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以斋堂镇马栏村革命旧址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3
/ 2

乡村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以斋堂镇马栏村革命旧址为例

王珊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摘要:革命旧址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护利用好革命旧址对于挖掘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红色旅游迎来空前发展,然而大量的革命旧址因地处偏远而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及展示,甚至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文章以斋堂镇马栏村革命旧址为研究对象,探讨乡村革命旧址展示利用的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为乡村革命旧址的展示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革命旧址;马栏村;展示利用

1 斋堂镇马栏村革命旧址概况

马栏村乃明代圈放马匹之地,故此得名。马栏村地处太行山余脉,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南部。村庄环境优美,古朴典雅,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马栏村被人们尊仰为京西第一红村,1937年11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军区,1938年2月肖克将军在斋堂组建了冀热察挺进军,1939年10月挺进军司令部以及被服厂等部门进驻马栏村,给马栏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包括司令部在内,村内分散布置着弹药库、枪械所、通讯站、供给站、伙房、医院等13处旧址,保存较为完整典型,集体性强,司令部位于核心;其他旧址围绕着司令部分散布局,沿着村内的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利于传达政令(图1)。

60b82cbf160df_html_bca0203ddbf74ed1.jpg

1 马栏村革命旧址分布

2 马栏村革命旧址的价值内涵

2.1 历史价值

挺进军在马栏村粉碎了日寇的数次围剿,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建立了七个正规团和几个区队共16000余人并建立了广大的民兵组织,马栏村革命旧址承载了我军民在艰苦环境下抗战的历史,真实完整的反映了抗战时期挺进军在此的革命情况,具有突出的历史作用。

2.2 社会价值

抗战期间马栏全村掀起保家卫国的参军热潮,全村皆兵,组建“马栏排”同日军进行艰苦斗争,是名副其实的抗日堡垒村。这些革命旧址带来的冲击震撼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有利于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光荣的革命传统。

2.3 艺术价值

抗战时期多是利用当地民居开展革命工作和生活,革命旧址延续了地域民居特色。马栏村革命旧址受山地地形的限制,以布局较自由的清代传统合院建筑为主,规模不大,就地取材,很好的体现了我国清代建筑的技术水平,反映了北方山地民居的鲜明特点。

3 马栏村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3.1 马栏村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的现状

司令部旧址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开辟为纪念馆;肖克故居作为乡情村史陈列室展示古朴民风,展示利用状况良好。防空洞静态布展了一些战时瓦罐等,通讯科被日军烧毁为复建建筑,四科、供给科作为民居使用,机要科、警卫排、修枪所、弹药库、伙房、枪修所现无人管理,建筑较为陈旧和破败,缺乏维护。医院处于荒废状态,需要进一步挖掘保护。

60b82cbf160df_html_396e72aa5bbe11eb.png

2 马栏村革命旧址现状

3.2 马栏村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冀热察司令部旧址和肖克故居现有利用模式为陈列馆等陈列展示,当前展示空间做了设计布置,其余建筑缺乏维护或者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展示工作尚未开展。13处建筑各自独立,缺乏与独特事件相关的深度展示,内涵挖掘不够,展示利用模式特色不足,难以展现革命旧址的深层内涵与底蕴。

4 乡村革命旧址的展示与利用

革命旧址与历史事件相关联被赋予了重要价值,对革命旧址的展示利用应着重展示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建筑本身所反映的建筑特色也应加以保护并展示。马栏村地处偏远,单独的革命旧址影响力较小,其展示利用必须优势整合整体考虑,根据不同的价值及构成要素采用不同的展示利用方法:对有重要价值、保存良好的革命旧址应全面展示利用,对有一般价值、风貌尚可的革命旧址采用标识解说等方式展示,对产权属于私有的革命旧址延续原有功能,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允许参观,使其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历史格局及风貌残缺严重的革命旧址急需修缮保护。

  1. 原状陈列

原状陈列是将革命旧址的真实面貌直接展示,司令部旧址经过马栏村民的修缮清理,北房按当年原貌以陈设实物为主,展示肖克司令员当年使用的八仙桌、太师椅、文件罐等用品。

(2)复原陈列

复原陈列是指通过场景模拟再现历史情境,借助声、光、电等手段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体验。乡情陈列馆原是挺进军驻扎马栏村期间肖克的住所,复原当时的家具布置,再现当时艰苦的抗战环境和革命家英勇的精神。

(3)主题展示

革命旧址与历史事件相关联被赋予了重要价值,其展示利用可整合主题,增加历史可感知度,串联革命历史人物及事件。马栏村冀热察司令部旧址群的展示可以将主题定为“肖克将军在马栏村的一天”,以革命人物进行串联。肖克住所与指挥部办公地址仅百米之隔,步行往返于住所与司令部之间。伙房、通讯科、机要科等革命旧址设置导向标识系统和解说牌,联系各革命旧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我军工作生活的环境氛围,着重体现抗战时的历史信息。

5 结语

革命旧址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的深厚滋养。革命旧址的展示利用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其历史内涵,根据不同的价值及构成要素采用不同的展示利用方法,使其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

[1]谭立地.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9,05

[2]黄少敏.独山革命旧址群的展示与利用研究[J].建筑与环境,2015,0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