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2

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黄添才

梅县区梅西中学,广东 梅州 514795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情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数学方法上下功夫,把数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敢于发现问题、质疑,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高效课堂;主体参与;自主探索;数学思想方法

前苏联数学家巴班斯坦说:“数学教学不仅要包含识记、理解、掌握、运用等各个层次,而且还应该有非认知领域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

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必须注重设计活动形式。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要能够主体参与实践的条件和目标,要有能够自主探索的机会和空间。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形式大致可分为:独立式、同桌间、小组内(四人)和师生互动等形式。这些形式都有其不同的活动特点:“独立式”适用与学生进行倾听、思考和练习等个性行为;“同桌间”适于两人交换检查与相互探讨、纠正的合作行为;“小组间”适于学生操作型、实验式、归纳概括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行为;“师生互动”则适于学生统一基本认识和个性表现的活动。这些活动形式虽然各有不同的活动特点,但它们彼此间有着密切联系,且没有程序性的安排,可以交替重复采用,共同构建课堂教学活动框架。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根据教学知识的产生情景及其形成与发展,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需要和学生形成数学能力的因素,合理科学地运用这些活动形式,开展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来源于学生的理解、思考、观察、体验、比较等内发性行为和他们在合作、倾听、操作过程中的外接性行为。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能够体现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的活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融合一种关系”,“呈现两个过程”的活动。因为在新课标观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有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想数学、做数学、用数学”这样的实践活动过程;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应该有“感知、体悟、掌握、运用”这样的经验积累过程。这两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

三、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是抽象出来的关于秩序与模式学科,是对世界与生活的理性思考及终值判断。而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却是大量繁杂的公式,陷入了题的海洋,并乐此不疲。而很少有学生从这些枯燥的内容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认识,以及对理性精神的认同、强化与提升。因此数学不但没有起到明确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观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中联系生活,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课堂里要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就要将含有数学知识的社会情景呈现出来。我们可以利用生活场景图、人物情景对话、多幅图的条件关系组合、卡通语言提示等。把问题的条件蕴含在图里、对话中、表格上,从而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以图形文字形式呈现出来。在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从而乐于参与数学的学习。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历引入,并在游戏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有趣的问题中积极参与探究,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形的本质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有关思想方法。例如: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讲述,在新教材中就充分运用了数形结合和归纳推理的方法,较旧教材中注重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降低了难度而又不失科学性,教师可给学生介绍这两种基本而又常用的思想方法。又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部分,有一道题的解法与旧教材的解法不同,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方法。教师应强调突出这一思想方法的优越性,因为这种“整体代入”的思想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广为使用。同时,这也是对字母代替数的更深刻理解。

(2)有目的有意识的渗透、介绍和突出有关数学思想方法。

在进行教学时,一般可从前面我们对数学特征及中学数学内容分析的数学思想方法中去考虑,应渗透、介绍或强调哪些数学思想,要求学生在什么层次上把握数学方法,是了解,是理解,是掌握,还是灵活运用。然后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提出,情境的创设,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整个数学过程都要精心设计安排,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比如:化归是数学研究问题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渗透、介绍、强调等不同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这一思想方法。解方程时,一般总是考虑将分式方程化归为整式方程、无理方程化归为有理方程、超越方程化归为代数方程;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时,一般可考虑把空间问题化归到某一平面上(这个平面一般是几何体的某一个面,或某一辅助平面),再用平面几何的结论和方法去解决;在解析几何中,一般可考虑通过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把几何问题化归为但是代数问题去处理;有关复数的问题,可通过其代数形式或三角形式化归为实数问题或三角问题加以解决。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一招一式的解题方法和对不同题型的反复练习中提炼概括出一般规律和有关的思想方法。总之,通过反复的体验和实践,使学生从中学到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

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对象和内容,渗透重要的意识和观点,介绍相应的方法:在有理数的有关内容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矛盾统一的观点;在代数式中初步突出抽象的思想、数学形式化的观点和分类讨论的方法;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中强调等价转换的思想方法;在平面几何中渗透和介绍几何变换的思想方法、运动变化的观点;在立体几何和二次曲线中强调类比——猜想——证明的发现过程,渗透创新的意识等等。

(3)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介绍和突出有关思想方法。

例如,在知识形成阶段,可选用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抽象化、模型化的思想方法,字母代替数的思想方法 ,后首函数的思想方法,方程的思想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统计的思想方法等等。在知识结论摧导阶段和解题教学中,可选用分类讨论、化归、等价转换、特殊化与一般化、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总结阶段可采用公理化、结构化等思想方法。

总之,由于数学思想方法是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一种隐性的数学知识,要在反复的体验和实践中才能使个体逐渐认识、理解,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中对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有着生长点和开放面的稳定成分。对此,教材内容的合理编排和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贯彻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我们要从数学的特征和中学数学内容出发,充分体现“观察 ——实验——思考——猜想——证明(或反驳)”这一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和理解过程,展现概念的提出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和解题的思考过程;从对数学具有归纳、演绎两个侧面的全面认识;从使个体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全方位要求出发,去精心设计一个单元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问题提出、情景创设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因此,我们要在整个数学活动中展现数学思想方法,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并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化隐为显的原则、螺旋上升的原则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式 与内容 相统一的原则。

素质教育的过程 ,关键是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什么,而是让学生具有“会学能用”的本领。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林潭德.让“死”知识“活”起来[J].广东教育.2005.

[2]数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5.

[3]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钱佩玲.中学数学思想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