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项目—提升员工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项目—提升员工素质

吴振星,邢文彩,郁娜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人事处培训科

摘要: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利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这个“神器”培养人才,促进员工素质整体提升,保证安全生产,提质增效。

关键词:仿真培训系统;个体防护及应急处置;培训;数字化移动评分系统;

如何按照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培养、培训、挖掘、认定人才,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人队伍,培养出企业自己的大国工匠,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就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如何利用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这个“神器”培养人才,促进员工素质整体提升,保证安全生产,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职业技能认定方式的遇到的问题

1)员工掌握工种全流程深度不够;2)日常培训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内容关联度差,技能等级认定成绩不理想;3)提高员工装置应急处置能力;4)考评员打分不一致;5)未取证人员取证难。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技能评价中心做了大量工作,首先与专业处室对接,了解员工素质短板以及相关培训需求,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合理考评项目,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最终在实际考评项目中增加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个体防护及应急处置项目、单独制定未取证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并将纸质评分改用数字化移动评分系统。

2.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

为了解决员工掌握工种全流程深度不够问题,我们在实际考评项目中增加炼油化工装置仿真考评,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是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通过动态数学摸型,设计成与现场装置一致的流程、工况,逼真地模拟装置现场的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过程的现象和操作,而又全部在仿真机房进行,既没有危险性,又能反复培训运行,与其它的培训方法相比,既提高了培训效果,又节省了培训费用,缩短了培训时间。

我司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系统已经基本全覆盖所有装置,并于在2017年职业技能认定实际考评项目中增加了仿真培训系统,在过去4年实际应用中总结出以下几个优点:

1)促进仿真系统培训,切实提高员工实际操作技能水平,达到实际培训项目与技能鉴定相统一;2)培训管理易,仿真培训软件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上运行使用,可以集中培训,也可以利用网络在私人计算机上运行使用,有依据操作规程要求的自动评分与自动记录等功能,使得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更加方便容易;3)考试项目实施容易操作,方便统一安排考试;4)项目考试结果自动评分,不受人为影响;5)项目成本低,使用技能鉴定站计算机及现有仿真培训系统,无需另外增加投入。

3.培训与题库修订

为解决日常培训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内容不一致问题,根据石油炼化企业实际情况,要求各单位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增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内容,部分内容分设置专项培训;随着近年来装置现场工艺、设备不断更新,装置技术改造不断,新装置建设不停,装置现场情况每年都在变化,每年都要进行现场调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修订的实际题库内容,保证参加考评人员不被错误信息干扰。

4.个体防护及应急处置

过去几年,全国化工行业重大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员工个体防护能力及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培训重中之重。将个体防护及应急处置列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际考试项目中,就是提高保证安全生产。

个体防护考试项目主要分为3项,其中包括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心肺复苏仪使用、过滤式防毒面罩使用。

应急处置考试项目主要的考试形式为现场设定事故模拟情景,考试人员根据事故情景进行模拟口答应急处置处理,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情况确认、启动应急预案、报警119、报警120、现场工艺处置、人员疏散、应急监测、警戒隔离、污染物处置、应急终止条件确认等。

我司在2018-2020年三年时间里,共1629人参加项目考试,极大的促进了防护能力及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对公司员工个体防护及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降低了专业处室安全培训压力,为装置安全生产提供了一份可靠保障。

5.数字化移动评分系统

传统的技能鉴定实际考试采用纸质评分表打分,纸质评分表打分会遇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问题:1)主观因素影响评分的真实性,考评员现场考评分差大;

2)考评员填写考评表不规范、差错率高;3)现场打印题库评分表,耽误时间长。考生在考试现场抽题,考务人员从题库中调出考题,现场打印;4)考评员现场填写信息时间长,影响正常鉴定。考评员现场考评过程中,考试人员比较多,填写考评表人员信息时间长,耽误考评员时间;5)纸质资料多,不易长期保存。

采用数字化移动评分系统能够避免以上问题,并且具有以下优点:1)评分模式划分:支持单一专家评分、专家组平均分评分、多层专家加权评分三种评分模式。备有差值预警机制:可设置最小差分值,评分过程中自动控制评分差值,最大限度避免主观因素影响评分的真实性;2)精细化评分准则:将评分规则嵌入到平板中,评委只需轻触屏幕即可完成评分工作,更加精细化评分表扣分规则,有效约束评分行为,避免了填写不规范;3)考试信息提前导入,避免填写和打印浪费时间;4)督导人员随时掌握考试中的打分细目,透析考评员的考评信息;5)历史数据:评分结束后,系统提供电子评分标准表存档。

6.未取证人员年度培训

为促进未取证人员能够及时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也是我们工作重点之一。结合集团公司要求,单独制定未取证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以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内容为主,要求每个季度对未取证人员脱产培训5天,要求有培训、有记录、有考试。通过2019-2020年两年的培训计划的实施,未取证人员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通过率由原来33.5%,提高至2020年71.2%,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以上项目实施,不断合理优化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项目,达到考试项目贴合现场,提高员工实际操作水平,调动基层员工努力学习技术和踊跃参加技能等级认定的积极性,形成培训闭环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钱捷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下的监管机制探索[J].质量与认证,2021(03):69-70.

[2]王爱军.国家职业资格改革后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J].人才资源开发,2020(23):61-62.

[3]谢吉林,方乃文,陈玉华,李连胜,马一鸣.新版《钎焊工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编著理念探讨与实践分析[J].金属加工(热加工),2021(03):55-58.

[4]施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铁路企业职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市场,2020(3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