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小班“逃家小兔”型幼儿行为管理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连锁经营:小班“逃家小兔”型幼儿行为管理的策略研究

陈佳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中心幼儿园 311223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园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音乐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精神成长的需求,帮助幼儿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教师通过追溯分析、研判因由、设想干预等方法了解该幼儿在园的表现及不受控制的结果分析,在室内外音乐游戏连锁开展中,通过细节回放,反复调整策略跟进,管理孩子自控行为能力,本文将以本班“逃家小兔”为例,采用音游连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室内外音游连锁 逃家小兔 行为管理

缘起:“逃家小兔”初印象

一、爱的“追究”

基于小傅的平日表现,我们对其做了情况追踪,结果如下:

1.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小傅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对新环境、新事物、新同伴常常产生排斥、在集体生活中独占性强,常常喜欢一个人游戏,不爱交往。

2.情绪敏感,不易安定和平复。小傅对周围的事物或者人的表现极为敏感,老师稍一批评,他就会跑出去,嘴里还说:“老师不喜欢我了!”情绪爆发,而且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恢复。

6088b14f5a18d_html_30d691478f2dd0be.gif3.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小傅的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容易被区域游戏吸引。分析原因,作为教师的我再次面对小傅时,我也给自己了一个思考,对于小傅少些浮躁和苛刻,多些耐心和尊重。

函需:“逃家小兔”之干预

本文研究旨在通过音乐游戏的的合理设计和连锁开展,借助同伴、小组或班集体的力量,改变现如今的状态,为他建立和实施更利于成长的教育策略,促进其融入群体活动各种行为的发展,提高建立人际关系,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基于此我们界定概念、预期研究目标、架设内容框架,以让研究更显效能。

【概念界定】

“逃家小兔”:本文指总爱跑到教室外面,不听指令,自控能力差的幼儿(小傅)

音游连锁:音游连锁是指室内外音乐游戏,以“连锁经营”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开展,分工引导,把独立经营的活动(室内外音乐游戏)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使室内外经验主题互通,资源共享,经验同频的一种游戏模式。

行为管理:研究中,指的是教师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迎合及个体差异性(音乐敏感度),激发差异性孩子的自我认识﹑监督和评价的能力﹐同时借助同伴和小组、集体的力量,在音乐活动层层推进、连锁进行的过程中,提高对自我行为管理的能力,即逐渐的能打破交往壁垒、遵守规则、合作互助,形成自控悦纳等品行。

【研究指向】

1. 通过音游的连锁组织开展,帮助幼儿调节负性行为。

2. 研究运用音乐游戏正确引导并帮助幼儿调节不恰当的行为乃至情绪反应的实施策略,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施策:“逃家小兔”之变形

一、过渡式音游——改善消极情绪

  1. 贯穿熏陶——融入一日生活。

玩是孩子的天性,音乐游戏有利于幼儿兴趣爱好的融入,它既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释放天性,又能在各种音乐中缓解情绪。

2.指令干预——衔接过渡环节。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除了集体活动,自主游戏环节,更多的就是孩子们的过渡环节。教师通过音乐的设定,干预幼儿过渡环节,进而促使孩子学会听从音乐指令,并根据指定,做出相应动作。

3.兴趣指向——直面动作优越。

兴趣是孩子的学习基点,在平日观察中我们发现,小傅对音乐节奏较为敏感,“节奏”是音乐游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动作、语言、音乐融为一体的关键与核心。因此,通过节奏的训练,能够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培养注意力的发展。

二、合作式音游——助推交往能力

1.情境游戏——演绎中融入集体

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并结合音乐演绎,游戏要求同伴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进而促使孩子在良好的游戏氛围中、在音符的海洋里敞开心胸,在同伴的带领下,逐渐放下自己的防御参与活动,融入群体,并逐渐的展现自我。

2.律动游戏——跟随中听从指令

律动是音乐游戏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教师通过节奏、律动等传递,锻炼幼儿全身运动,同时结合器械能够最大程度的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从而让其自然而然的熟悉律动音乐,让他随音乐自我跟随,听从音乐指令。

3.规则游戏——游戏中服从指令

音乐规则游戏一般通过音乐传递规则,游戏规则要求同伴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进而促使孩子学会服从指令,逐渐养成自己的规则意识。

  1. 特定式音游——提升专注能力

常言道: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否专注和坚持。为有效推动小傅的专注力,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

1.时间特定——相约周四

周四小班段是户外自主游戏,而木板拼搭是小傅的最爱。基于此,我们将每周周四定为与小傅的专属相约日。在特定的时间内,我们允许小傅可以尽情地进行木板拼搭,提升其拼搭时的专注力。

  1. 音乐特定——随我摆动

音乐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基于小傅在日常教学中,常常无视教师的指令,通过思考筛选,我们特选择奥尔夫音乐《随我摆动》作为小傅的专属音乐。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播放《随我摆动》,强化小傅的专注力。从初次听的不知所措,到再次听的手忙脚乱,至多次听的不紧不慢,可见小傅的专注力在日趋强化。

  1. 内容特定——你做我猜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爱玩是幼儿天性的体现。基于小傅注意力分散的现状,我们将游戏《你做我猜》作为小傅与教师的特定互动游戏。在这样的互动游戏中,教师对小傅又有了新的认识,小傅的专注力在不断聚焦。

遇见:小兔回家了

“逃家小兔”--小傅,在班级老师一次又一次爱的栽培引导下,慢慢地进步着,变化着......终于回“家”了,回到了这个充满爱意的大家庭!

一、驻足幼儿——遇见成长

1.合作乐享--回归本位。

合作游戏即人际交往,但是这个技能习得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连锁音乐游戏的策略实施,小傅本学期出逃次数逐渐降低,持续游戏的时间也慢慢多了起来,与老师、同伴的距离拉近了。

  2.情绪控制--立足常态。

通过音乐游戏融入,小傅的情绪爆发次数逐渐降低,持续的时间也明显少了。尤其是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也能够主动的参与互动了。

3.节奏训练--凸显专注。

通过节奏训练,以集体教学,自主游戏,个别指导以及家园合作等多种途径策略实施,小傅的注意力集中的更持久了,记忆力也有所提升。

二、助力家长——关爱备至

1. 亲子交流--无话不谈。

改变后的小傅,妈妈放学一接到他,他会主动和妈妈分享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晚上睡前还会提醒妈妈,明天学校里要干什么,我们要准备什么等等。亲子交流亲密无间。

2. 亲子游戏--默契无限。

他能很专注地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我做你猜的游戏,默契指数直线上升,时不时还会提醒爸爸妈妈要专心玩游戏。

3. 亲子打卡--积极主动。

基于小傅的特别之处,从小班开始我们就为他设计了专属的阅读打卡任务。如今,打卡时间还没到,他就提醒妈妈今天要读什么故事,态度从消极转变为积极。

三、助推教师——提升认知

1. 精准的榜样示范--识人断己。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他这个比喻形象的告诉我们,不仅要言传,更需要注重身教,幼儿会记录你的语言和行为,去努力的学习和模仿。

2. 渐进的优点鼓励--重拾自信。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因此,我们要对比表现,找到切入点。多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寻回自信。每个幼儿都自己敏感的视角,我们要学会变换方式去渐进鼓励。

3. 交错式评价模式--优化行为。

评价促提升,交错式的评价模式,有利于优化小傅的日常行为。

没有孩子天生就是“问题儿童”,只是大人总习惯不假思索地把孩子的特质归为“问题”。花开总有时,希望在前方,路在脚下,而我愿做教育的有心人,一直在路上,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李季湄 冯晓霞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 《儿童发展心理学》 鲁道夫.谢弗   电子工业出版社  

4. 《儿童游戏疗法心理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