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心读诗,细悟诗韵——《望天门山》教学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沉心 读诗,细 悟诗韵——《望天门山》教学有感

葛丽丽

宁波市象山县大目湾实验学校

接触小学语文教学这些年来,听到最多的公开课是阅读类文本、欣赏类文本,自己也喜欢在公开课上、考核课中选择容易调动情绪的,容易把握的文本来进行教学。大家一直说,在语文教学中一是复习课,二是古诗课,三是作文课,是最不好把握的,也是最不容易听到的。

翻阅着三年级的语文书:长的课文一课时中展示不了什么,走马观花;太简短的课文似乎又不适合作为研教课来学习;复习课的把握有难度,不同班级的学习进度不一样也不容易备课;作文课自己的更方面能力又着实不够。斟酌再三,我选择了一首古诗。

听着一曲《禅院钟声》,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望着李白的这首《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遍又一遍地轻轻吟诵,眼前开始慢慢地呈现出一幅若隐若现的画面。

沉读诗,确标向

三年级的学生属于“中介”阶段,上承一二年级的口头表达完整,下启中高段思维的深化。要想让三年级的学生感受到作诗者的所见所闻,体会诗人的心境,就要做足功课,不能随便上阵。为了不让自己的瞬间灵感消失,我特意将古诗重新打印下来,捧着诗读,拿着笔圈圈画画,将重点、难点标注出来。再从标记出来的重难点中确立出教学目标。

古诗的学习重在诵读,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吟诵,才能真正慢慢地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光靠教学资料的浏览,教师的说解,作业的训练,是无法真正领会的。于是,我结合本首诗的特点和本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古诗的读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贯穿。1、读通、读顺诗词。(在读的过程中去明白诗词句的意思,理解诗词内容。)2、感受李白的洒落、豪迈。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一遍又一遍地读,分行读、分句读、泛读、领读、同桌读等形式)。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4、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读中悟,只有读得有停顿、有节奏、有韵律,就能在自己的脑海中展现一幅自己所见的壮观画面。)

谈山水,引古诗文

60a60a4d5c46d_html_bc7e35e2e51e2394.jpg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面对这首《望天门山》我该如何引入呢?中国有如此大好河山,苦于无从下手。我也在网上苦苦地搜索着天门山的图片,希望能够从中发现灵感……一幅“山”的简笔画引起了我的兴趣 。“天门山”三个字的汉字演变我们在一二年级都有过接触,我为什么不从中着手呢?我赶紧利用网络资源,将“天门山”的三个字找出来,摆在一起让学生看古字猜,这个应该还不错。

有了这个媒介顿时信心大增,但是,我不能直接用这三个象形字来做引入啊,要不然对学诗似乎又显得有些突兀。再来读诗,我又捧起古诗一遍又一遍地吟诵——天门山,楚江,碧水……我们的诗人都喜欢“游山玩水”,我有什么好法子用这“游山玩水”来连接这首古诗呢?

三年级又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运用的年段,我得要把“之前有的”和“将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先让孩子们来说说关于山的成语,说说自己知道的山名,再展现出象形字,让学生望文生义来说说这“天门山”应该是一座怎么样的山。通过“游山玩水”为连接,引导学生读古诗找一找我们要玩什么水。这也是引导孩子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文本,不是简单地读一读,而是带着问题去找一找。

学诗,解诗,明诗,懂诗

由问题切入读了诗文,找出了答案,学生对学习诗文的兴趣一下子浓厚起来。但是,我觉得此时不要急于解读诗文,读,才是重点。

这首诗很多孩子可能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读、会背,于是,我先安排了学生自己读,学生必然会很快地将这首诗读好并举起小手。不急着表扬,也不急着让孩子个别展示,我选择了泛读。我以自己渴望参与的角色征求孩子们的同意:我展现了一首富有激情的诗文诵读,学生很快被我调动了情感,也初步感受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画面。趁此机会,我引导学生动笔墨,读诗文,再由“白描”到“着色”,学生读诗文找色调——青山、碧水、白帆、红日

有层次性地解读诗文,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轻松。不要费力去解说诗文中一个个的词,不用去一个个形象地勾勒,学生在圈画中,在一遍遍的读中,走进了诗文。

对于学生容易掌握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参与解决的,我们必然是要少讲的,把机会多留于学生。对于学生自己学起来有难度的,我们也不要急着将解释告知他们,可以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自己翻阅工具书中去寻找答案。当然对于这些都不是很有效的时候,我们就要动用教师的智慧,利用好科学技术来解读。

在教学这首诗文的“碧水东流至此回”中,学生对于“回”的理解是有困难的。在这个环节时,我摸索了多种手段:第一次,我利用文本的注解,本校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去理解。部分学生理解了,但是多数学生的理解停留于被挡住的层次,更有一批学生对于楚江水的气势荡然无存。苦于此,我在第二次试教中,利用了潮水汹涌的“音效”和画面来结合理解,学生明显比第一次感受深刻不少,但是部分学生仅停留于楚江水气势浩荡。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将课件中的这个环节做了后续处理,利用最浅显易懂的箭头简笔画形式来展现。当然这个展现是在学生读了这个句子,听了潮水的浩荡后,再由图加手势加泛读加简笔画擦除形式出示,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下加上音效的冲击及我泛读的气势,对于“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理解一下子提升了上来。这个环节的设计在最后请个别学生起来读的时候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用好板书,连接诗文

当教学环节基本确定下来后,对于板书的设计是我每次备课的重点。好的板书就像一幅地图,能让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目的地。板书除了布局的清晰,要写些什么都是要经过斟酌的。黑板小小一块,不能什么都写,也不能只写一个题目,那都是在误导学生对于信息的提取。

结合本诗的特点及我教学环节中的层次性,我得将诗中的景物、景物的色彩在板书中表现出来,不仅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学生在今后写作的时候明白形容词的运用要恰当、合适。对于诗中的重点词也要在板书上表现出来。

除此以外,我们也要对副板书加以利用。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在副板书中渗透了“楚江”的名字由来,也加引了“吴江”。学生通过对于板书的再现对于这些特殊的名字不再陌生,也不再惧怕。

后记

从自己的备课到试教,从修改稿到成稿,从再试教到赛课,我前后改了四次之多。在教学设计上,为了把握得当,我也将各个环节做了时间上的初步估计及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预设,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先请组内老师浏览,对教师语言进行修改,再请组内老师听试教课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反复修改自己将本首古诗的教学目标进行提炼和细化落实,并在课堂展示中很好的得到了表现。在“县全员研教”赛课中,学生们对本首诗的学习很是愉快,不停留于对诗中字词注解的记忆,不苦于对古诗意思的不明,不累于古诗背诵的机械,而是通过读诗、找景物、添色彩、听声、联想等等手段学好诗,会读诗,诵好诗。

一个人想在教学中得到进步只靠简单的自己钻研,进步总是甚微的,有了大家的参与,有了大伙的思维碰撞,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进步和发挥。无论我们处于什么位置,拥有多少学识,个人的东西总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虽然有大量的资料和媒介可供参考,但这都是相对静态的资源,需要大家一起来搜集、删选、修改。

教学是动态的资源利用,在活动中,我愈发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愈发享受这个过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