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崔建国

鸡西华誉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建筑分公司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国各个行业发展态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各个行业发展速度都在快速增长,其发展模式和未来规划也出现了较大变动。从建筑行业中,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性会借用混凝土施工的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混凝土质量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讲,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具体建设质量。若想降低外界环境对其所产生的影响,逐步提升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便需要根据施工规划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借助到科学化、合理化施工技术的优势,完成工程建设工作。但我国由于经济起步相对较晚,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其经济效益难以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此,本篇文章在综合了相关调查和研究之后完成,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对其具体应用措施进行浅要分析,希望本篇文章的发表可以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一定启示。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便获得了飞速发展。在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各个行业发展规模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土木工程行业中,其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极为明显。与此同时,工程质量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在现阶段工程建设中,多是会利用到混凝土结构的方式,完成土木工程建设工作。从其特点来看,很容易受到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针对该方面内容来看,其中所出现的裂缝问题更为明显。一旦出现了裂缝问题并且未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将会对整体工程质量产生许多负面作用。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其需要充分认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对工程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根据施工技术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完成工程建设工作,从而逐步提升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由此可见:研究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措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一、当前阶段中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阶段,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在许多土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从其效果来看,施工质量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土木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使得诸多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还会直接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利益。在混凝土施工建设中,作为土木工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施工工艺所产生的影响,导致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就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来看,在混凝土中会含有高质量减水剂、矿物掺合料等。如果在开展混凝土配比工作中,发现混凝土水灰比例不和谐的问题,也会导致其中出现诸多裂缝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还尚未形成统一化规程。其施工技术在应用中,经常需要借助到人工搅拌或者是搅拌站直接采购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而言,其对混凝土配比工作中所利用的水泥含量、砂石含量、用水量不够明确,导致最终所配比出的混凝土容易出现过稀和过浓的问题。对施工人员而言,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其正常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出现工程效率较低的问题。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1.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从混凝土特点来看,其主要是利用水、水泥、凝胶材料以及碎石等相关性材料,按照一定配比组合而成。其配比和适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原材料强度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工程最终建设质量产生诸多影响。为此,在开展混凝土施工建设工作中,需要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角度出发,针对其中所出现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合理化控制。首先,需要根据施工方案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完成设计方面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其整体强度可以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其次,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还需要对所利用的材料进行多次检测,保障其合格性。

2.加强对温度的控制

在当前阶段工作中,温度应力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混凝土出现裂缝最为主要的因素。为了避免其中所出现的裂缝问题,相关企业需要从温度角度考虑,对其进行合理化控制。针对该方面内容来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首先,在正式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应该发挥出测温仪器的作用。针对整个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化温度检测和控制,帮助施工人员从整体上把控施工环境。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充分发挥出不同措施的积极作用,逐步提升混凝土质量。其次,还可以利用热化计算的方式,对混凝土和其表面环境的温差进行控制。一般来讲,如果可以将其控制在25℃及以下便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如果其施工时间确定在高温环境中,应该尽可能避免中午,选择在早上或傍晚。当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开展施工工作时,还需要做好防冻措施,保障其浇筑环境处于相对较为适宜的状态中。

3.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分析

针对在浇筑方面的工作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在开展正式浇筑工作之前,应该对其浇筑区域内部中所出现的废石、碎渣等进行控制。在现阶段工作中,进行该部分处理时,多是利用清水冲洗的方式。其次,需要对混凝土输送路径、输送方式进行合理化控制。当浇筑达到既定标高时,还需要对其进行认真收活,保障表面得平整性。再次,针对泵车落管和浇筑面方面,所出现的距离过大问题,应该对其进行合理化控制。就当前现状来看,这部分工作中经常性会出现离析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施工。在开展正式浇筑工作时,需要结合在工程方案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对其进行及时振捣。从混凝土结构特点来看,其特殊性特征较为明显,若想避免裂缝问题的存在,则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浇筑的连续性。

4.混凝土的养护分析

就混凝土本身特点来看,其自我伸缩性较为明显。在此过程中,其中的水分会大量蒸发。若想保障其质量可以满足既定要求,便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性养护。一般来讲,养护工作多是集中在浇筑工作完成之后的12~18h之后,结合洒水自然养护、塑料薄膜养护的方式,可以提升其养护性效果。在洒水自然养护方面,多是利用到草帘等形式,将其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上,经常性洒水,保持其湿润性。在塑料薄膜养护方面,多是集中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之后。等到混凝土处于终凝状态后,将一层薄膜纸覆盖在其表面上。当开展混凝土结构拆除工作时,若想保障其结构的完整性,还需要借助到一些特定性修补工艺的积极作用。针对其中所存在的裂缝问题,进行及时修补,不断提升混凝土抗压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到土木工程中,其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在今后工作中,施工人员需要对该技术的优势和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形成较为系统性、科学性认识。结合具体工作需求,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考虑,提升整体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尚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1(01):86-87.

[2]阴彦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1):145-147.

[3]赵秀玲.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居舍,2021(01):83-84.

[4]王晓伟.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11-113.

作者简介:崔建国,男,汉,1973年10月,江苏阜宁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