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城市规划中的 GIS空间分析方法

崔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GIS与城市规划特点,分析了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持续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城市规划中GIS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阐述了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城市规划;GIS技术;空间分析;方法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与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有效采取GIS空间分析方法,更好地开展城市规划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准确性,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GIS与城市规划特点分析

1.1GIS技术分析

G1S技术即所谓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一个以空间地理信息搜集为主要导向,以特定空间范围为主要面向对象,旨在通过衔接数据搜集、数据储存、数据分析等环节一体化的技术方法。在当前技术条件下,G1S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所起到的技术作用更加突出,操作和分析过程更加便捷,成为现代测量测绘及空间规划分析的重要工具。在传统测绘技术模式下,往往难以实现对空间地理信息的动态化收集与处理,在数据模型构建方面同样存在短板,而G1S技术的应用则完全避免了上述难题,绘制数据流程图,实现了更灵活、更科学、更理性的空间数据分析过程,符合当前高强度、快节奏的测绘与规划需求[1]

1.2GIS用于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G1S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G1S技术应用过程标准化、应用模式流程化以及应用效果评价系统化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行业规范,为城市规划中高质高效地应用G1S技术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导向,为全面实现城市规划质效改进提供了强大支撑,在丰富城市规划内涵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同时,广大技术部门及G1S技术科研单位同样在创新G1S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使G1S技术的空间分析、空间建模与空间决策支持功能更趋完善。因此,G1S技术全面应用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2.1更科学地进行城市用地规划

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载体,在城市规划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更是基于G1S技术的城市规划的主要面向对象。在当前城市规划理念下,城市土地可细化分为住宅用地及商业用地等多种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土地性质需要通过G1S技术进行规划,精准界定不同地块的边界控制线,使最终形成的城市规划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上发挥城市土地资源要素的重要价值,防止不必要的土地资源无序消耗与浪费。

2.2提高城市规划分析的准确性

现代G1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城市规划人员在测绘工具及规划方面具备了更为灵活的选择余地,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城市规划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通过G1S技术的应用,可精准搜集城市技术经济、既有建筑、土地利用现状、工程设施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客观数据信息,在数据分析与统计功能的支持下,绘制形成相应的城市规划分类统计图,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的准确性。

2.3提高城市规划方案的评选能力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为满足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规划需求,往往会在特定技术条件下形成多套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以供必选择优。在G1S技术的支持下,可有效避免城市规划方案形成过程中人为主观意志的干扰,帮助城市规划人员对相关数据与方法进行科学研判。纵观当前G1S技术应用实际,已经在丰富城市规划形成过程,提升城市规划设计内涵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效果,且该技术方法辅助城市规划分析和设计,已经成为诸多地区与部门实施城市规划行为的首选技术方法。

3.城市规划中GIS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3.1持续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在当前G1S技术条件下,如何基于城市规划持续不断优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业内关注的难点问题所在。通过G1S技术应用,可实现系统决策,完善系统支持功能,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数据信息决策,对城市规划中的不用模块与不同功能分区做出差异化调整,满足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城市规划需求。在G1S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全面采用二维平面图信息的管理方式,构建形成可视化、直观化、形象化的信息交互平台,根据整体布局需求,将标准功能需求模块嵌入城市基础设施优化调整系统全过程,更加精准展现G1S技术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3.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系统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载体,而数据库系统则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与灵魂所在,是支持系统完善与功能合理布局的基础平台。G1S技术可将地形坡度、水文条件、土地利用、侵蚀率等技术指标进行细化分解,针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神经网络系统的各项节点环节,实现相关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和利用,搭建基于G1S技术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平台,构筑成更具真实性的虚拟空间,将不同数据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类统计,并为后期数据库信息检索与查询提供极大便利。

3.3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控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发展环境复杂多变,需要从宏观层面对城市规划进行管控,确保相关管控体系的导向性与约束性,并高效衔接土地资源、水文资源、生态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等城市规划要素之间的关系,营造多要素的特定叠加集成评价,为城市规划的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基于G1S技术的城市规划管控可精准有效划定“三区三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线、城镇开发边界线,以及生态区域、农业区域和城镇区域。G1S技术可帮助相关技术人员辅助进行城市规划管控分析,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纵向与横向等多个方面处理城市规划中的细碎斑块。

3.4基于以往国土信息化成果,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以往城市国土信息化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后期调整与优化城市规划策略具有指导作用。G1S技术可将以往国土信息化成果进行加工分析,有效衔接天地图、数字国土工程以及金土工程等之间效果,构建形成基于国土空间的基础信息平台,探索形成区域性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在此过程中,需要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将打造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体系作为未来发展需求,充分提高生态资源要素的承载力,实现城市规划的集约化发展(如图1所示)。

607fbde72d361_html_5c66e5aaa7a9684f.jpg

图1 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示意图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城市规划实践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地位极为突出,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规划的全面性与系统性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有关人员应从城市规划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GIS技术应用模式。

参考文献

[1]许为一,杨昌新,梅晓庆,等.城市住区适宜步行的物质空间形态要素研究——基于沈阳市铁西区16个住区的实证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