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汪乐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蜃蛟小学 315159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学对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中更好地完成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主动性。不过,当前部分小学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组织和策划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对此,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现状和必要性进行阐释和论述,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学教学 综合实践课 探索与思考

引言: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是探究性教学的实际应用之一,探究性教学重视对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设置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熟练应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当中出现了引导方法不正确等问题。教师需要更好地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从而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现状

1、教学思想保守,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仍持有教育“功利主义”的落后思想,这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课本知识,能否考取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思想的落后,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重视程度也很低,往往在安排综合实践课时一语带过。教师一旦出现类似教学态度方面的问题,就会使得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效果不佳,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阻碍。

  1. 教学内容不贴合实际,意义不大

开展综合实践课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能够真正应用于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上,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重目的。不过,部分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和策划方面容易出现脱离实际,内容悬浮的问题。这是因为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没有围绕着日常生活展开教学,这就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课堂内容,也使得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意义不大。

二、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课的必要性

1、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听课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喜动不喜静,而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对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相比较于教师在日常课堂上进行枯燥的知识传授和讲解,小学生更容易对综合实践课产生兴趣,并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实践课之中。因此,教师通过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课,对于增强学生吸收和理解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效率等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1. 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当前的教育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知识水平,而是延展到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效率。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能够让学生不断巩固和提升现有的知识水平,并学以致用,这样做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实际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往往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很深,小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够增加对学习的喜爱程度。

三、基于探究模式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措施

1、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专注课堂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维方式主要依赖于观察和分析具体的事物,而数学课堂上的很多教学内容不够具象,难以理解。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课时,首先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进而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综合实践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综合实践课的重视程度,以此提升学生对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关注。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滴水试验》,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漏水的水龙头,并指出水龙头滴水会导致很多水被浪费掉,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一年会浪费掉多少水。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立,引发学生对于浪费水源的思考和关注,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情境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1.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积极参与活动

许多小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不会主动思考,而是选择只听教师说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因此,开展好的综合实践课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如何动员全体学生动手操作,共同参与进实践活动之中。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和分析问题,在课下尽力动手操作。这样做不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

同样以《滴水试验》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上自由讨论测量水龙头滴水量的方法,并邀请主动的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思路。教师在点评之后,引导学生在课下用矿泉水瓶模拟水龙头漏水的情况,运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对1分钟内漏水量进行测量,从而完成试验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实践,有助于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增强。

  1. 联系生活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眼界

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应当开拓视野,为小学生提供更广阔、多元的知识来源,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科知识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拥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这样做不但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

比如,教师在总结《滴水试验》一课时,可以在课上为学生科普水资源的珍贵性,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的一些不经意的做法会对水资源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节水方法。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三峡大坝等水电工程,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科学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各方面的重要性。

  1.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探究性思维以更加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课,有效地发挥综合实践课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的不断发展,各科教师越来越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理解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有效的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持续关注最新的教学理念,不懈地追求更好的教学方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慧,刘延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4):61-62.

[2]李海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设计研究[D].渤海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