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3

试析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翁金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连 116052

摘要:在当今这个世界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设为必学科目。国际英语翻译人才市场越来越广阔,我国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加深,培养高质量英语翻译人才是国家一直重视的项目。专业复合型人才是那些具有广阔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人才,综合素质高,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当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同时,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英语翻译人才对我国发展外交事业和国际贸易事业极其重要,那些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更是在普通的英语翻译人才上更加具有专业性,更能够解决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展开探析。

关键词: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是对英语翻译更具有专业性的,比普通的英语翻译人才能够解决更多样性的问题,掌握更加丰富的英语知识。在面对英语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各种类型的解决方法,让结果更加的全面性,更符合事情的发展。对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的发展所需,这就需要在培养的过程中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更多方面的才能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在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体现的基础上对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同时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育理念融入进去,促进英语翻译事业的发展。

一、当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国家和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是众所周知的,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学生将翻译事业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但是当下的翻译教学有很多不足。一方面是国家并没有在大学中开设专业课程,这个工作只是在英语专业中衍生出来的一个行业,学生想要从事这门行业必须得通过自学达到专业英语翻译的水平,在大学中,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很紧张,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这就导致学生在准备从事翻译工作的学习时不能够更好的投入其中,所以在从事英语翻译工作不具备更高超的水平,并且不能够更好的处理工作。

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培养工作,教师们也能够认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的英语教学方法改革,但是对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困扰。因为很多老师在给学生的教学的教学过程只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以及翻译能力,学生们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老师仅仅是给学生讲授了范围更广的英语知识,然而学生没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方法以及乐趣。学生们对于英语翻译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能够用专业的术语进行更深层次的英语翻译。

二、如何培养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

(一)扎实学生的英语基本功

英语翻译的基本功包括对英语语法的掌握,对英语情境的认知,具有较强的英语语感,能够熟练的运用语法到实际交流中,有熟练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做到快速翻译语句等等。这些都是从事翻译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可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点点的提高。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多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锻炼,让学生能够在基础的练习中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只有英语的基础牢固了,才能对其他方面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探讨,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比如,在进行英语授课时,严格要求学生掌握上课所学的文化知识,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下作业,定时检查他们对英语基础的掌握水平,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基础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课下的学习同样也很重要,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英语课下的学习,有的是没有自律性,有的是因为没有时间。所以老师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课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定时的给学生进行能力测试,让学生能够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老师在授课时要高效利用课上的时间,让学生用更加积极的状态来参与进课堂,尽量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不需要在课下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时间安排更加的合理,有剩余的时间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

(二)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在英语的授课中,如果只是老师一味地的进行授课,学生处于被动的去学习,这样会导致学生在英语课堂越来越觉得枯燥无味,对英语课堂逐渐失去兴趣,学生们在课堂上找寻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体会不到课堂的乐趣,这样的课堂只是老师的课堂。并且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并不能很深刻,英语翻译能力本来就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提高的。将英语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多展示自己,全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进行一些课题的讨论时,让学生分组解决,上台进行展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加深学生的合作共赢理念,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练习更加快速准确的进行翻译,逐渐达到同声翻译的水平。并且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更加受学生欢迎,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的展现自我风采,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能够有勇气站在更多的人面前,这样的能够让学生展示自我,得到满足感的课堂无疑是学生能够欢迎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并且能够对英语课堂更加的期待,对翻译工作充满兴趣。在将来从事英语翻译工作时,将它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任务,从而也能更加高效的处理问题。

(三)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

英语翻译要求学生不只是对英语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同样也要求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在能够完成对英语的转换时,不仅能够理解英语的具体意思,同样也能够使用准确汉语造句来进行解释。英语翻译工作就是将汉语和英语不断转化的过程,只掌握其中的一项是不会让翻译工作顺利的完成的,文学素养的欠缺往往会因为不能够用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造成语言表达啰嗦,不能体现所要翻译的语句的重点。文学素养的提升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不要想着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只能通过每天不断的提升自我,培养一些自己的文学兴趣爱好,增大自己的知识面,能够对时代的发展和世界的局势有着自己的见解,多读书,多看报“读书百变,其义自见”。书读得多了人的眼界自然就开阔了,能够对事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体会,并且读书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对一件事情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学素养。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不仅仅是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的条件必备,更能够提升自我修养的一个方法,将会明显的提高人们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如此。

(四)加大师资教学力量

教师是培养英语翻译人才的“主力军”,只有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英语翻译事业才能够有强有力的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大力支持教师队伍,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教师能够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并且教师也行应该提升自己教学水平,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能够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应当下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英语知识,更加深刻的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教师创新新的教学方式,应当在培养学生提升翻译能力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翻译能力为目的,创新符合当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更加专业的知识去进行翻译工作。打破旧的教学方式,不只是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参考标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如何更好的进行传授,老师把培养专业性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用更加专业的知识处理翻译问题,通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去从事翻译事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让国家的翻译事业更上一层楼。

三、结语

本文就当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怎样培养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意在说明对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国家对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普通的英语翻译人才不能够满足当下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翻译事业,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处变不惊的应对各种的问题,这些人才有着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以更加完美,更加合适的解决方法来应对。对于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国家应该加大培养力度,出台相应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这个行业基本的政策保护,多让老师进行教学交流,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让老师能够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让课堂更加有效率的教学方法。同时,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行业的荣誉感,吸引学生到这个行业中来,让更多的学生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学生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投入到翻译行业中,提升自己的英语翻译能力,增大英语知识储备,多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巩固英语基础。具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和社会所需,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并且在提升自我修养中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婉云.当代培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人才的教学策略[J].大众文艺,2020,(13):201-202.

[2]张金焕.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22):23-24.

[3]张增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6):148-149.

[4]郭正侠.基于市场导向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20,(18):121-122.

[5]林圆园.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英语翻译特征及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3):72-75.

[6]周玉菲.“互联网+”时代英语翻译能力研究[J].海外英语,2020,(13):197-198.

[7]贾和平.校企合作下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30(01):150-154.

[8]莫婉妮.基于语言服务视角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4):117-118.

[9]秦明星.翻译专业复合型应用型口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91-93.

[10]邱畅.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04):190-192.

[11]葛文峰,季淑凤.新兴翻译本科专业“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安徽省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5):181-185.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5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翻译专业的“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XJJGYBXM12)》以及2014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大学背景下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结构探究(项目编号2014 XJJGYBXM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翁金(1968.9-),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化与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