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王新颖

唐山市丰润区迎宾路小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4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展重要部分,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实施思路,并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涌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软件和平台。现在的小学生比较热爱电子产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作用来进行网络与现实相结合,开展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进行信息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笔者近一年来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索,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实施思路和培养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考试中容易出现的知识点,不放过阅读教学中的每个细节,导致教师过于主导课堂,忽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处于接受学习的状态,课堂上忙于记录知识,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难以产生课堂上的生成性知识。

(二)阅读教学局限于固定的模式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授课流程基本为:通读课文、学习生字并组词、教师带领学生按课文顺序分析知识点和具体内容。特别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品分析时,总是以自身感受和教参内容为主,忽视学生的真正想法,按照固定的教学模式授课,将阅读材料的解释和思想感情都以固定的分析模式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思维被束缚,总是处于这种“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固定模式。长期下来,学生失去了分析课文的兴趣,导致形成了学生坐着听,等着教师说,自己再去记的恶性循环。

(三)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具有片面性

当前大部分教师都利用PPT进行教学,认为利用PPT教学利用这一信息技术手段就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和拓展学生思维,比较片面的认识信息技术,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导致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相结合并未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二、信息技术下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思路

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让教师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对阅读教学的影响。笔者提出信息技术下语文教学实施的思路。

首先,转换语文学习观念,让教师和学生逐步树立课内、课外处处皆语文的意识。其次,将课本中的文章放到课外学习,作为学生预习的内容,预习包括文章的字、词、句和相应的阅读练习题。将课文内容中需要学生解答、交流、展示的内容放到课堂中,课堂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最后,引导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后学习的延伸与拓展以及实践活动的综合展示。

课前预习:创设有备而来的课堂。教师通过钉钉布置学生的预习任务,首先教师通过钉钉河小象学习平台布置朗读打卡任务,通过钉钉问卷根据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来布置阅读练习题或者书籍作业,布置预习阅读任务;学生通过钉钉河小象学习平台完成朗读任务后,河小象学习平台会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从完整度、流利度、声韵母、声调四个方面做出阅读反馈。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查看学生阅读完成情况和得分及阅读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课中升华:相信学生能学会,相信学生能会学。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以生为本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加强学生对相似阅读读物的理解。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视频、PPT等多种方式来丰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突破重难点;利用抢答器、云课堂等多种功能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力求人人参与,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将交互式学习设备真正用于学生,改变以往的将“学习设备”习惯性缔造成“教学设备”;或根据学生课前的预习阅读内容和做的相应练习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交流,由小组长汇报,汇报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学生间的自评和互评。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评价,并针对预习中学生出现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

课后巩固:学生的学习不止于课堂,应引导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后学习的延伸与拓展以及实践活动的综合展示。教师应根据课上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提倡学生能够以美篇、电子小报、电子思维导图等方式汇报总结学习成果;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各种实践活动,最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制作美篇、PPT、电子小报,恰当使用喜马拉雅、为你诵读、微信笔记等功能,借用微信朋友圈、QQ空间、智慧云平台等平台)多形式多角度来进行展示,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学习通学习平台上有各种类型不同层级的阅读材料及听书视频,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三、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将阅读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寻找答案。通过预习任务的布置,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做相应的练习题,教师根据钉钉问卷中学生的答题反馈来了解学生理解内容的情况,找到学生理解共有的难点。在课堂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对阅读情况进行小组沟通和交流,对于预习中学生出现的共有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讲解,这样的课堂改变了以往学生接受学习的状况,真正的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二)推荐丰富的阅读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单元主题,向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材料。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同和阅读兴趣的不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类多类型阅读材料的阅读,鼓励学生每天参与阅读打卡。利用课后的延伸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好书推荐卡的制作或者美篇制作,进行学生间的交流分享活动。另外,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定期公布学习平台的阅读排名,评出班级阅读小明星。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只有真正做到脱离教师和父母的督促,做到自主阅读,阅读效果才能真正的做到事半功倍。

在学习通平台中,有各种阅读短文、书籍及有声视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读物,并且在平台中会根据学生的阅读量评出阅读之星,激发学生自主阅读,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从多个方面增加阅读内容,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认读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利用阅读机、喜马拉雅、学习通等平台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得阅读能力,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得权利,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感受

学习通学习平台中有听书视频和电子书籍,阅读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目。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比如:在引领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时候,组织的阅读展示活动有:制作鲁滨逊行动轨迹图,搜集有哲理的话制作读书卡片,表演鲁滨逊典型故事剧场等活动。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并形成纸质或视频材料面向全班展示,然后同学把纸质材料制作成美篇,把这些美篇及视频面向全班推送的时候,同学们的阅读的热情达到了最高潮。

(五)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

现在小学课堂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做到关注到所有学生,通过朗读打卡和阅读学习,教师可以了解到每位学生的朗读和阅读情况。除此之外,教师利用微信阅读分享群,根据每组不同的情况在发布问题,使小组之间能够有针对性的阅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老师发布的相关问题可以进行小组间讨论交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阅读模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在课堂中实行小组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组内的每个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组内成员交流,教师时刻对每个小组的交流情况进行监督并做适当的指导,小组长最终负责汇报交流成果。小组长采用定期轮换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台上发言。

(六)开展多样化的评价

在教学评价中经常会听到有的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很棒”“做的好”“很好”这样的话,导致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具体,让学生知道自己在阅读上的优缺点以及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心得都可能不一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以鼓励、表扬的态度来评价,这样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阅读能力。对文章理解有误的同学可以进行单独私聊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从而使学生在讨论时更加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课堂上开展阅读活动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情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除此之外,更要鼓励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学生间的评价有时比教师的评价更有效果,学生能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学生间互评,不仅能够帮助被评价学生更好的提升,而且能够提升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结语

笔者所在学校的其中一个班级进行为期半年的信息技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后,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及语文成绩较其他班级都有显著提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