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对创新绩效影响 的指标体系研究

陈小平

柳州工学院


摘要:伴随着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从空间角度研究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热点。现今大量研究的表明,区域创新与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具有密切的联系。即创新要素禀赋决定了国家或地方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要素向区域集聚成为提升创新绩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此,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指标体系研究有着重要的意思。

关键字:区域创新要素;创新绩效;指标体系


伴随着知识全球化的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特征愈加明显。创新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性创造活动,已经成为了发展区域经济与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世界范围上看,创新要素集聚已经成为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推动力,是培育地方创新文化的关键所在。我国自1998年以来先后建立20 多个国家级高新园区,在拉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缺乏对创新要素相应的配置规则,导致创新要素投入后对应的产出比重失调,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效应,限制地方创新绩效的提升。为了解决创新要素集聚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当了解创新要素的集聚机理,探讨不同区域下创新要素的集聚分布规律以及集聚特征,同时研究创新要素集聚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实际的影响结果。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RIS)是当前研究区域创新发展所借鉴的主要理论。其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 cooke(1992)提出,定义为“地理上确定的、行政上支持的创新网络和机构的安排并依靠这种安排已有规则的强力相互作用提高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产出”。Cooke 在(2000)通过对欧洲 11 地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即“区域”“创新”“网络”“学习”与“交互式学习”五个层面;Wiig(1995)关注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组织构成,认为完整的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知识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以及对创新活动进行政策法规约束的政府机构,还有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

国内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较晚,潘德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地方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其中主要包含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组成的三类主体系统以及行使人才培育、行政管理、社会支持等三类功能性创新支撑系统。晏宗新结合以往国内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将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归类为创新主体(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创新市场(人才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创新要素(人才要素、金融要素、信息要素、人文要素与基础设施等)。

二、创新要素集聚理论发展

创新要素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物质条件组成。区域经济学中将要素视作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源,一个区域经济增长不仅依赖区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同时还取决于区域间要素的相互流动产生的外部作用,可见对于要素的定义应当针对其在经济生产中体现资源性与流动性作为判断依据。而创新作为经济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生产的内生性角度看仍需要资源的投入,这类型的资源主要包含有专为创新活动提供人才、资金、技术。此外,在创新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因素,例如政府导向与区域环境等作为调整创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的因素也应当作为创新要素的内涵。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将创新要素定义为包含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质等创新活动中的直接性投入资源以及根植于本地的生产与社会关系同时影响创新过程方式的政策,公共服务等环境要素。其中人才、资金、技术是

创新要素的核心内容。

创新要素集聚是指人力资源、知识技能、社会资本、制度与环境等创新要素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一定程度的集中,这种集合推动了产业甚至整个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在新知识产生、知识扩散和知识成果转化方面的紧密配合。通过集聚推动者(科技创新主体)的推进行为与通径传导者(科技中介)的协调行为两大机制共同促成创新要素向效益体现者(企业)集聚。综合来看,创新要素集聚主要有三点:(1)创新要素集聚是依赖于创新主体作为载体,随着地理上主体之间的空间集中而表现出集聚行为。(2)创新要素集聚包含静态性累积以及动态性的整合。(3)创新要素集聚是创新要素在在某一区域大量汇集下所导致的集聚效应。

区域创新绩效是指区域各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作为期望的结果,是整个企业群共同的创新集合而导致的技术创新或者新产业的形成,区域创新绩效是表现在某一范围之内,推动与创新相关的各种要素整合并能持续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区域内部的竞争优势,综合提高区域竞争力的结果。是各创新主体在特定的区域以及一段时间范围之内,针对创新投入所能达到的综合性的成绩

三、创新要素集聚影响因素

创新要素集聚是依附于创新载体并存在于区域创新系统中通过不断累积与整合而不断成长,在一定的空间以及时间范围之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分类为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其中外部主要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区域经济,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的发展状况,而内部因素主要是指该区域创新系统内各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自身发展状况以及衍生出的创新文化。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作用与系统中,而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外部因素有:(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经济环境下信息设备建设完善,交通便利,促使创新要素的流动通畅,对人才、资金、技术等吸引力更强。(2)市场环境。市场是对创新要素进行配置与导向的主体,市场环境也能决定区域创新产出的变现能力与实际利润效益,刺激创新要素的拥有者向要素收益高的进行投资。(3)政策支持。吸引创新要素向区域集聚不仅依靠市场配置与主导,在区域研发创新活动中,还需要包含政府的引导与政策便利。

内部因素有:(1)创新主体发展水平。作为创新要素的载体,其各自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主体所能容纳与吸引外部创新要素的能力。(2)创新文化。企业在创新与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结合地域特色所形成的创新文化,促使具有相似文化与精神的企业家与人才不断涌入。

  1. 区域创新要素集聚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体创新要素的集聚变化趋势,考虑到政策与公共服务等创新要素的度量复杂性,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可行性、动态性等原则,从人才、资金、技术三种类目下以区域的角度构建针创新要素集聚的指标体系(如下图)。





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指标体系

人才要素

地区研发人员(人)

地区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占研发人员比重(%)

资金要素

地区研发经费支出(万元)

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地区政府科技拨款额(万元)

地区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技术要素

地区研发项目数(项)

地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万元)

在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指标体系中,人才要素主要有区域研发活动人员和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地区研发人员的比重两项指标,代表着区域中以创新为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结构。

资金要素是地区开展创新活动中的资金投入,是地区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融资渠道,其中地区研发经费是区域对各类项目研发的主要投入,反映创新资金的总体水平。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力度是科研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的比值,衡量区域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政府科技拨款,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包含政府对地方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研发活动的投入数量与强度,用以反映创新资金的主要构成。

技术要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在地区科研方面的合作情况以及技术与知识的转移情况,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所有在开发项目以及课题数量为主的地区科研项目总数能较为全面涵盖地区科研技术水平。同时技术在区域之间转移时往往以金钱衡量技术价值,故选取地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予以表现。

五、结语

本质上创新要素主要是由人才、资金、技术等一级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在某一区域的集聚将会对周边地区产生溢出效应,而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创新要素在各城市的集聚演变中存在着溢出,即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城市不仅能通过循环累积增加自身集聚水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周边地区的要素集聚形成辐射效应。



参考文献:

[1] 周元元, 冯南平. 创新要素集聚对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各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

[2] 王萌萌, 马超群, 姚铮. 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9).

[3] 刘和东. 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的虹吸效应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7).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对科技服务型企业绩效影响研究》(2019KY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