元的潜在经济损失。[4]

新冠肺炎导致国内就业增长明显下降。不仅如此,国外疫情越严重,我们面临的危机就越大。当全球经济停滞时,我们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需求下降。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出口的不仅是服装、玩具、日用品等传统商品,还有其他一切商品。根据2018年的数据,我们每出口100万美元的商品就能创造40个就业机会。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个月的出口下降了13%,导致了大量的失业。

  1. 对于现状的原因分析

  1. 家庭负债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城镇家庭资产负债表调查报告:“第一,家庭金融资产负债率较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第二,部分家庭债务风险较高”。城市家庭负债参与率高达56.5%。家庭债务结构相对简单,债务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抵押贷款是家庭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家庭债务总额的75.9%。

  1. 疫情防控措施

为防止疫情蔓延,全国各地采取严格交通管制、限制人员流动、推迟复工复产等措施。疫情防控有效,但产品滞销、就业困难、城乡产业停摆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就业和收入。在疫情防控初期,部分地区实施了“封城封村”,导致物流渠道堵塞、产品流通受阻、产品滞销或销毁,给供应商带来损失。这笔资金不流通,也影响再生产,疫情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同时冲击了商品流通渠道。

  1. 针对现状的结论与对策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应对就业压力,落实安全原则,实施检疫控制,全面加强中央稳定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1. 财政税费的政策支持

针对疫情的发展和影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调整赤字水平,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增加结构性减税,探索将社会保险费削减或延期的时间按比例延长,减少部分行政费用。[5]

  1.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对接受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中小型企业减少教育、城市建设等额外费用,鼓励国有企业扩大雇用规模。支持高等教育毕业生培训,以建立基本的专业服务,以及增加对专业服务的公共采购数量。落实考研、专升本扩招及第二本科教育,实行“考证后教师上岗”等灵活的就业措施。[4]

  1. 加强疫情重灾地区就业支持

研究制定针对湖北省的阶段性扶持政策,鼓励当地劳动者就业,设立就业援助专项资金,增加对企业吸引就业和技能培训的补贴,发展临时公益性就业岗位,扩大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纠正人力资源市场对湖北籍工人的就业歧视。[7]

结语

新冠疫情将给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冲击,影响大,范围广,程度深,再加上与春节长假重叠,就业总量压力加重,结构性矛盾严重,失业水平将创新高。为应对当前疫情对经济社会和就业的影响,我国在支持企业稳定工作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重视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疫区就业人员、失业者等,提供更加有效的就业支持。在疫情结束后,经济复苏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长期上升趋势没有改变,经过一系列财政、货币和就业政策,经济和就业前景相对向好。

主要参考文献

  1. 莫荣,陈云,鲍春雷,黄湘闽.新冠疫情与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与对策比较分析[J].中国劳动,2020(01):16-30.

  2. 王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财政挑战与应对[J].地方财政研究,2020(04):36-41+53.

  3. 程国强,朱满德.2020年农民增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应对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0(04):4-12.

  4. 沈国兵.“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27(02):16-25.

  5. 杨志勇.应对疫情:积极财政政策如何更有效?[J].财政科学,2020(04):7-13.

  6. 岳昌君.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06):4-8.

  7. 胡燕妮,张琳.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政策分析及建议[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02):83-86.

姓名:王可心 性别:女 出生年月:2000.04.29 民族:汉  籍贯:辽宁省昌图县宝力农场一分场六组20号 学历:本科 学校:华北理工大学 学校邮编:063000 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