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调查分析

李晓林 龚丽霞 王成杰 梁小丽 代海丽 *指导老师

山东英才学院 医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简单商讨对策。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分别从饮食结构、睡眠时间、运动频率、用眼程度与方式等方面对2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67.57%的被调查者双眼视力低于4.9,76.57%的被调查者首次佩戴眼镜的年龄低于20岁。结论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视力情况较差,近视率逐年升高,影响视力的因素逐渐增加。但均衡膳食,加强锻炼,合理用眼等方式对视力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近年来,由于外界不良因素增加以及个人防护不到位,青少年视力问题日益严峻,视力下降速度加快、近视率不断提高和近视发生年龄逐年降低已经成为青少年视力的大趋势。基于此现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合理应对方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济南市某高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及工具

1.2.1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向高校大学生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22份,回收率达100%。

1.2.2分析工具

数据采用SPSS.17分析。

  1. 调查结果

在222名调查者中有67.57%的学生视力低于4.8,近视患者中佩戴眼镜者达100%,且近视的发生呈现低龄化,37.38%的学生第一次佩戴眼镜的年龄低于15岁。影响视力的因素主要分为饮食、睡眠、运动以及用眼程度及方法等方面。大学生对近视的了解度与关注度偏低,在佩戴和使用眼镜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保护视力的观念还有待提升。

  1. 影响因素

3.1使用电子荧光屏不当

随着智能产品滥用、普及,人们每天注视的时间不断延长。据调查显示45.95%的被调查者每日持续用眼时间超过5小时,其中每日注视荧光屏的时间超过5小时的人高达59.91%。在使用电子产品,尤其在观看颜色过于杂乱、镜头切换较快的视频时,眼球跟随画面快速转动,易引起眼部疲劳。荧光屏通常亮度较高,而20.72%的人不会根据周围光线调节屏幕亮度。眼球长时间处于亮度差较大的环境中,会大大提高患近视的风险。

3.2运动因素

运动是促进近视恢复的有效方法。打篮球等运动能增强眼肌活动、睫状肌弹性, 增强晶状体的调节功能, 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1]经调查,91.44%近视学生中每周运动次数低于3次,超过4次者仅为3.6%。运动次数过少导致晶状体长时间保持过凸的状态,眼周肌肉过度紧张。长期如此晶状体会产生不可逆的形变,使近视发生,近视度数增长加快。

3.3饮食因素

大学生多喜食口味较重、含盐糖量较高的食物。而过多的吃糖和高碳水化合物, 就会使眼内组织弹性降低, 微量元素铬的减少, 眼轴容易变长。[2]眼部健康需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持,长时间保持此种饮食结构易增加眼部代谢负担。经调查,41.89%的大学生饮食结构以荤菜为主。

3.4睡眠因素

睡眠是使眼部得到休息的最优途径,但大部分大学生经常熬夜,睡眠得不到保障。53.61%的大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会加速眼疲劳,使眼部毛细血管充血,眼睛产生酸胀刺痛感,降低眼部免疫力,长久可能会引起眼疾的产生,影响视力。

3.5眼镜使用不当

多数学生会选择佩戴眼镜来解决近视问题。但使用眼镜的方式不当也会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39.19%的大学生佩戴眼镜后视力仍会下降。部分学生因为价格低廉而选择一些不正规的配镜机构。购买质量不合格的眼镜会对眼睛造成二次伤害。

医学上近视度数超过200度则要求患者长期佩戴眼镜,从戴镜习惯看,高度近视患者长期戴镜,低度近视患者多在需要时偶尔戴镜。[3]有57.21%的学生有频繁摘戴眼镜的习惯,易使晶状体调节紊乱,加重近视且产生其他眼部问题。

  1. 应对策略

4.1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使用不当易对眼部造成伤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安排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注视荧光屏。使用荧光屏超过一个小时应适当放松眼部,使用时注意保持荧光屏与眼球之间的距离,不要在走路、躺卧时使用电子产品。当周围环境过亮或过暗时应及时调整屏幕亮度。

4.2加强运动

适量户外活动可改善眼部血液供应和视细胞的代谢,恢复眼肌调节功能,从而对视力起到保护作用。[4]有氧运动可以增加眼部血氧含量,可多进行户外运动,在运动的同时放远目光,使晶状体恢复正常形态。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眼部免疫力。

4.3合理饮食

大学生应均衡膳食,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合理搭配膳食,养成规律饮食习惯,确保眼部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素。多食用含维生素A、叶黄素含量高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夜盲症。同时需避免食用卫生条件不合格或没有营业执照的餐厅摊位所制作的食物。

4.4调整睡眠

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助于学生生长发育, 对于其视力也具有保护作用。[5]大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息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7小时以上。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血液代谢,减轻眼部负担,防止眼球充血。优质睡眠可以调整眼压并促进房水循环,降低青光眼的发生率。

4.5合理佩戴眼镜

大学生应定期检查视力,一旦发觉近视应尽快到专业机构进行验光,遵医嘱佩戴眼镜,了解佩戴眼镜后的注意事项。关注自身视力,根据视力变化定期更换眼镜。佩戴隐形眼镜时需注意佩戴方式和卫生,学习镜片的护理与保存方式,减少眼部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德敬,高建国.不同体育活动频率影响大学生近视率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2):145-147

  2. 何维铭.学龄期儿童近视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2,19(07):1015-1016

  3. 韩娟娟.大学生近视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临床医药实践. 2020,29(03):215-216+240

  4. 曾叶纯,冯晴.某市在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05):88-89

  5. 杨漾,洪茯园,彭宁宁,周国耀.上海市7~22岁学生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33(05):590-592